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生於清初死在民國,晚年到處講學傳養生祕訣,有兩百多歲

中國擁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漫漫歷史中有著許許多多的長命百歲之人,然而其中都是一些虛無縹緲令人不敢相信的傳說佔據了大多數,還有一部分只是經過一代代人的傳遞不斷誇大,還有的也僅僅只是一些令人嚮往的神話傳說。但是,漫漫歷史中當真有一位老人見證了256年的歷史變遷,這位老人的壽命是的的確確有資料記載的,再對比當今社會人們的平均壽命,實在是讓人不得不驚歎。

他生於清初死在民國,晚年到處講學傳養生秘訣,有兩百多歲

他叫李慶遠,出生在1677年,那時候還是康熙十六年,去世時卻在1933年,那時已經過去了256年,已經到了民國二十二年。他竟然見證了一個朝代的更替,若說朝代時間可能長短不一,但他的整個人生跨越了兩個世紀。若是放在現在,那些世紀老人只怕不值一提。在他漫長的生命中,他一共將24位女子娶進家門,生育了180位後代,僅他一人之家的人口數量恐怕可以抵得上現在的四世同堂了吧,這一現象放眼整個世界史都是極為罕見的,實在是刷新了所有人對於長壽的認知。

他生於清初死在民國,晚年到處講學傳養生秘訣,有兩百多歲

正是因為李慶遠的長壽,人們對於他是十分好奇的,所以在他兩百多歲的時候還要去各個地方講學自己之所以能夠如此長壽的秘訣,也接受了無數西方學者的訪問。

他生於清初死在民國,晚年到處講學傳養生秘訣,有兩百多歲

李慶遠表示自己之所以可以如此長壽主要感謝自己的三個習慣,第一就是喜食素,很少吃葷食;第二就是一直都能保持自我內心的平靜,即使在很混亂的情況下也能保持良好的心態,做到波瀾不驚;第三點還是和他的飲食習慣有關,他長期服用一種被叫做“百草長生方”的東西,據說一直服用這一物品可以讓人體保持血液通暢、排尿通暢、排便通暢,雖然這些功效在高科技的現代都是可以用口服藥或者其他方法達到,但是藥物總歸是有毒性的,偶爾服用藥物要讓身體恢復健康,可若是長期服用恐怕就是弊大於利的了。的確每日只是正常食用飯菜能達到上述提到的“三通”實在讓人感覺有點難以相信,除了那神奇物品之外,李慶遠每天就以米飯為主食,再加上少量葡萄酒。

他生於清初死在民國,晚年到處講學傳養生秘訣,有兩百多歲

當然了,相信每個人都屬於自己的方法,畢竟中華歷史之源遠流長,文化自然也是博大精深。再加上每個人的體質各不相同,同樣的方法很難達到同樣的功效,但有一點還是共通的,那就是一個良好的心態,讓自己一直擁有一個好的心情,這可以讓每個人都長命百歲。

李慶遠對於百家思想是極其推崇道家的,因為道家的“慈、儉、和、靜”和它的養生文化是在百家思想中佔有絕對優勢的。若是想要與李慶遠一般長壽,還是要以道家思想為根本。

他生於清初死在民國,晚年到處講學傳養生秘訣,有兩百多歲

“慈”顯而易見就是慈善和藹的意思,同時從廣泛意義上來說是心懷善良的意思。善良的人們總是擁有良好的心態,從而能夠長命百歲。

“儉”的意思也很明顯就是節儉,但是還有節制的意思。不僅僅是飲食方面要節制,更為重要的是在精神方面要減少自我的慾望。

他生於清初死在民國,晚年到處講學傳養生秘訣,有兩百多歲

“和”不是和平,而是和睦,心情好的一個前提就是家庭和睦,畢竟家人的陪伴是很重要的。

“靜”的意思就更簡單了,平靜,不要整日胡思亂想。有許許多多的煩惱都是自己亂想出來的,煩惱一多,心態自然也好不了,這可以身體生病還要嚴重,畢竟誰也不知道如何診治心病。

他生於清初死在民國,晚年到處講學傳養生秘訣,有兩百多歲

囉囉嗦嗦說了這麼多養生的東西實在是有些複雜,還是李慶遠總結的僅有九個字的養生真言比較簡單,“坐如龜,行如雀,睡如狗”,簡單又明瞭,各位看官這9個字你們可以做到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