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史学家遗忘的开国皇帝,率哀兵打败10万宋军,凭200亲兵建国

被史学家遗忘的开国皇帝,率哀兵打败10万宋军,凭200亲兵建国

耶律大石

他的姓名已成为西辽的象征,在他去世数十年后,西域、南宋和金朝仍径以大石指称西辽。耶律大石在艰难的条件下,率众西征,在中亚创建了另一个疆域辽阔的多民族的新王朝。他总结辽朝兴衰的教训,吸收当地民族的统治经验,制定了西辽基本制度和政策,推动了中亚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这一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以致西辽被蒙古消灭以后,成吉思汗的谋臣耶律楚材仍称赞大石"颇尚文教,西域人至今思之"。大石在辽史上应该占有与阿保机那样的地位,以前的史学家对他强调得实在不够。

被史学家遗忘的开国皇帝,率哀兵打败10万宋军,凭200亲兵建国

耶律大石

耶律大石,字重德,契丹族,西辽德宗,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八世孙。通晓契丹、汉文字,擅长骑射,中亚史书中记为大石林牙,为西辽的创立者。1115年中进士,提升为翰林应奉,不久升任承旨。辽以翰林为林牙,所以称之大石林牙。历任泰、祥二州刺史,辽兴军节度使。

1122年,金兵大举南侵,攻克中京,天祚帝不敢留守,西逃入云中。时大石等留守南京,遭到金、宋夹攻。为了安定人心,坚持抵抗,大石拥立耶律淳即位,称天锡皇帝,后世称北辽。耶律淳任命大石为军事统帅,负责守卫。

大石分析当时形势,决定向金称臣,同北宋结好。但是,北宋君臣认为这是夺回燕云十六州的好机会,出兵二十万攻打南京。大石率军迎战,败宋军于白沟河,不久耶律淳病死,其妻萧德妃摄政,宋兵复来攻,奇袭南京城,在巷战中辽军再次取胜,使得兵心复振。

被史学家遗忘的开国皇帝,率哀兵打败10万宋军,凭200亲兵建国

大石

其军事才能历来为人称道,他坚持"养兵待时",虽然屡遭失败,但均能善于把握时机,随败随起。先率一城哀兵破十万宋军于燕京,后领数百铁骑开万里国土于中亚,将耶律氏的国祚又绵延了近百年。

安定后方之后,大石决定东征金朝,希望复国。1134年夏,大石指派手下大将萧斡里剌率军七万出征,因牛马多死被迫撤回。大石也彻底将扩张重心转向西方伊斯兰世界。

被史学家遗忘的开国皇帝,率哀兵打败10万宋军,凭200亲兵建国

局势图

1137年,大石率军侵入西黑汗国,在忽毡击溃了敌军主力。西喀喇汗国遂向其宗主国塞尔柱突厥帝国求援。塞尔柱突厥苏丹桑伽号召伊斯兰世界对西辽的异教徒发动圣战,集合了呼罗珊、加兹尼等国的士兵约十余万,于1141年7月,与大石在撒马儿罕附近的卡特万决战。决战结果,穆斯林联军惨败,桑迦仅以身免。

大石率军一直追击至起儿漫。此战之后,塞尔柱突厥的势力退出中亚,原属国西喀喇汗国和花剌子模均归属西辽。西辽成为中亚霸主。1134年二月五日即位西辽皇帝,1143年这位英雄去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