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已徹底“失控”了,一隻披著“牛皮”的熊,終於現形了!

傑明·格雷厄姆作為一代宗師,他的金融分析學說在投資領域產生了巨大震動,如今活躍在華爾街的數十位管理著上億美金的基金經理都自稱是格雷厄姆的信徒。而他目前在世的最有名的學生就是:巴菲特。

投資箴言:

1.對股票價格要斤斤計較,要像超市購物,不要像買化妝品,真正重大的損失總是在投資者忘了問“多少錢”之後。

2.高增長不等同於高盈利。上漲的股票風險增加而不是減少,下跌的股票風險減少而不是增加。

3. 投機不是不行,但致命的威脅是投機卻自以為投資。投機時就要像理智尚存的賭徒,只帶100美元去賭場,把棺材本鎖在家中保險箱裡。

4.別看到星巴克生意好就去買星巴克的股票。買熟悉的好公司,這話只對了一半。另一半是還要價格合適。

5.在大家恐懼時貪婪,在大家貪婪時恐懼。行不行?這個策略的問題是熊市無底,牛市無頂。

中國股市已徹底“失控”了,一隻披著“牛皮”的熊,終於現形了!

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成為有錢人,希望可以發財,但是往往真的賺到錢的人只是少數。而有些人拼盡全力,每天忙裡忙外,努力的程度是很多人的好幾倍,但是結果卻沒有賺到錢,這是為什麼呢?

這些人其實並不是其他人,就是咱們口中經常說的“老實人”,經常說只要努力就會有收穫,但是在現在這個時代,好像這句話並不是很實際,應該是努力了不一定有收穫,這句話也在“老實人”的身上體現出來了,但是為什麼“老實人”就賺不到大錢呢?下面就來看看原因吧!

1.太過中規中矩,死板教條

從字面就可以看出老實人做事很老實,說的好聽叫老實,說的難聽一些就是死板教條,做事有自己的一套規矩,而且是不可以違抗的規矩,不管什麼事情,他們都會按照自己的一套規矩去做事,這樣雖然很好,但是不夠靈活。想要賺錢創業,就必須夠靈活,太過於死板只會讓路走入死衚衕!

2.省錢的作用是有限的

在理財中,省錢有利於財富累積。但是想靠省錢來發家致富是很難的,與其花盡心思去想著怎樣省錢,不如去拓寬自己賺錢渠道,開源永遠比節流重要。

3.承擔風險能力不高,膽子小

想要靠創業賺大錢,那必須有冒險精神,很有衝勁,如果大家看過那些創業的成功人士,你就可以看到他們身上有一種氣質,他們喜歡把不可能的事情化為可能,李彥宏曾經說過,他們就是把別人認為不可能的事情,變成可能的,如果別人說不可能那就不做了,那一輩子都會一事


你在中國股市賺錢了嗎?

你賺錢了嗎?這幾年你賺錢了嗎?如果在這種市場上你沒有賺錢,還是趕緊退出把,因為你就是"韭菜",被人割了一茬又一茬,花出的時間和精力還不如創業做實事,打工混職場,最起碼心安,錢賠了還可以賺,人生就一次,寸光寸金,不能耗費在這裡,要及時給自己的人生止損,賺不到錢,那來這裡的還有什麼意義。

你後悔了嗎?賠錢了也不要太后悔,記住這個教訓,硬錢都是勞動換來的,用創造財富的方式換取的財富才最真實。每個人最大的、最容易掌控的價值就是自己,既然股市裡找不到自我,那就早早離開吧,不要再用巴菲特的故事激勵自己,如果時代和市場不允許,再努力都枉費。

你有何收穫?賠錢了也不是一無所得,炒股更多的是錘鍊心境,把自己放進股市中,能更全面的瞭解自己,認識自己。這是一場修行,沒有結局沒有答案,更沒有開悟得道,什麼時候停止,什麼時候算是功德圓滿,記住心路,記住教訓,向著新的方向,出發!

希望各位股友要看開市場,波幅起蕩是人生百態,什麼都會來,什麼都會走,體驗好人生,更要尊重好人生。中國股市的土壤與美國等其它大部分國家不同,如果照搬肯定不行!

中國股市已徹底“失控”了,一隻披著“牛皮”的熊,終於現形了!


為什麼中國股市只跟著外國股市大跌,不卻跟著大漲?

中國股市已經成長28年,真正全民共贏年份區區只有三四年時間,而三四年賺錢效益兌現後沒有及時鎖住利潤,肯定加倍的吐出去,怎麼漲上去就怎麼跌回來,導致中國股市10年過去指數還倒跌沒了3000指數,這樣的市場股民沒有怨氣才怪,不罵都不正常

中國股市主要還是散戶市場,散戶為主體角色,但往往主體角色卻把主力機構當韭菜收割,而且是一批一批的收割,有時候就連都配合他們想要連根拔起(去散戶化);這樣散戶化怨氣更加濃,罵聲更加大,是不是可以理解呢?

就拿題主的問題來分析,為什麼指數上漲,股票卻在跌呢?這是描述了2017年藍籌慢牛行情,個股嚴重分化,指數在“漂亮50”帶動下上漲,個股卻賺了指數虧了錢;“買的假股票”“買在2600套在3500”“牛頭熊身”等等罵聲一片;中國股市確實走出了這麼的行情,指數連漲,個股連續陰跌破了2600的股價,甚至有些跌破了歷史新低;中國股民罵股市我覺得非常正常,就連我都想要罵中國股市,但是罵有什麼用,只能面對事實,我們改變不了市場,吃啞巴虧吧!

中國股市確實問題太多,美股十年牛市,中國十年還在熊市中沒有走出來,指數倒跌一半;這些都是問題是主要原因,投機性太強,肉弱強食,把散戶當韭菜收割,為何不能和平相處呢?退市企業沒有幾家,上市企業每週十家!上市圈錢後業績360度轉變,馬上翻臉不認人,留下垃圾股份給散戶們自己買賣,自由發揮等等的一個市場,試問又有幾個股民能受的住這個怨氣呢?只能用罵聲一片來發洩散戶們的情緒!中國股民們只能吃啞巴虧!

股市就是一個大型遊戲,有的人在這裡實現了財務自由,有的人在這裡傾家蕩產,還有的人啥也沒得到,也沒留下什麼。作為散戶,都很崇拜所謂的“股神”,其實更多的是嚮往造富的故事。如今中國股市巨大的賺錢效應,吸引著大量的淘金者,但這些淘金者同時又不得不面對一個現實,那就是最終在股市裡只有20%的人能賺錢,而80%的人都是虧損。因為他們多數都不瞭解中國股市的遊戲規則,而作為一個散戶,這些你必須懂。


中國股市的現狀

最近常有朋友向我“抱怨”:你看好一隻股票,讓大家放進自選股裡觀察,跟蹤了大半年甚至一年,卻遲遲不讓我們買入,到底是為什麼?

每每如此,我總要跟他們解釋一番:股票是好股票,但好股票也要有好價格。如果在價格不理想、缺乏足夠安全邊際的情況下買入,只要市場稍微振盪,我便持不住,那顯然不是我的投資風格。因此,在價格沒有進入買入區間時,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慢慢等待時機。

我的這種投資風格跟獅子的捕獵過程是極為相似的。獅子捕獵,簡單說就四個字:窺間伺隙。所謂窺間伺隙,就是暗中觀察,時刻準備伺機採取行動。獅子在這方面是能手,它們的捕獵過程大致分為三個步驟:

其一,鎖定目標。獅子雖然處於食物鏈的頂端,但並不是所有動物都吃,它們對獵物還是有選擇的。像鳥類、猴子、魚類等,它們夠不著,所以一般不吃;兔子、鼠類、蛇類,它們也極少關注,因為肉實在太少;野狗、胡狼等食肉動物一般只殺不吃,因為食肉動物的肉味道不好。因此,它們的獵狩目標其實不多,最喜歡捕食的主要以斑馬、羚羊、野牛等食草動物為主。但斑馬、羚羊的速度較快,儘管獅子爆發力較強,但耐力不足,所以它們往往把老弱病殘等跑得慢的斑馬或羚羊鎖定為攻擊對象。投資亦是如此,市場上的好股票有很多,不可能每隻都去關注(一沒精力二沒能力),只能關注自己熟悉的行業、熟悉的股票,賺能力範圍內的錢。

其二,暗中觀察。在自然界,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獅子也有它們的生存法則:儘可能在自己不受攻擊的前提下,以最小的代價,捕獲最容易得手的獵物。打個比方,如果野牛和斑馬同時出現,獅子一定會選擇斑馬作為下手對象,因為成年野牛身體龐大,牛角銳利,不但不易得手,攻擊時還容易受傷。這一生存法則,決定了獅子在捕食時,會把大部分時間用來潛伏觀察。這個潛伏觀察,有三層目的:一是跟蹤等待脫隊或病弱的獵物出現,二是觀察潛伏的距離能否發動突然襲擊,三是觀察出擊時是否會受到攻擊。這一生存法則在股票投資中同樣適用,只有在好股票的價格有足夠的安全邊際時買入,才能以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回報。而判斷價格是否有足夠的安全邊際,其方法就是觀察研究,耐心等待機會。

其三,全力出擊。鎖定目標觀察到位以後,一旦等到最佳出擊時機,獅子便會本能地發動攻擊,或驅趕合圍,或快速撲向目標,咬斷其咽喉,一擊致命。這一點具體到投資炒股上並不複雜,股價一旦跌到自己買入的理想區間時,買入持有即可,剩下的交給時間便是。


認識莊家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也就是說,如果想要在股市中有所作為,就一定要先了解莊家的優勢與劣勢,知道自己與莊家的差距到底在什麼地方。這樣才能使我們在實戰操作中,避其鋒芒,展己長處,從而最終取得勝利。本章首先就來介紹一些關於主力的基本知識。

(一)莊家博弈的資本

1. 資本之一:莊家的資金

相對於中小散戶,莊家無疑是坐擁巨資。巨資是莊家博弈戰中獲取勝利的重要資本之一!由於證券市場的發展,莊家擁有的資金也在不斷增加,當年深圳市政府護盤,主攻龍頭深發展,共動用資金不過2億元,而現在一個個人超級大戶就能拿出這麼多資金來!近年來,機構資金得到快速壯大:一大批證券投資基金募集成立,一批老基金加速改造,通過擴募、合併等方式,達到了較大的規模;一批券商通過增資擴股或合併的方式,壯大了資金實力;還有一批民間投資機構、個人大戶在迅速崛起、壯大等。這一切都表明,莊家機構的資金優勢得到了進一步增強。莊家都擁有鉅額資金,數億至幾十億或者更多,鉅額資金是莊家獨有的主要優勢。莊家的資金優勢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中國股市已徹底“失控”了,一隻披著“牛皮”的熊,終於現形了!

一方面,莊家憑藉其資金實力呼風喚雨,視股價、K線如作品,隨意發揮。由於他們持有相當大的資金,可以儘可能地持有大部分流通籌碼,進而可以隨心所欲地對逐步形成股票的趨勢和價格進行控制。當然,資金可以是自有資金,也可以是通過拆借而來的資金,資金來源對主力坐莊的期限長短有一定影響。龐大的資金量使莊家顯得財大氣粗,他們通過高拋低吸、逢低建倉、逢高出貨的操作策略及科學的投資組合,可以有效地規避風險,獲得最大的收益。

由於莊家擁有最大的籌碼,盤中的一舉一動非常清楚。如買一買二買三中的託單和賣一賣二賣三中的拋單,多少是莊家自己的,多少是散戶的,莊家一目瞭然。股價上升到了什麼價位會遇到強大的拋壓,下跌到什麼價位會出現強大的反彈,只有莊家清楚。散戶僅憑公開的技術分析去研判(不少屬於想當然),往往落入莊家設下的陷阱。莊家在操盤中股價未到高點,而莊家已開始撤退,未到低點偏偏轉身而上,常常打擦邊球,使散戶追撤不及。

另一方面,莊家能憑藉自身的巨資,清清楚楚地計算出散戶的持倉量。將流通盤總數減去莊家持倉量,便是散戶陣營的持倉量了。作為單個的散戶,卻沒有誰能準確知道莊家的持倉量是多少,因為散戶與散戶之間無法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信息傳遞。在這場莊家與散戶對壘的戰爭中,莊家在暗處,既知己又知彼(散戶);散戶在明處,雖知己卻無法知彼(莊家)。在這種不平等的格局中,即使“戰爭”尚未展開,勝券早已偏向莊家一邊了。

中國股市已徹底“失控”了,一隻披著“牛皮”的熊,終於現形了!

2. 資本之二:人力資源

莊家一般都有高素質的操盤手級別的團隊通力協作,有專家或專業技術人員為其服務,人力資源優勢比較突出,使其具有研發力量雄厚的巨大優勢。莊家的人力資源優勢是莊家博弈戰中的資本之二。

莊家坐莊之前,首先會做好人力資源方面的準備工作,優秀的操盤手、政策研究員、行業分析師以及高級公關人才等,都是莊家坐莊時重點招攬的對象。對於大型投資資金和券商而言,他們天然具備人才優勢。在坐莊前的調研階段,有專門調研人員對市場進行調查研究,這些人不但專業水平高,其綜合分析能力也十分強,根據對市場的調查分析,能提出正確的意見和建議給老闆。在具體操盤過程中,莊家有高水平的操盤手進行操作。操盤手的個人文化水平一般在本科以上,大多數屬於綜合類人才。他們精通基礎分析和技術分析技巧,具備操縱股價的技巧和經驗,能夠準確預測大盤的近期走勢,並能夠根據市場的變化及時調整操作思路,基本可以保證在低位吸貨,在高位出貨,為老闆創造最大利潤。

3. 資本之三:信息

莊家的信息優勢是莊家博弈戰中的資本之三。莊家多有暢通的信息渠道,信息渠道包括獲取信息的渠道和傳播信息的渠道。對莊家有價值的信息,也就是能夠影響股市價格的信息,如國家經濟、政治、社會的重大事件,法律法規的出臺,重大的政策調整,尤其是國家金融政策的重要事項,上市公司的業績信息等。

莊家收集信息多、快、準:從地域上看有國際的和國內的、從結構上看有宏觀的和微觀的、從性質上看有政治的和財經的……總之,凡對坐莊有影響的信息都在收集之列。由於信息量大,而且有些內容要求具備較強的專業知識和良好的分析能力才能正確使用,有些內容需要廣泛的社會關係才能獲得,有些內容需要強大的資金實力支持才能去炮製,而散戶不具備這些條件,這就是莊家的信息優勢。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

中國股市已徹底“失控”了,一隻披著“牛皮”的熊,終於現形了!

(1)獲取消息。坐莊資金通常有足夠的專業信息搜索和研究人員進行市場調研,目標上市公司的有關信息通常也是坐莊機構或者大股東首先獲得,這幾乎很難通過市場規範加以改變。

(2)製造信息。坐莊資金對於目標公司的炒作方式正在不斷變化,由過去單純的在市場上收集、拉高、派發演變為參與公司管理,甚至給上市公司當推銷員,製造信息改變上市公司的市場評價,達到成功炒作的目的。

(3)控制信息。例如,通過串通股評人士製造市場炒作氣氛,通過對倒放量,控制價格,改變技術圖形。這些手段都可以被莊家用來製造多頭或空頭信息,使中小投資者出現判斷失誤,達到收集和派發籌碼的目的。

從坐莊資金所擁有的信息優勢來看,單槍匹馬的中小投資者是很難與之抗衡的,雖然有眾多市場諮詢機構為你出謀劃策,但有時這不但無益於準確判斷,反而成為嚴重的信息干擾。

中國股市已徹底“失控”了,一隻披著“牛皮”的熊,終於現形了!

4. 資本之四:成本優勢

莊家融資後,表面上莊家在更高的位置加倉或拉昇提高了持倉成本,但實際上籌集的資金多,則坐莊成功的概率高,拉昇空間大。相對於其初始自有資金而言,獲利的可能性增大,獲利空間增加,無形之中降低了成本。另外,莊家可以反覆進行做波段降低成本,不斷高拋低吸,在不丟失籌碼的情況下得到差價,從而進一步降低成本。對散戶而言,波段操作難度極大,要麼做波段被套牢,要麼做波段把籌碼做沒了,很少有成功的。

另外,莊家還可以通過一些變通的手法鑽法律法規和政策的漏洞,比如多開戶頭,以逃避持股達一定比例必須向社會公告的規定。在交易中仍存在著許多不規範行為,莊家還可以有條件進行內幕交易,等等。

莊家雖然佔有多方面優勢,可以先知先覺,可以隨意操縱股票的趨勢和價格。但任何事情都有正反兩面,莊家有其優勢也必然有其弱點,而這些弱點足以致命。儘管莊家在坐莊過程中儘可能地利用自身優勢來彌補弱點,但仍然有兼顧不到或力所不及的地方,這恰恰為散戶提供了可以利用的方面。


散戶跟莊買入需要把握以下幾點

1,不要指望買在最低點,也不要在行情發動前買入。不要指望能買在最低點,主要原因是你沒法判斷這個底部是不是真的底部,很多主力在吸籌階段盤出一個底來,還可以再盤下去,再探一個底。很多機構就是通過這樣的盤底方式來完成建倉,然後再拉昇,最後再突破。所以,跟莊的原則使能夠確認主力開始拉昇之後再介入,而此時股價一般都有10%~20%左右漲幅。如果是長期做一隻股票,波段性操作的時候,能夠判斷出股票的底部,那就可以選擇合適的時機在底部買進。

中國股市已徹底“失控”了,一隻披著“牛皮”的熊,終於現形了!

2、不要一次性重倉買進。任何時候、任何股票都不要一次性重倉介入。如果資金量過大,比如在20萬以上,應該先少量試探一下,先買入一點試試,在明確判斷正確之後再逐漸增加。少量試探是做股票的一個原則,它可以防止你由於思路跟不上,盲目地陷進去。另外,分批次介入還因為大部分的短線操作都不可能一下子買到最低價。許多股票在大幅度上漲前會有“二次下探”過程。如果投資者是從少量試探到重倉介入,就可以避免“二次下探”造成的被動局面。

中國股市已徹底“失控”了,一隻披著“牛皮”的熊,終於現形了!

3、不要害怕股價的價高。投資者在買入股票是常常認為漲幅大的莊股風險也大,不適宜參與,而漲幅小且漲的慢的個股後勁足,安全性高。實際上是一種誤區。股票漲幅大不代表風險就大,有的股票能一漲再漲,原先自己不敢買的“頂部”最後被證實是腰部,而自認為是安全的股價卻失蹤原地踏步甚至下跌。判斷某隻股票值不值得參與,關鍵再看他目前價位主力有無出局的跡象,看在目前價位股票還有無上漲可能,而不是看他漲了多少。如果一隻股票出現縮量漲升,很難說它已經沒有上漲空間了。

中國股市已徹底“失控”了,一隻披著“牛皮”的熊,終於現形了!


股市裡最賺錢的幾種人

中國股市已徹底“失控”了,一隻披著“牛皮”的熊,終於現形了!

1,第一種,是職業股痴

他們的起步資金也許不大,但是立志將股票投資作為職業,至少是階段性的職業。

從心態上,他們屬於職業選手。

這個人群,由於全身心投入到炒股這個職業中,他們的專注,勤奮和專業精神,往往在經歷幾個牛熊轉換後,都能實現財務自由。

可以說,這個群體,是炒股成功率最大的一群人。

富豪榜裡佔10%比例的職業炒股者,就來自這個人群。

這個人群的特點,是專注專業,異常低調。

不是這個群體中的一員,你很難了解他們的成功。

2,第二種,他們有自己的本職工作,雖然是業餘炒股,但是對股市有相當的經驗。

知道在牛市來臨時全力以赴,並且大部分在牛市高潮時會將股市賺的錢轉出股票賬戶,買房買車或者用於改善生活質量。

雖然也有在牛市結束時來不及全部撤離而被套牢的,但是這個群體,算總賬的話,他們都是賺錢的。

許多有經驗的上班族炒股者,炒股收入,是他們工薪收入的有益補充。

甚至很多人如果僅靠工資一輩子都實現不了的物質願望,往往通過一個牛市,

就全部實現了(比如房子車子出國旅行等)!

這個群體,是幸福感最強烈的炒股人群。

3,第三種,是退休炒股者。

他們和職業股痴的最大區別,就是不把炒股當成職業,僅僅只是把炒股當成一種娛樂活動。

他們的最大特點,就是買入股票下跌了,絕不虧錢賣出,必須守到贏利後才會賣出。

這種守候,經常會跨越幾輪牛熊轉換後才能實現盈利(因為他們這一輪牛市被套牢的股票,往往不會是下一輪牛市的熱點,甚至第二輪牛市都不能解套)。

我認識的這類股民中,有目前還持有90元的深發展,48元的中國石油的。他們對他們股票的解套充滿信心:誰說中國石油不會在將來的某一天衝上48元以上?

這個群體,其實整體也是賺錢的。因為他們不會虧損時賣出股票。

而理論上,股票只要不退市,總會有上漲的一天(比如重組,比如週期盈利改變等等)。

把時間拉長來看,雖然資金效率不是很高,但是這個群體總體也是賺錢的!

這個結論,是不是很逆天?但是事實就是這樣的!

以上三大群體,就是股民群體中的主要贏利者。

他們的贏利,具有長期性,可操作性,可複製性。

你只需要耐心分析一下,你更接近這三個群體中的哪一個群體,你就會成為股市贏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