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管內乳頭狀腫瘤的診斷與治療(上)

胆管内乳头状肿瘤的诊断与治疗(上)

摘 要

膽管內乳頭狀腫瘤(IPNB)是一類罕見的起源於膽道系統上皮細胞的腫瘤,其預後較膽管癌良好。IPNB可發於膽道樹的任何部位,導致膽管擴張和急性膽管炎。該病發病原因不明,與西方國家報道的IPNB患者比較,東亞國家的IPNB患者多合併膽道結石和華支睪吸蟲病。

因此,研究者曾經使用多種名稱來表述該腫瘤,如產黏液型膽管癌、膽管內乳頭狀黏液癌、高分泌黏液型膽管腫瘤等。還有研究者認為:IPNB是胰腺導管內乳頭狀黏液瘤在膽管的一種表現形式。然而,隨著臨床病例的積累和病理學認識的不斷深入,眾多研究者發現部分IPNB並無黏液分泌,應為一種具有獨立病理學類型的疾病。2010年WHO將其命名為IPNB,因此,該類腫瘤可被認為是一種既古老又年輕的疾病,臨床上應加以認識和鑑別。

一、IPNB的流行病學特徵和臨床表現

IPNB較為罕見,佔膽道系統腫瘤的4%~20%,其病因不明,目前尚無完善的流行病學資料。IPNB在東亞國家高發,日本報道最多,其次為韓國、中國大陸和中國臺灣,歐美國家在報道數量上約佔1/3。

多數患者年齡為50~70歲,男性患者略多,男女比例為(1.5~2.0)∶1。該疾病的病因尚不明確,由於東亞國家報道的患者較多,因此,有研究者推測可能與東亞國家膽道結石和華支睪吸蟲病高發有關。

IPNB的臨床表現比較特殊,與傳統膽管癌差別迥異。傳統膽管癌多表現為無痛性進行性黃疸,少數患者黃疸可出現波動性。但IPNB患者最常見的臨床表現是反覆發作的右季肋區疼痛和急性膽管炎,即間斷性的黃疸和發熱。

該臨床表現的原因可能是腫瘤質脆易於脫落,導致急性膽道梗阻;此外,分泌黏液的腫瘤亦可因黏液導致一過性的膽管梗阻。另有少數患者可無臨床症狀,而是健康體檢時通過B超檢查發現不明原因膽管擴張而就診。貧血和體質量下降在IPNB患者中並不常見,提示該疾病的全身性消耗較輕。

二、IPNB的病理學特徵

WHO的定義將IPNB描述為:一種膽管上皮來源的外生型乳頭狀腫物,主要在膽管腔內生長,可發生於包括肝內膽管和肝外膽管的膽道系統任何部位,部分腫瘤具有分泌黏液的特性。

IPNB的大體病理學特徵表現為膽管內單發或多發、灰色或黃色、質地脆性的乳頭狀腫物,亦可表現為膽管內瀰漫性絨毛狀腫物;鏡下可見膽管上皮細胞乳頭樣增殖,可表現為腺瘤或腺癌;以蒂狀結構與膽管壁相連,蒂狀結構由上皮包繞的纖維血管基質構成。

既往有研究結果顯示:IPNB在組織學上屬於良性疾病,但約35%的IPNB患者在發病時或隨訪過程中出現惡性轉化,因此被認為是一種癌前病變。隨後有研究結果顯示:40%~80%的IPNB內含有侵襲癌、管狀腺癌或黏液腺癌成分,故認為IPNB是一種具有高度惡變潛能的腫瘤。

進一步免疫組織化學染色分析結果顯示:幾乎IPNB均表達角蛋白7、角蛋白20和免疫標誌物黏液核心蛋白(mucin core protein,MUC)家族,而後兩者是小腸黏膜和胃黏膜的特異性分子,這提示IPNB在腫瘤發生過程中有向消化道上皮化生現象。

根據IPNB表達黏蛋白核心蛋白和各種細胞因子的差異,可將其分為4個亞型(見表1):胰膽型、腸型、胃型和嗜酸瘤細胞型。該分型提示胰膽型與胃型和腸型比較,更易於出現淋巴結轉移和復發,預後較差;MUC1高表達患者預後較差;管狀腺癌較黏液型癌預後差。

胆管内乳头状肿瘤的诊断与治疗(上)

分泌黏液與不分泌黏液的IPNB的大體病理學表現差異不大,但前者多表現為原位癌或者微浸潤癌;後者則更易出現浸潤性腺癌。免疫組織化學染色分型顯示:MUC2更常見於分泌黏液的IPNB,而MUC1更常見於不分泌黏液IPNB,因此,分泌黏液IPNB多表現為腸型,而不分泌黏液IPNB多表現為胰膽型。

(未完待續【接下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