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從虎,雲從龍》:源遠流長的古中國虎文化

虎文化

《風從虎,雲從龍》:源遠流長的古中國虎文化

的形象在我國幾千年來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佔居頗為顯著的地位,常常與龍並稱,在許多方面起著重大的作用。在《周易·乾卦文》中就有:“雲從龍,風從虎”的說法。因為龍飛於天,虎行於地,所以虎與龍結合一起成為雄偉強盛的象徵和美化權威的典型形態,是人崇拜並畏懼的對象,有時也充當逐妖、怯邪、鎮宅的角色,構成了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民族風俗文化特質。自古以來,人們也習慣用“生龍活虎”、“龍騰虎躍”、“虎背熊腰”、“藏龍臥虎”、“如虎添翼”、“虎頭虎腦”、“虎背熊腰”、“將門虎子”、“虎老雄心在”、“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虎虎有生氣”等詞語,讚揚生活中的人物和事物,表達中華民族的精神面貌、民族性格和民族自我意識,並且逐漸形成了獨特的虎文化。

虎在動物分類中屬於哺乳綱,食肉目,貓科,是一種強有力的大型食肉動物,堪稱百獸之王。

《風從虎,雲從龍》:源遠流長的古中國虎文化

文化淵源

在遠古時期,人們在長期的勞動實踐中,發現動物的強大和兇猛,並由此產生畏懼之心,認為人與動物都是有靈魂的,特別是那些有特殊本領的動物,令人羨慕不已,希望自己通過對動物的崇拜,使自己與神靈、智慧、勇氣、力量、健康和魅力等因素更好地結合起來,從而顯示自己的強大和永恆。這一點,不論是中國的陰山岩畫、神話傳說、《山海經》還是歐洲的洞穴畫與古羅馬對虎的宗教崇拜都體現的十分清晰。

人類祖先與虎共同生存於中華大地二千五百個世紀,大約五個世紀前,當中華民族有了文化的時候,也就產生虎文化。人們認為“虎者,陽物,百獸之長,能執博挫銳,噬食鬼魅”。在希冀虎鎮宅、守墓,驅邪辟災外,更多的是,寄寓著嚮往吉祥幸福的祈佑觀念。至此,驅邪與祝福——便完全成了民俗學中虎的形象的全部含蘊。

中國虎文化淵遠流長,它很早就成為中國的圖騰之一。由於虎的形象威風凜凜,因此自古以來就被用於象徵軍人的勇敢和堅強,如虎將、虎臣、虎士等。古代調兵遣將的兵符上面就用黃金刻上一隻老虎,稱為虎符。在文字、語言、詩歌、文學、雕塑、繪畫、小說、戲曲、民俗,以及更為廣泛的民間傳說、神話、故事、兒歌等傳統文化的各個領域中,虎的形象無所不在,成為中華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風從虎,雲從龍》:源遠流長的古中國虎文化

虎文化是中國文化傳統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長期以來,它一直被當作是權力和力量的象徵,為人們所敬畏。

在中國生肖中虎排位第三,普遍被認為是世上所有獸類的統治者,出生於虎年的人被認為是英勇的、樂觀的,也是寬容的、慷慨的,他們能夠長壽而且善於領導而非服從。

虎前額上的花紋構成中國的"王"字,事實上,中國的"王"字就是因了老虎而來的。虎是森林之王,因此中國人巧妙地以它前額上的花紋作為一個漢字,意思是統治者。如今,這個字已成為了百家姓中的一個了。

在中國的傳說中,人們相信虎是極其有力的動物,它們能驅除家庭的三大災難:火災、失竊和邪惡。虎畫經常被掛在牆上並正對著大門以使惡魔因害怕而不敢進入。乃至在當代中國,也有兒童戴著虎頭帽、穿著虎頭鞋用以驅邪,還有的人睡虎頭枕以使自己更加強壯。在虎年,孩子們的頭上都寫上了紅色的"王"字看似能增強他們的精力與活力。

同時虎也是高尚威望的象徵,在早期的中國法庭上能見到"迴避"、"肅靜"的字樣。虎符:虎形的木塊是表示由帝王直接下達的軍令的標誌;古代的強盜首領也將虎皮鋪在自己的座位上以顯示自己的至高地位。

在中國古代,虎這種威猛的大型貓科動物被人們稱為“獸中之王”。《風俗通義》中說:“虎,百獸之長也,能執搏,挫銳,噬食,鬼魅。”所以,在古代文學中以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種圖像象徵東、南、西、北4個方位。虎對人似乎並不親切,卻給人親切的印象。虎是神的化身,而且賦予它人性的美德與智慧,在人們心中,它既是神獸,也是義獸。老虎除了是一個自然物種外,也是一種文化現象。它常被視為權力和制度的象徵.威嚴兇猛無比,成為古代文學藝術描繪的對象。這充分體現虎與人類的密切關係和虎文化對世人的影響。

中國人善講理,在《易經革》中有這樣的說法:“大人虎變”。其意是說大人物的行止屈伸如虎身上的花紋一樣炫爛多變,變幻無窮。中國人愛吉物,於是虎符、虎形旗成了鎮攝敵手之物,而百姓歷來就願意用虎畫、虎臉、虎門神等祈福避邪。算來,這個習俗已流傳了幾千年。

瀕臨滅絕的現狀

科學家估計,目前世界上現存的野生老虎數量大約只有3000頭。僅僅在一個世紀以前,老虎的領地可以從土耳其延伸到俄羅斯的遠東地區。在殘酷的狩獵和嚴重的棲息地破壞之前,有10萬頭老虎生活在亞洲的野外環境中。如今,它們的後代所居住的領地只是原先分佈範圍的一小部分,在這些碎片化的棲息地內,要維持足夠的老虎繁殖種群已經越來越困難。在9個老虎亞種中,有3種(巴釐虎、爪哇虎和裡海虎)已經在20世紀滅絕。

近年來的研究顯示,僅僅過了3個老虎繁殖世代(21至27年)的時間,這些大貓的數量就已經縮減了一半,它們的分佈範圍也縮小了一半。不斷壓縮的生存空間和猖獗的偷獵活動,給野生老虎的未來帶來了難以逾越的挑戰。

《風從虎,雲從龍》:源遠流長的古中國虎文化

用現代武器打老虎,只能滅絕物種。100年前,亞洲還有8個老虎亞種,現存只有5個亞種了:西伯利亞虎(東北虎)、孟加拉虎、蘇門答臘虎、印支虎,都是中國虎(華南虎)的後代。50年前,中國大地上還有4000多隻華南虎,現存不到100只,其中60只圈養在上海動物園裡;20年前,最後一隻野虎被送進動物園,就再也沒有發現野生的華南虎了。專家估計,也是希望,還有10-30只野生華南虎藏匿在湘贛鄂黔的深山老林裡。那4000只華南虎的絕大部分都是被現代武器獵殺的,如此兇狠地滅絕物種,你算英雄好漢還是千古罪人呢?這麼漂亮的生物我們應當好好保護,莫要讓我們的孫輩以後只能在動物百科裡看老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