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轮的较量,小牛与雅迪争抢电动车老大,谁更胜出一筹?

不知是无心还是有意,同在两轮出行领域,同为市场强者的雅迪与小牛在相近的时间段都发布了自己的旗舰产品。唯一不同的是,雅迪立足中国推出超越摩托领域的电动车,小牛则在法国巴黎发布了集颜值与多项黑科技于一身的M+和具备摩托性能、更远更快的N-GT。与新能源汽车表面一团和气,背地黑手不断相比,两轮车的竞争则在低调之下更凶猛,更直接。那么,小牛与雅迪谁会笑到最后?

两轮的较量,小牛与雅迪争抢电动车老大,谁更胜出一筹?

产品的较量,小牛的数据感多于雅迪的概念感

作为一款离用户并不远的两轮车,用户的第一感知很容易就可以理解为用户对产品的解读。

据悉,雅迪联合全球16大供应商推出了代表行业最高品质标准的“缤钻版”电动车。产品被宣传为有五大卖点,包括采用自研发的GTR宽频动力电机,搭配日本松下新一代动力电芯锂电池(官方认证PACK技术);用了国际一线摩托车同级别液压减震系统,,配合高回弹Body Fit记忆坐垫;采用加厚冷轧钢一体式车架;采用联合航空605所共同研制超静音双泵对置缸碟刹;以及进行了37项核心部件的品质升级,在电器控制系统方面采用进口MOS管黑钻控制器和日本AVSS汽车级低压线束,使得整车稳定率高达99.7%。

两轮的较量,小牛与雅迪争抢电动车老大,谁更胜出一筹?

可惜的是,这款车并没有公布现场的价格,正如“路人甲”表示:“我只想问两句话,首先是价钱,在国内卖多少,在国外卖多少,相应技术和质量指标是国内高于国外,还是国外高于国内?”

相比之下,小牛的发布则更实一点。在这个大家都在做概念,讲PPT造车的年代,每一个数据都体现了厂商对用户的真诚。

发布会上,小牛公开宣布了价格,M+国内售价为PRO顶配版8999元,欧洲售卖2599欧元。N-GT国内售价为19999元,欧洲售卖4499欧元。貌似小牛在赚欧洲人民的钱。

在产品层面,小牛M+延续了M系列5项全球设计大奖的经典外观设计,并进行相应的改进与升级,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车辆安装强大的大脑——CLOUD-ECU,与遍布车身 13 处部件的传感器保持互联,每分钟 200 次监测、收集、分析车辆信息,并且反馈在App上,让用户轻松知道车辆的状态、电池的情况、历史轨迹、实时的定位等等,加强车辆的安防预警能力。续航上,最高续航达130km。另一款小牛电动摩托N-GT,则拥有智能双电+三种骑行模式。

市场的较量,小牛的节奏大于雅迪的布局

谈到市场,最直接的就是销量与布局。

据在巴黎开布会的牛电科技CEO李彦介绍,经过三年的发展,小牛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用户量最多和最受欢迎的两轮智能电动车公司,国内500+销售网点,门店遍布全国150个城市,全球进驻20多个国家,海外650+销售网点。

两轮的较量,小牛与雅迪争抢电动车老大,谁更胜出一筹?

作为一个全新的品牌,三年之内取得了如此成绩,只能说明一点,以欧标为标准的小牛很符合国外用户的需求,也得到了海外用户的认可。

成立于1997年的雅迪,在近20年的发展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据报道,2017年雅迪国内销量突破400万台,同时国外远销美、德等77个国家。

如果说雅迪已经完成一张网的布局,则小牛已经完成了节点的规划,3年对比20年,20国对比77国,似乎雅迪的布局更广,小牛的布局更快。

未来的竞争,小牛与雅迪各有千秋

当前,节能减排与绿色出行的意识已经深入人心,电动车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出行的理想交通工具。据中国自行车协会发布的官方数字显示:中国电动自行车(即两轮电动车)社会保有量达2.5亿辆,电动三轮车社会保有量达5000万辆,共约3亿辆。

两轮的较量,小牛与雅迪争抢电动车老大,谁更胜出一筹?

不谈布局,再谈未来,这涉及到企业的战略方向。

对于此,引用小牛电动CEO李彦的一句话,“小牛不仅仅是一家智能两轮车公司,而是致力于为个人智能出行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未来随着个人出行需求的变化,小牛或将利用数据,推出更多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带来更多商业可能。”

同样,雅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家中则表示,对于雅迪的未来,他说,“雅迪不可能只满足于国内市场取得的成绩,如何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更好的成绩是雅迪下一步需要考虑的重点”。

两轮的较量,小牛与雅迪争抢电动车老大,谁更胜出一筹?

关于未来,都在着眼全球,布局未来出行。

在这个亿级市场之下的竞争,谁都不想言败,从巴黎出发的小牛,以绝对的信心带着欧洲的标准与体系进军国内国外两个市场,而从中国出发的雅迪,也立足中国出口欧美,针尖对麦芒之下,谁将笑到最后?个人的情感,小牛,名字我更喜欢一点(不代表大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