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世間情為何物18:《長恨歌》明寫唐明皇和楊貴妃,實際是寫誰?

問世間情為何物18:《長恨歌》明寫唐明皇和楊貴妃,實際是寫誰?

不向夢中去,哪來長恨歌。

難為比翼鳥,怎奈相思何。

《長恨歌》寫作過程是《妖貓傳》裡說得那樣嗎?別逗小孩子了。

問世間情為何物18:《長恨歌》明寫唐明皇和楊貴妃,實際是寫誰?

白居易,字樂天,唐代詩人,晚年號香山居士。白居易與元稹等人提倡新樂府,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主張詩歌為現實服務,開啟了現實主義詩歌的新篇章。其《新樂府》、《秦中吟》,以及長篇敘事詩《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深刻體現了他的詩歌特點。《長恨歌》是白居易的代表作,寫了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能寫得如此蕩氣迴腸、催人淚下,與白居易自身類似的愛情經歷是不可分隔的。換句話說,白居易是很有愛情離別經驗的。

問世間情為何物18:《長恨歌》明寫唐明皇和楊貴妃,實際是寫誰?

白居易出生在中唐時期。唐朝剛剛經過安史之亂,國家內憂外患。為了增強國力,唐朝開始改革鹽法,實行兩稅法,改善財政。同時,由於各地方節度使擁兵自重,因此,到了唐德宗時期,中央想削藩,卻引發了四鎮叛亂。白居易一家,兄弟4人,在父親白季庚的帶領下,來到徐州的符離鎮,但小弟年僅8歲便夭折了。當時,白居易剛剛11歲。不久便認識了隔壁鄰居家的一個小姑娘,名叫湘靈,比白居易小3、4歲。白居易在此沒有多少親戚和夥伴,與湘靈非常合得來,經常一起玩兒,也算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等長大了,自然互相愛慕,成了戀人。

問世間情為何物18:《長恨歌》明寫唐明皇和楊貴妃,實際是寫誰?

但是後來白季庚去世了,國家不發工資了,大哥也出去謀生了,家裡的生活變得有些艱難,沒辦法,白居易只好離開符離,求取功名。終於,在29歲那年考中了進士,衣錦還鄉。在外出這幾年中,白居易對湘靈可謂朝思暮想,寫下了《寄湘靈》等很多相思詩,如:願作遠方獸,步步比肩行。 願作深山木,枝枝連理生。這些句子,是不是能找到《長恨歌》的影子?

問世間情為何物18:《長恨歌》明寫唐明皇和楊貴妃,實際是寫誰?

回到符離後,白居易打算提出求婚,但被母親斷然拒絕,因為門不當戶不對。唐代門第森嚴,法律對不同階級通婚有嚴格規定。湘靈只是普通人家的孩子,白家雖然不是名門望族,但好歹也算是官宦子弟,殷實人家,書香門第。沒辦法,那時候就那樣,必須得聽父母的。白居易非常痛苦,只好離開家赴長安任職。又過了3年,白居易回家,一則是想把家搬到長安去,組織上有要求;二則又提起和湘靈結婚的事兒。無奈老母親就是不同意,而且,連面兒都沒讓他們見。至此想起,古時有多少才子佳人,都被封建思想給毒害了。

問世間情為何物18:《長恨歌》明寫唐明皇和楊貴妃,實際是寫誰?

後來,白居易和母親的關係就非常緊張。白居易是賭氣,非湘靈不娶。白母是除了湘靈其他人家都能考慮一下。期間,白居易寫了多首詩歌,表達思念之情,如《冬至夜懷湘靈》、《感秋寄遠》等。又過了6年多,白居易已經37歲,快40了。封建禮教講究: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最後,白母威脅要自盡,白居易才迫不得已和一名女子結婚了。婚後僅1年,白母便去世了。

問世間情為何物18:《長恨歌》明寫唐明皇和楊貴妃,實際是寫誰?

雖然如此,白居易仍然對湘靈念念不忘。《長恨歌》就是寫於這個期間。806年,白居易和朋友出去遊玩時,有感於唐玄宗和楊玉環的故事,寫下了這首長詩。“樂天深於詩,多於情者也”,只有白居易,有文采,有實踐,才能寫出這樣的長篇經典敘事詩。用長恨來表達,這是不是也是白居易對自己愛情的長恨呢?唐玄宗和楊玉環的愛情因安史之亂給斷送了,而自己的愛情被封建禮教給斷送了,果同因不同。而自己的恨又不能直接對著自己的母親,通過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故事來抒發出來,也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白居易和湘靈從認識到分離,前後近18年,後來又經歷了長達8年的分別和思念,最後有情人難成眷屬,試問白居易如何能夠不恨。很難想象,如果沒有長期的體會,怎麼能寫出如此動人的長詩,而且句句經典。

問世間情為何物18:《長恨歌》明寫唐明皇和楊貴妃,實際是寫誰?

元和十年,也就是815年,白居易左遷江州司馬。途中欣喜遇到了湘靈,兩人是悲喜交加。時年白居易已經44歲,湘靈40歲,尚未嫁人。距離他上次見面已經快10年了,一段情持續30多年之久,恰距馬嵬坡兵變一甲子。白居易為此寫下《逢舊》詩二首,此後,兩人再未相見。次年,白居易的另一篇長詩《琵琶行》便橫空出世了。

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