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斯大林格勒戰役,它是怎樣的一種存在?

頭領戰士

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軍實施“巴巴羅薩計劃”,向蘇聯發動了突然而猛烈的攻擊,將“閃電戰”戰術發展至頂峰。戰爭開始後,德軍迅速突破了蘇軍的防線,在北、中、南三路同時推進,使蘇聯遭受了重創。據統計,開戰僅5個月,蘇軍兵員損失就達700多萬人,損失坦克24000輛,飛機16000架。蘇軍在戰爭初期的失手,一方面是德軍“閃電戰”的成功,另一方面則是蘇聯備戰不足,此消彼長,自然形成這種結果。

應該承認,斯大林對蘇德難免一戰,並非全然沒有認識。但是在戰爭的爆發時間和戰爭形態的判斷上,他存在明顯失誤。就戰爭爆發時間而言,斯大林認為在1942或1943年之前,即在德國擊潰英國之前,德軍無暇東進,蘇德之間不會爆發戰爭。事實上,德軍將大規模入侵蘇聯的種種跡象,斯大林和蘇聯政府並非一無所聞。當時,西方國家政府和蘇聯情報部門曾不斷將這類情報報送斯大林。例如,1941年3月20日蘇軍情報部長戈里科夫將軍報送斯大林的有關情報,幾乎就是“巴巴羅薩計劃”的拷貝。同年4月底,丘吉爾給斯大林寫了一封信,以準確的事實提請斯大林注意德軍的動向。但是,斯大林認為這是西方國家希望在蘇德之間挑起戰爭,所以沒有給予充分重視。斯大林的這種看法,自然影響到他的下屬,以致向他報送情報的人都不忘在情報的最後拖一個添上一筆,稱可能是西方國家的陰謀云云。由於上述原因,所以蘇聯雖然進行了一些戰爭準備,但是怕過早地大規模備戰會刺激德國,引火燒身,所以將備戰時刻表推遲了,導致在戰爭爆發後,一時一籌莫展,兵敗如山倒。對戰爭爆發時間的判斷失誤,同斯大林對戰爭形態判斷失誤有著直接聯繫。由於斯大林的戰略思想或對戰爭的理解依然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經驗為基礎,因此按照斯大林的判斷,即使蘇德開戰,最初也只不過是在邊境上“小打小鬧”,然後雙方才投入主力展開全面衝突。他認為,蘇聯的前線部隊在戰爭初期應該能夠抵擋住德軍的進攻,能夠為蘇聯的全面備戰贏得時間。顯然,斯大林對機動武器在這場戰爭中的作用,對德軍進攻波蘭的“閃電戰”戰略,缺乏敏銳的認識。另外,對於德軍的主攻方向,斯大林也存在判斷上的失誤,。斯大林認為,如果德軍進攻蘇聯,其矛頭應指向作為蘇聯糧倉和石油庫、位於蘇聯西南方的烏克蘭,而不是西方的白俄羅斯。然而,事實恰恰相反。

但所幸的是,由於蘇聯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最後終於反敗為勝。所謂“天時”,是指蘇聯寒冷的冬天使德軍的戰鬥力大受影響。所謂“地利”,是蘇聯的灌木和崎嶇不平的道路成了德軍坦克的天然屏障。所謂“人和”,是指蘇軍雖然在初期失利,但是其主力並沒有遭到致命打擊,其出手反擊,最終印證了中國孫子兵法中“哀兵必勝”的道理。在戰爭全面爆發後,蘇聯迅速建立了有著歷史經驗的戰時國民經濟體制。經過1941年9月30日-1942年4月20日近7個月的莫斯科戰役,以及1942年7月17日-1943年2月2日曆時200天的斯大林格勒戰役,蘇聯徹底扭轉了戰局。如果說莫斯科戰役是德軍閃電戰失利的開始,那麼後者則不僅是蘇德戰爭的轉折點,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轉折點。


馮瑋

斯大林格勒戰役是人類歷史最偉大的戰略性轉折點之一,這場戰役不管是規模,戰略意義,象徵意義都是影響了人類未來歷史的重大標誌性符號。簡單形容,巨無霸一般的存在,單說傷亡數字就超過了二百萬人,這是可查數字。本次回答將分兩個部分論述,戰役經過描述,戰役意義描述。(PS:回答有點長)

戰役經過

1.戰役前奏

斯大林格勒戰役是在莫斯科戰役失利後,納粹方將戰略眼光放在高加索油田以及蘇聯後勤力量的切斷這兩點,並準備進行相應的佈置,因為在烏克蘭陷落後斯大林格勒便是蘇聯後勤力量和經濟區交流的咽喉,戰略意義非常重要。德軍此時中心思想就是佔領蘇聯油田區,削弱蘇聯國防力量,繼而佔領莫斯科,徹底消滅蘇聯,並在此過程中太平洋與日本會師,逼英美媾和。

2.戰役展開

1942年4月莫斯科會戰德軍失利,徹底失去了在莫斯科戰場的主動進攻優勢,並且撤退到了莫斯科300裡之外進行待守反攻。同年五月莫斯科方向制定進攻作戰收付哈爾科夫,歷時一個月的第二次哈爾科夫攻防戰蘇軍失利。此役失敗導致蘇聯西南方面軍和南方面軍的有生力量和技術兵器遭到很大損失,使西南方向總的形勢進一步複雜化。哈爾科夫是高加索等地區的中心城市,也是交通樞紐所在。之後柏林方向認為西南部的高加索地區局勢明朗,過分迷戀自身優勢的希特勒決定首先佔領蘇聯的高加索油田,並且也由於對石油資源的迫切需求而對高加索地區抱以及大的期望。在1942年6月柏林確定了戰略思想後,開始進行軍事行動,拉開了斯大林格勒戰役帷幕。而此時不論在實力還是地利德軍暫時性的都具有優勢,納粹在西南方和南方的進攻態勢非常順利,此時希特勒由於過分的自信,削弱了進攻斯大林格勒的軍力,僅以保盧斯第六集團軍一部攻佔斯大林格勒。

因為希特勒的錯誤軍事指揮,導致德軍在對斯大林格勒進攻速度減緩,軍隊到位速度降低,並且蘇聯在德軍對西南方向展開進攻時已經有所察覺,並最終在頓河及頓巴斯盆地失守後明確德軍的戰略目標,莫斯科方向決心死守斯大林格勒,並進行了大量的軍事準備,對斯大林格勒的軍事部署。而此時進攻斯大林格勒的僅有B集團軍群的第六集團軍約27萬人,近500輛坦克,3000門火炮和迫擊炮。雙方軍事力量在不知不覺間已經發生了變化。1942年7月17日蘇德雙方地面部隊正式在斯大林格勒交火,市區戰場漸漸鋪開。蘇軍態勢節節後退,保盧斯攻勢異常猛烈而迅速,蘇軍此時的處境岌岌可危,斯大林格勒外圍區域幾乎淪陷,斯大林格勒的危機迫在眉睫。因而在1942年7月28日斯大林宣佈著名的“228號命令”,在戰爭中所有後撤的政工人員或者軍官都會以叛國罪被處決,注意是政工人員和軍官,而不是普通的士兵。(著名電影《斯大林格勒》和遊戲《英雄連2》裡面關於228號命令中槍殺普通士兵的畫面均在胡扯,並且其中政治正確味道濃郁,請所有愛好歷史的朋友正確看待。)

前期進攻的優秀態勢麻痺了希特勒的內心,小鬍子此時飄飄然,對世界,對所有軸心同盟國都放出了必勝的信號,並且在7月40日做了一個極為愚蠢的決定,將之前調去A集團軍群的霍頓集團軍調回斯大林格勒戰場。因而霍頓和保盧斯南北夾擊佔據斯大林格勒外圍地區。與此同時,在保盧斯和霍頓的勝利背景下,進攻高加索地區的A集團軍群卻止步于格羅茲尼,被布瓊尼牢牢的抵禦在了格羅茲尼之外。此時A集團軍群面臨的最大的問題就是油料的短缺,導致進攻不利。希特勒緊急飛赴烏克蘭召見保盧斯,決定集合力量率先攻佔斯大林格勒,在轉而全力南下,從A集團軍群中抽出9個師補給保盧斯。

3.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1942年9月13日,德軍開始全力進攻斯大林格勒市區。而此時蘇軍已經完場前線戰場指揮官調任,此時保盧斯面對的是“紅色軍神朱可夫”。也在此日,揚名世界的“斯大林格勒”巷戰正式展開。此戰歷時三個月,交戰雙方不論是投入還是損失的軍事力量可以說是在以血肉著稱的東線戰場中難以在尋找到類似的戰爭損耗。巷戰的過程中蘇聯紅軍展現出了非常誇張的意志力,在九月中德軍還在城區推進,十月中淪入巷戰泥潭,在十一月已經幾乎佔領了斯大林格勒,卻始終難以真正佔領整座城市。兩方的血肉較量最終以德軍的疲勞暫時在十一月停止進攻而暫緩。


斯大林格勒巷戰被改編出了多個藝術作品,比如著名的《使命召喚系列遊戲》,真實的巷戰比遊戲更加殘酷,蘇德雙方就連爭奪一棟房屋都是以房間佔領計算,德軍佔領了廚房還要佔領客廳。德軍的每一步進攻都伴隨著大量的傷亡。而蘇聯紅軍則更為困難,最有名的就有十月工廠等等,工人們一邊參展一邊修理坦克,每一個剛從生產線產生的坦克來不及上色就出門左轉加入戰場,因為戰場就在工廠外。還有著名的狙擊手Zikan也就是《兵臨城下》主人公瓦西里原形等等感人事蹟。

4.戰役逐漸失利

此時的保盧斯已是強弩之末,斯大林格勒的泥濘對於德軍來說是一個非常巨大的失利,德軍此時的後勤補給線長達2000公里,而在這一片區域以平原草原為主,在這片區域附近還有著諸多的蘇聯軍隊在尋找機會,負責防禦這漫長補給線的是德國的僕從國匈牙利、意大利和羅馬尼亞的軍隊,面對蘇聯的正規軍這些僕從國的軍力可以說不堪一擊。而直到十一月希特勒還堅信只要拿下斯大林格勒這一切隱患都可以彌補,滅亡蘇聯最重要的一戰馬上要以德國勝利結束。

5.天王星行動的展開和實施

蘇聯方向在九月斯大林格勒保衛戰開始時,朱可夫就意識到這一戰的轉折點絕不是在正面戰場擊退德軍,而且他敏銳的意識到了此時德軍的軍事佈置暴露出了側翼的守衛薄弱,但是此時他無法直接開始進行反擊,因而他制定了把德軍主力拖在城區,對側翼實行包夾的戰術佈置,並且得到了莫斯科的同意。他秘密在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中在斯大林格勒南北兩翼之外集結軍隊,這就是著名的十一月斯大林格勒反攻的“鉗形攻勢”。此次反擊戰被斯大林命名為“天王星行動”。此役蘇軍投入共143個師110.6萬人,1350架飛機、計15500門火炮和迫擊炮,1463輛坦克和強擊火炮,形成了絕對的局域優勢。

在德軍後勤難以滿足以及實力差距巨大的情況下,蘇軍於1942年11月19日、20日兩日展開反攻,目的在於打擊德軍補給路線,切斷德軍撤退道路,徹底困死在城中進攻的保盧斯第六集團軍。“天王星行動”進攻非常迅速和果斷,歷時10日,在1942年11月30日南北進攻軍隊回合完成對保盧斯的包圍,此時在包圍圈內的有保盧斯第六集團軍5個師,還有羅馬尼亞、意大利等過僕從軍共計27萬人。

此時保盧斯還有機會進行後撤,以優勢兵力撕開包外圈並奪回戰場主動權。但是希特勒接受德國空軍部的建議對包圍圈內的軍隊進行空投補給,命令保盧斯固守斯大林格勒。包圍圈內的部隊由此徹底陷入被動,不論是補給還是士氣遭受了極大的打擊。此時的保盧斯已經是接近失敗的邊緣。

而蘇聯方面也在合圍之後漸漸縮小包圍圈,擠壓包圍圈內德軍的生存空間。1942年11月30日希特勒發表演講,絕不會撤退斯大林格勒部隊,並增派曼施坦因對保盧斯部進行支援。此時的情況是合圍真正形成,曼施坦因的任務是在其中撕開裂口,提供給第六集團軍一個補給通道,但是形成的戰力並不足以真正鞏固這一通道。並且蘇聯投入巨大的軍力對第六集團軍以及南面的B集團軍群可能做出的戰略行為進行嚴防死守。

6.解圍“冬季風暴”

1942年12月12日,曼施坦因以霍利特第4裝甲集團軍進行首攻,發起了代號為“冬季行動”的攻勢,戰事極為激烈。曼施坦因集合了目前最大強度的裝甲部隊撕扯蘇聯防線,並且在1942年12月19日,作為主力的第57裝甲軍已經突破到了距離包圍圈僅有30裡的地方。此時蘇聯方面緊急調派部隊對第4裝甲集團軍進行猛攻,並且攻佔了塔特辛斯卡婭,即對第六集團軍最重要的空投機場。曼施坦因意識到如果繼續進行救援行動則可能導致整個南部集團軍被切斷,因此下令保盧斯向南部突圍與第4裝甲集團軍匯合,而保盧斯沒有接到希特勒的命令拒絕了這次配合行動。隨後第4裝甲集團軍撤回戰役發起點,這一戰役的失敗導致的結果是保盧斯徹底失去了突圍的機會,也導致在戰爭局面上德軍逐漸陷入不利。

7.斯大林格勒戰役的最終勝利

在失去了外援和大量補給的情況下,第六集團軍陷入了非常困苦的環境,所有的物資甚至包括御冬的衣物都產生了嚴重不足。而直到1942年12月底,希特勒對保盧斯的命令依然是堅守待援。此時的德國已經難以在短時間內立刻組織第二次救援行動,包圍圈內的精銳部隊如果再不進行突圍將會被徹底圍殲。曼施坦因不斷的向希特勒建議允許第6集團軍突圍,卻不斷被拒絕。

1943年1月蘇軍策劃“木星行動”,對高加索地區德軍大規模進攻,德軍頑強反擊,粉碎了這一進攻,但是造成的事實是再也沒有機會對第六集團軍進行救援。

1943年1月10日,在勸說包圍圈內德軍投降未果的情況下蘇聯展開了“指環”行動,正式對包圍圈內德軍開始猛攻。1943年1月31日,第六集團軍傳出最後一封電報,並且保盧斯元帥宣佈投降,德軍第一位投降的元帥出爐。此刻正式宣告歷時199天的斯大林格勒戰役以蘇聯勝利結束。

戰役意義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歷時199天,此次德軍損失了整個B集團軍群,相當於在東線戰場損失了超過1/4的部隊。導致東線戰場主力軍群之間被分割,南部戰線徹底崩盤,斯大林格勒戰役目標未達成,所投入A、B集團軍只有A集團軍撤出。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勝利宣告不敗帝國的稱號被粉碎,在此之前德軍的進攻僅有失利,從未出現整個集團軍被擊潰俘虜的情況,B集團軍群的覆滅便是給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一記猛烈的禮炮,世界終將屬於正義,蘇聯也借這一勝利瘋狂宣傳紅色理念,蘇維埃不可戰勝,並進行大規模宣傳。此時接到保盧斯宣佈投降消息的希特勒非常憤怒,因為30日他還授予保盧斯“德國陸軍元帥節杖”,31日這位元帥宣佈投降。而世界也因為斯大林格勒的勝利歡呼不斷,英美等國也跟著歡呼。丘吉爾更是給斯大林送了一把“斯大林格勒之劍”,反觀軸心國之間,失去了大量軍隊的各個僕從國也開始了與西方各國暗地裡的接觸,包括意大利、羅馬尼亞,甚至軸心國日本還跟蘇聯交涉希望延期《蘇日互不侵犯條約》。而在此之前從來沒有對內部進行戰爭動員的德國也正式開始了對國內的軍事動員。

當然最振奮人心的依然是當幾十萬德國俘虜走過冰天雪地被時的壯觀景象,此前這樣的景觀只出現在同盟國之中。而在這之中暴露出的問題就是蘇聯讓人目瞪口呆的鐵血意志以及其背後的龐大軍工力量,這也是在戰後各國對蘇聯嚴防死守的主因之一。以一己之力正面剛住了大半個歐洲,並且勝利灰常輝煌。當然付出的代價也非常巨大。

還想知道更多的遊戲資訊?還在為遊戲荒,不知道有什麼好玩的遊戲而煩惱?

關注“愛諸遊戲”,拯救你的遊戲荒,拯救你無聊的時間!


愛諸遊戲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殘酷的巷戰,無疑是斯大林格勒之戰。斯大林格勒市區,德軍的推進不是用公里,而是用米來衡量,雙方為爭奪每一座房屋、車間、水塔、鐵路路基,甚至為爭奪每一堵牆、每一個地下室和每一堆瓦礫都展開激烈的戰鬥。對火車站的爭奪持續整整一週,反覆易手達13次。伏爾加河畔的糧食倉庫,兩軍士兵非常接近,甚至能夠聽到對方的呼吸聲。經過數個星期的苦戰,德軍最後佔領了倉庫,卻發現蘇軍已經在撤退前焚燬了全部糧食。從9月13日到26日,德軍每天傷亡3000多人,仍不能佔領全城。有德軍士兵感嘆:“我們不久就可以佔領斯大林格勒,但是它仍然在我們面前——相距如此之近,卻同時又像月亮那樣遙遠”。

  

  (斯大林格勒巷戰中的德軍)

  慘烈的巷戰中,雙方沒有了戰線,士兵們根本無法想象到在廢墟中等待自己的是什麼。無論白天還是黑夜,敵人從看不見的廢墟中冒出來,一旦遭遇,就是用狙擊步槍、機槍、手榴彈、迫擊炮、火焰噴射器甚至刺刀、鐵鍬展開的肉搏。德軍士兵自嘲的稱斯大林格勒的巷戰為“老鼠戰爭”,他們創造了一句名言:“可笑地佔領了廚房,但仍然在爭奪客廳……”蘇聯紅軍方面則有人做過計算:一名新投入巷戰的紅軍士兵,平均存活不到1天;中下級軍官的存活時間,也不超過3天。一名德軍下士在家信中描述:“你根本無法想象那些蘇聯人是怎樣保衛斯大林格勒的——就像一群忠實的狗一樣”。

  

  (斯大林格勒巷戰中的蘇軍)

  50萬沒有疏散的斯大林格勒平民被動員起來,投入到戰役中。大批婦女參加紅軍,成為高射炮手、無線電兵、衛生員和護士。拖拉機廠的工人們一邊與紅軍一起反擊敵人,一邊在彈片橫飛的車間裡堅持生產。斯大林格勒的激戰中,他們生產了120輛坦克和150輛牽引車。剛下生產線的坦克來不及塗上油漆和安裝瞄準鏡,直接投入戰鬥。德軍的士氣一天天低落,攻下斯大林格勒似乎變得愈發困難。

  

  (斯大林格勒巷戰中的蘇軍狙擊手)

  1942年,德軍策劃發起新的攻勢。在斯大林格勒市區極短的戰線上,德軍共集中11個師,每個師的進攻正面僅有1~2公里。早上6時整,德軍的總攻在“斯圖卡”俯衝轟炸機的狂轟濫炸中拉開序幕。德軍士兵沿著瓦礫和廢墟向前進發,與發動反衝鋒的蘇聯紅軍士兵展開混戰。崔可夫下令採取貼身緊逼的策略,儘量將己方的前線與德軍貼近,讓德軍的炮兵和“斯圖卡”俯衝轟炸機無法發揮遠程攻擊的優勢。兩軍戰線間距離從通常的300~400米,縮短至10~30米。戰鬥變成真正意義上的貼身肉搏。馬馬耶夫高地再度展開血戰,雙方反覆用炮火覆蓋高地,那裡又一次成為血與火的地獄。德軍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攻勢還是被蘇軍遏止住了。

  

  10月,德軍又組織了兩次大規模進攻。巷戰更加慘烈,德軍已經臨近勝利的終點,他們卻始終無法再向前推進一步。最後階段,蘇軍在斯大林格勒僅存1000碼(914米)的陣地,德軍離伏爾加河只有3.5公里。他們佔領了斯大林格勒城區的90%,巷戰在崔可夫的第62集團軍指揮部門前爆發,崔可夫笑稱“我們半隻腳踩在伏爾加河上戰鬥”。但是,德軍的推進到此為止。參考文獻:《蘇德戰爭 1941-1945》 [英]艾伯特西頓 《保衛斯大林格勒》 [英]安東尼比弗


戰爭史



傑王先生

斯大林格勒戰役是納粹德國對蘇戰爭走向劣勢的轉折點,但是並不是軍事力量對比的轉折點。蘇聯軍隊從頓河大彎轉北部攻破了羅馬尼亞人的陣地,與從南邊包抄斯大林格勒的蘇軍匯合,形成了包圍圈,納粹德國的第六集團軍群21萬人被圍困在斯大林格勒地區。希特勒無法向21萬人提供足額的燃油和食品,禦寒衣物等等必需品,但又不允許突圍,保盧斯不敢擅自突圍很大程度受希特勒影響,所以未能與曼施坦因匯合,最終僅剩下9萬人與1943年1月31日向蘇軍投降,高加索方面的德軍A集團軍也匆忙撤出高加索地區,德軍未能完成佔領巴庫油田的任務,更未能與土耳其軍隊匯合,在戰略上給德軍帶來很大不利影響。


Fez

斯大林格勒戰役,是雙方精神與毅志的決戰!它譜寫了人類現代戰爭史上,最殘酷,最頑強的一頁,斯大林格勒這座城市,在雙方的反覆爭奪中,像一臺巨型絞肉機,吞噬著一佰多萬,士兵的生命!充分揭示了戰爭的無情與無耐,警醒世人,珍惜生命,愛好和平!回顧歷史,展望未來,為人類文明努力奮鬥。絕不能讓歷史重演,讓我們國家和家人遠離戰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