韩信的传奇一生,临死说后悔没听他的劝告,刘邦知道后说:煮了他

韩信的传奇一生,临死说后悔没听他的劝告,刘邦知道后说:煮了他

今天咱们来说一下很多人心中的英雄,韩信!

韩信的传奇一生,临死说后悔没听他的劝告,刘邦知道后说:煮了他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汉族,淮阴(原江苏省淮阴县,今淮安市淮阴区)人,与萧何、张良并称汉初三杰,又与彭越、英布并称汉初三将。是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军事家。

韩信从小家境平寒,他的一生也非常的坎坷,在秦末时因参加反秦斗,所以争投奔项羽,后来经过夏侯婴的推荐,拜治粟都尉,这个官阶很低,主要是掌管生产军粮等事。所以韩信在项羽军中并未得到重用。之后萧何又向刘邦保举韩信,刘邦非常重视萧何的举荐,之后直接拜韩信为大将军。而韩信也没辜负刘邦的信任,随机便帮助刘邦分析了当时楚汉双方的形势,举兵东向,三秦可以夺取。刘邦也采纳了这一建议,立即作了部署,很快占取了关中。韩信对于刘邦而言,先是可敬,后是可恨。

韩信的传奇一生,临死说后悔没听他的劝告,刘邦知道后说:煮了他

在楚汉战争的整个过程里,韩信充分发挥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先是平定了魏国,然后又背水一战击败代、赵两国,然后他又北上降服了燕国。汉四年,韩信被拜为相国,之后又率兵击齐,攻下临淄,并在潍水全歼龙且率领援齐的二十万楚军。又“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于垓下围项羽,在西汉的建立史上,他完全可以担得起“功无二于天下”这六字称赞。但这也是他对刘邦吕雉夫妻来说可恨的地方,因为韩信的功绩在她们夫妻二人的眼中,简直就是怪物一般的存在,也许是觉得韩信会功高盖主,不除掉他,始终是一种威胁。

韩信的传奇一生,临死说后悔没听他的劝告,刘邦知道后说:煮了他

于是在汉朝建立后,刘邦先是解除了韩信的兵权,把他徙为楚王,韩信觉察到刘邦对他的猜忌后,便联盟夏阳侯陈豨密谋造反,但被萧何识破,汉十年,刘邦出门平定叛乱,吕后联合萧何,将其骗入长乐宫中,斩于钟室,夷其三族。成语“成也萧何败萧何”就是出自此典故,而吕后害死韩信这件事,在历史上很多人猜测这是不是吕雉与刘邦的计谋,虽然最后也没有一个准确的结果,但他们配合的却默契的很:先是吕雉派人告知韩信,说刘邦胜利归来,准备庆功,对此,韩信也是毫无怀疑,于是便没有任何戒备的来到了汉宫,瞬间中了吕雉布下的埋伏,死于韩工,之后刘邦真的归来时,发现韩信已经死了,表现的非常伤感。

韩信的传奇一生,临死说后悔没听他的劝告,刘邦知道后说:煮了他

其实韩信的死,是注定的事。

西汉四年,也就是公元前203年,当时楚汉正在激烈的交战中,而刘邦被项羽围困在荥阳,无法脱身。而在那年,韩信已经顺利击败了四国,他当时正在考虑如何才能稳定当前的形势,所以便写信给刘邦道“齐国较为奸诈,希望能封他为代理王,以此稳定局势”。而在刘邦看来,韩信的这封信是赤裸裸的威胁,所以刘邦就开始对韩信有了芥蒂!

次年,也就是公元前202年,刘邦原本与韩信约好突袭楚军,但韩信却放了刘邦鸽子,因此刘邦惨败。后来刘邦的谋士张良献上一计,先封韩信为齐王,然后再以“借兵”,以请求的口吻像齐王求援,韩信果然带军前来。韩信既然参与到这场战役中,局势自热是一边倒的向刘邦韩信这边倾斜,项羽的十万人马很快被全部歼灭,而楚霸王见大势已去,自刎以告慰江东父老。

韩信的传奇一生,临死说后悔没听他的劝告,刘邦知道后说:煮了他

经过以上种种事迹之后,韩信的死也就注定了!虽然韩信注定要死,但他其实也有意识到。韩信的谋士蒯通曾为韩信献上一计:刘邦和项羽,谁弱帮谁,然后占据齐国有利地形,联合周围封地,营造出三分天下的局势;而且蒯通还指出,如果一直跟着刘邦,那最后结局就是狡兔死,走狗烹。韩信没有信从蒯通的话,而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汉王待我不薄,我怎可见利忘义?这也是导致他死最直接的原因吧!这一点,司马迁在《史记》中也有暗示:韩信出身贫寒,没地耕,也不会经商。好不容易让人带出家乡投靠项梁,还不受重视。项梁死后,跟随项羽,几次献计,对方都不理会。到了刘邦这里,领兵打仗、出谋划策,方得以安定。年纪不大,可是花费三十年寻寻觅觅终于得到“对”的路,这时候让放弃,谁都会犹豫,也就是这份犹豫,令其丢掉性命。

韩信的传奇一生,临死说后悔没听他的劝告,刘邦知道后说:煮了他

看过《史记》的应该知道,韩信死这一段:

临斩,韩信道:“后悔没听蒯通的话!”

刘邦回来问吕后:“他死前说过什么没有?”

吕雉:“他说后悔没有听蒯通的话”

刘邦:“抓来煮了吧。”

煮了吧,这句话说来轻巧,但正式这份轻巧表达出了刘邦的为人:足智多谋,心狠手辣。

韩信的传奇一生,临死说后悔没听他的劝告,刘邦知道后说:煮了他

不过,作为韩信的谋士,这蒯通也并不是普通之人。《汉书》中记载他“辩才无双”,就是在这在临危之际体现出来的。被抓来之后的他对刘邦说道:“秦末暴政,六国反叛,天下有血气的人均想争一争,这有什么错吗?只是并不是谁都有足够过人的心智成为胜者。况,各为其主,那时我的主人只有韩信,又有什么错?”而这一句话,却先后表达了两个观点:其一,先夸了刘邦是胜利者,心智过人。其二,当时各为其主,各尽其责,没有对错。刘邦听后果然动摇了要杀他的心思,之后更是放掉了蒯通。

韩信的传奇一生,临死说后悔没听他的劝告,刘邦知道后说:煮了他

不过刘邦仁慈的这一回也不仅仅是因为蒯通的那番话,更是因为韩信已死,对自己做大的威胁已经除掉,所以也就没什么需要担心的,你想一想,如果那时候韩信还在齐地,刘邦抓到这个谋士后还会放掉吗?恐怕说怕大天也不可能把,这一点蒯通肯定也能想到,说一他也只是对刘邦说了该说的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