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真不是懶,而是沒放注意力在學習上

很多家長都會反饋自家的孩子喜歡玩,一學習就犯懶,喜歡拖拖拉拉。

但真的是因為懶嗎?

01

No!孩子的注意力只是不在學習上而已

孩子真不是懶,而是沒放注意力在學習上

對大多數孩子而言,學習是爸爸媽媽要自己去做的,他們更在乎爸爸媽媽對自己的看法。將自己的很多注意力放在爸爸媽媽身上,怕爸爸或媽媽不高興,從而小心翼翼的表達自己,或是提心吊膽的委屈維繫著。這樣孩子哪裡還有時間關注別的,注意力不在學習上,學習起來自然沒有效率。

“注意力”是人最重要的心理素質之一,是一個學生學習最基本的能力。注意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人的智力發展和對知識的吸收。意大利的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說:“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讓孩子聚精會神學習的方法。”

02

注意力的培養,越早開始收穫越大

孩子真不是懶,而是沒放注意力在學習上

有些家長覺得注意力不集中等到孩子長大自然就好了!這些都是極大的誤區!

著名的發展心理學家埃裡克森把人的一生髮展分為8個階段,這就是著名的“人生八段論”,孩子在4-5歲、6-12歲、13-19歲這三個不同階段都會面臨兩種心理力量的衝突,如果孩子能夠在這種衝突中達到平衡,才可能會獲得特定品質,順利進入下一個心理發展階段。

因此,越早訓練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就能夠越早地在衝突中達到平衡,獲得更多的收穫!

03

如何幫助孩子提升注意力呢?

1、在孩子玩耍的時候不要隨意打斷

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誤區,認為只要不是在學習讀書,其他事情沒必要專注。

其實,孩子玩耍時的注意力是最集中的,如果家長隨意打斷孩子玩耍,那麼與此同時孩子的注意力也在一點點被打擾沒。

不要隨意打斷孩子,即使他是在玩耍!

孩子真不是懶,而是沒放注意力在學習上

2、培養孩子的抗干擾能力

面對嘈雜的環境,坐不住的孩子很容易分心。但環境熱鬧並不是孩子不專注的理由,在干擾因素較強的情況下專心做事,是非常可貴的素質。

當家長無法排除一切干擾為孩子提供安靜學習的環境,倒不如讓孩子在嘈雜的環境中去沉澱自我。

讓孩子在熱鬧的環境中睡覺,不失為提升注意力的一種方法,當孩子練就了在嘈雜的環境中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安靜的環境裡做事便輕而易舉了。

3、培養孩子的深度思考能力

孩子不能集中注意力、容易走神,其實跟生活中的很多小細節有關。

比如很多家長輔導孩子做一些題目時,遇到不會的就去對照答案,這樣一來,孩子再遇到難題,就會很自然地去翻答案而不是自己思考。長久下去就會讓孩子產生畏難情緒,生活中遇到難事,不是想著自己怎麼樣去解決問題,而是寄希望於標準答案來救場,做事也越來越沒耐心了。

家長可以儘可能地讓孩子去讀紙質書、讀名著,嘗試去畫思維導圖,培養孩子的深度思考和系統思維能力。

孩子真不是懶,而是沒放注意力在學習上

4、提高孩子的自我約束力

父母的監督治標不治本,孩子的注意力提升,更要靠自己加強定力,需要從小培養自我約束力。

當孩子因為拖延、不專心耽誤了事,父母千萬不能包庇縱容。比如,孩子睡前貪玩,導致早上起晚了,家長最好不要指望延長睡眠時間來彌補,而是要求他即刻必須起床,當他自己明白了晚睡帶來的苦惱時,第二天便會自己集中注意力,早點入睡了。

此外,每月可以抽出一個固定的時間讓孩子自己做個書面總結,對自己進行反思和整理,自己的醒悟比父母的耳提面命要更深刻一些。

5、參加科學機構的注意力訓練

孩子真不是懶,而是沒放注意力在學習上

太優注意力訓練利用大腦思考所發出的電波,分析大腦的注意力程度。

當大腦高效使用時,訓練獎勵大腦,獎勵分數;大腦低效使用時,訓練儀提醒培訓者,扣除分數。高效用腦被不斷獎勵,而低效用腦被提醒和及時糾正。通過與訓練程序互動,正確高效的使用大腦時,學員大腦不斷被獎勵,從而學習和鞏固正確的注意力方法,從根本上提高注意力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