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運河 源遠流長——漫話衡水運河文化(一)

悠悠運河 源遠流長——漫話衡水運河文化(一)

中國大運河是古代重要的南北水運通道,是凝聚著中國智慧、浸潤著探索創新精神的世界文化遺產,它流經8個省市、通達5大水系,被稱為“流動的文化”,由此形成的大運河文化帶是中國東部文化底蘊最厚重的地區。

2014年6月22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將中國大運河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時評價:“它代表了人類的遷徙和流動,代表了多緯度的商品、思想、知識和價值的互惠和持續不斷的交流,並代表了因此產生的文化在時間和空間上的交流與互相滋養,這些滋養長期以來通過物質和非物質遺產不斷得到體現。”大運河是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象徵。

大運河的開鑿貫通,加強了國內各民族之間的緊密聯繫與融合,進一步增強了民族團結和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隨著大運河的南北大貫通和沿岸迅速開發,運河區域的社會經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興盛與繁榮,這不僅為運河區域文化事業的發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而且也促進了南北文化和中外文化的大交流,使各種文化相互接觸、融會、整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運河文化。

運河文化,屬於跨水系、跨領域的區域性廣義文化,是集運河設計、開鑿、管理、運營和沿運河流域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科學等社會活動於一體,具有博大的包容性和統一性,廣闊的擴散性和開放性。具體說來,運河文化包括已經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大運河的河道、碼頭、橋樑、閘口、堤壩、衙署、商鋪等物質文化遺產;運河的水運及其關聯的碼頭、倉儲、廟祠等附屬建築、沿河城鎮鄉村;因運河而產生的商貿移民及其民俗、古代鏢師文化與武術精神、沿河的物產;與大運河相關的戰爭、漕運等多元文化遺存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大運河及其沿河的歷代文人學者、鄉賢名宦及其相關著述等等。

作為大運河重要節點的衡水運河段,其遺存的文化也是中華民族文化中的精華和瑰寶之一,它秉承著衡水歷史文脈,呈現出鮮明的地域特點,具有獨特的文化內涵與時代價值。

大運河衡水段自南從故城縣建國鎮辛堤村入境,往北流經故城縣75.2公里,於故城縣夏莊鎮東第三村進入山東省德州市德城區境內,婉轉北流7.8公里,又入境流入景縣留智廟鎮葉園村,景縣73.2公里,阜城30.65公里,至阜城縣霞口鎮張華雨村北入滄州境內。總流程為179.05公里。

大運河衡水段原為漳河故瀆,也為黃河故道,九河下梢,河汊眾多,後經歷代人工開鑿,逐漸演變形成。秦漢以前稱定王河,漢代稱屯氏河、屯氏別河,也稱清河。隋開鑿為永濟渠,自隋至元代稱御河,元為京杭大運河組成部分。明代稱漕河,因該河發源於春秋戰國時期周代的衛國,統稱衛河。清以後相對天津以北運河而言,自天津以南至山東省臨清段稱南運河。1958年四女寺水利樞紐(位於衡水市故城縣夏莊鎮河北涯村)修建後,四女寺以南(上游)稱衛運河,以北(下游)稱南運河。衡水境內衛運河長64.1公里,南運河長114.95公里,屬漳衛南運河系,俗稱“衛運河—南運河”。

據《三國志·魏書》載:東漢建安九年(公元204年) ,曹操為北征袁尚,統一北方,正月“遏淇水入白溝,以通糧道”。時淇水為黃河支流,為從黃河向北通航,曹操在淇水口(今河南省淇縣東) 用大枋木作堰,逼淇水流人白溝。把清河上游淇水截入白溝,又在下游把白溝和清河連成一河。該河東北流,在今威縣東接清河,至今黃驊市東南一帶人海。當時是河北地區水運幹道,至南北朝時一直利用,這也是隋唐大運河衡水段的原始雛形。衛河一段稱白溝,其下段稱清河。清河在隋以前,已是重要的漕運航道。北魏熙平年間(公元516—公元518年),曾大規模修復。

《隋書·煬帝紀》載:為解決北方的漕運問題和北征高麗的需要,隋煬帝“大業四年(公元608年)春,詔發河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永濟渠,引沁水(山西沁源縣)南達於河,北通涿郡(今北京)”。該渠是在三國魏舊渠基礎上,並利用部分天然河道建成。它南引沁水與黃河相通,北與白溝、清河相接。內黃以下比原白溝略向東移,走館陶、臨清、德州一線。再循舊清河抵今天津,然後西北行到達涿州治所薊城(今北京西南)。全長約一千公里,“水面寬十餘丈”,可通行大型“龍舟”。大運河衡水段即為永濟渠的一段,與今南運河河道基本相同。至隋大業六年(公元610年) ,以洛陽為中心,南起杭州,北達涿郡(今北京)的隋唐大運河全線完成。自此,衛運河開始逐步與大運河“接軌”。

唐代,大運河衡水段仍為永濟渠的一部分,並繼續修浚沿用。據《元和郡縣誌·永濟縣下》載:“永齊渠在縣西郭,內闊一百七十尺,深兩丈四尺。南自汲郡引清、淇水,東北入白溝,穿此縣入臨清……隋氏修之,因名‘永濟渠’”。在永濟渠兩側,又開鑿了長豐渠、無棣溝等幾條運河,使黃河北側平原地區運河形成網絡。

宋代稱永濟渠為御河,據《辭海》(1999年版)載:“中國封建時代,往往稱皇室御用河道為‘御河’……宋元時代所謂‘御河’,專指今河南、河北境內的衛河,即隋所開永濟渠的一部分。”北宋初年,作為御河的永濟渠仍能通航,但黃河曾在很長時期北流奪御河河道由今天津入海。永濟渠改為御河後,成為了南北運輸的官方水上通道。御河直通北部邊塞,一年四季有水,可以通行載重三、四百石的船隻。河北各地軍餉,全部經御河運輸。

北宋《太平寰宇記》和《元豐九域志》中均對此有所記載,可確定永濟渠所經行的路徑,就是後來南運河所經行的位置。

金代黃河河道向南遷徙,奪佔淮河河道入海,御河擺脫了黃河頻繁的衝淤影響,再加上漳河、滹沱河等河流構成的水運系統,將河北平原溝通和聯繫起來,逐漸形成以御河為主幹運道。據《金史·河渠志·漕渠》載:“金都於燕,東去潞水五十里,……其通漕之水,舊黃河行滑州、大名、恩州、景州、滄州、會川之境,漳水東北為御河”、“泰和元年,……五年,上至霸州,以故漕河線澀,剌尚書省發山東、河北、河東、中都、北京軍夫六千,改鑿之……六年,尚書省以凡漕河所經之地,州縣官以為無與於己,多致淺滯,使綱戶以盤淺剝載為名,奸弊百出。於是遂定製,凡漕河所經之地,州府官銜內皆帶‘提控漕河事’,縣官則帶‘營勾漕河事’,俾催檢綱運,營護堤岸。為府三:大興、大名、彰德。州十二:恩、景、滄、清、獻、深、衛、浚、滑、磁、洺、通。縣三十三:館陶、夏津、武城、歷亭、臨清、吳橋、將陵、東光、南皮、清池、靖海、興濟、會川、交河、武強、安陽、湯陰、臨漳、成安、滏陽、內黃、黎陽、衛、蘇門、獲嘉、新鄉、汲、潞、武清、香河、漷陰”。

元代忽必烈定都北京後,政治中心由中原轉到華北,漕運形勢也發生了根本變化。宮廷建造需要的大量建築材料從汴梁(今開封)運至北京,京師及北邊糧餉全部仰仗東南。因此,漕運更加繁忙起來。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年)到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在元朝都水監郭守敬主持下,經三次開挖,對隋、唐時期已漸淹汲的通濟、永濟渠在南北向上加以取直,開濟州河,鑿會通河、通惠河,穿通了山東省地段,永濟渠故道被湮廢,從北京經山東省直達杭州長達1794公里的京杭大運河始告完成,比隋代京杭運河縮短了900多公里,成為了元、明、清三代溝通南北的航運交通大動脈。

元代開鑿京杭大運河,衡水段御河為京杭大運河的組成部分,基本上沿用了原來的河道。據《元史·河渠志·御河》載:“御河上從交河縣,下入清池縣界。又永濟河在清池縣西三十里,自南皮縣來,入清州,今呼為御河也”。

明代大運河衡水段為衛河的一部分,據《明會典》載:“衛河,舊名御河,源出……其一東流,經大名東北,出臨清至直沽(今天津),會白河入海”。據《明史·河渠志·運河上》載:“自通州而南至直沽,會衛河入海者,白河也。自臨清而北至直沽,會白河人海者,衛河也”。衛河又稱衛漕,據《明史·河渠志·衛河》載:“衛河,源出河南輝縣蘇門山百門泉,經新鄉、汲縣而東,至畿南浚縣境,淇水入焉,謂之白溝,亦日宿胥瀆。宋、元時名日御河。由內黃東出,至山東館陶西,漳水合焉。東北至臨清,與會通河合。北歷德、滄諸州,至青縣南,合滹沱河。北達天津,會白河入海。所謂衛漕也”。

清代,臨清至天津一段,稱為南運河,大運河衡水段為南運河上游。清早期及中期,漕運沿襲明代,仍以內河航線為主;道光時,大部分漕運改走海運,至咸豐五年,運河漕運結束。但衛河作為豫北及河北平原南部地區與京津地區的重要交通通道,一直承擔著繁忙的運輸任務。

悠悠運河 源遠流長——漫話衡水運河文化(一)

大運河流徑示意圖

民國時期,大運河衡水段仍為南運河的一部分,由於軍閥混戰,特別是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侵華戰爭,給中華民族帶來沉重災難。據民國十九年(1930年)3月26日《大公報》載:大運河“沿河堤埝初系民修,官廳命名曰民業堤,每次春修搶險均歸人民經營,專司河務之河務局,向不過問”。天津至臨清尚能利用帆船進行小量運輸,為保證航運,歷代曾多次引水濟衛,開挖減河,但都未能從根本上改變運河“易盈易枯”、“向苦淺滯”的面貌。運河也逐漸淤淺,已無大規模水運活動,內河航運規模很小。

1947年春,中國共產黨冀南行署組織群眾對運河進行清理,裁直河彎、培高堤埝、免除險工等。衛河——衛運河——南運河成為海河流域航線最長、航運之力最大的一條河流,大運河衡水段為其中游段,承擔著物資運輸任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大運河河道走向、位置基本沒有變化,為增加行洪能力,國家曾多次對衛運河段進行了加寬河道、裁彎取直、修復堤岸、增築新堤、險工防護、疏浚河道等擴大治理。擴建改建了四女寺樞紐工程,新建了祝官屯樞紐,兩座樞紐除具備防洪調度功能外,兼有蓄水灌溉及航運等效益。與此同時,對南運河段及其分洪道進行過多次治理,包括堤防整修、河道疏浚,還修建了許多開閘涵,1966年,開闢子牙新河,修建了南運河、子牙新河平面立交工程。1973年修建了安陵樞紐,用於分洪和梯級蓄水。通過治理後的大運河衡水段,基本解決了水患問題,即使在1963年特大洪災年,也沒有發生決口。

進入20世紀70年代後,由於城市和工業用水量迅速增加,水資源尚未得到合理利用及攔河築壩等原因,大運河山東濟寧以北至京津河道全部斷航,千帆競渡的大運河中運載漕糧、商運物流的景象一去不復返。20世紀80年代至今,南運河又承擔了“引黃入冀”和“引黃濟津”的輸水任務,期間對部分河道和建設物進行了整治、維修或出險加固。

如今,大運河衡水段河道河床坡度平緩,河道多彎曲,河床為蜿蜒複式斷面,系半地上河,主要依靠堤防束水行洪,是衡水市境內一條重要的行洪河道。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