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治理校外培訓成果如何?記者走訪七城市調查

各地治理校外培訓成果如何?記者走訪七城市調查

圖片來源網絡

新華社上海6月14日電 題:對無證無照說“不” 對超綱超前說“不”——七城市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調查

在距離西安市一個小時車程的商洛市,違規校外培訓機構曾野蠻生長。商洛中學附近,每50米就聚集三四家培訓機構,被稱為“補課一條街”。

“補課一條街”清靜了

“今年3月開學後商洛市大整改,現在這裡清靜多了。”商洛中學校長周志剛說,以前不少學生下了課就被家長送進各種魚龍混雜的培訓機構中補習,現在學校周邊只剩下三四家規模較大且資質齊全的機構了。

據瞭解,西安市今年4月以來共摸排證照不全校外培訓機構2803個,下發整改通知單1465份,共有615個培訓機構被關停,539個完成整改。

根據通知要求,專項治理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全面部署和排查摸底,要於2018年6月底前完成;第二階段是集中整改,要於2018年底前完成;第三階段是專項督促和檢查,要於2019年6月底前完成。

目前,大部分省份已完成第一階段工作。北京多所中小學近日陸續啟動學生校外培訓情況的摸底調查。家長可在網上輸入校外培訓機構名稱、培訓科目、培訓時長、上課地點、培訓費用以及對參加校外培訓的看法等內容。

多地進入集中整治校外培訓機構階段。截至目前,上海查處了500餘家無證無照培訓機構;廣州累計對210家培訓機構發出限期整改通知書,責令停業75家;長春排查、督查各類教育培訓機構497次,下發整改通知206份;四川已責令1688家培訓機構限期整改……

行政指導和行政處罰促使一大批培訓機構向正規化靠攏。位於成都武侯區長壽路的某培訓機構去年因在籌設期間擅自招生被責令整改,如今的教學點各類證照和收費標準懸掛於一樓前臺上方,授課者均為全職教師。

貴陽市雲巖區教育局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科科長李旭說,目前有50多家校外培訓機構主動到區教育局申報資料,有即將成立的,也有此前無證經營在爭取“轉正”的。

 “奧數集訓隊”解散了

據瞭解,校外培訓機構獲得辦學許可證和營業執照之前,必須將教學內容在教育部門備案。這就意味著,機構“教什麼”直接關係到其合規與否。

通知要求,堅決糾正校外培訓機構開展學科類培訓(主要指語文、數學等)出現的超綱教學、提前教學、強化應試等不良行為;嚴禁校外培訓機構組織中小學生等級考試及競賽。

隨著各地開展專項治理行動,校外培訓機構的教學內容正發生改變:上海的奧數“四大杯賽”相繼停辦或更名,相關部門至今已查處叫停12個盃賽,涉及語、數、英學科;廣州眾多培訓機構自查自糾,停止了“奧數集訓隊”和“奧數賽培班”等涉嫌超綱、超前的教學內容,有的甚至直接關閉了相關校區並撤銷宣傳。

“校外培訓機構是學校教育的有益補充,應該同向並行,不應該超前教學、超綱教學和強化應試。”廣州某機構負責人周貴說。該機構已撤銷奧數班並退還學費。

許多原本熱衷於學科競賽類培訓的家長轉投特長類培訓。上海越來越多家長報名古詩詞誦讀班。在位於上海普陀區的一家培訓機構內,教學以誦讀四書五經等經典著作為主。一位陸姓家長說,參加這類國學班能更多地瞭解中國傳統文化,不為競賽也不為考級,孩子沒有太大壓力。

 治標也須理本

在成都市成華區華林小學,雖已過放學時間但校園裡依舊熱鬧:足球、排球、鋼筆、畫畫、拉丁舞……這些興趣課程統稱為“學生430”項目,師資來自成華區組織的一支700人的志願者團隊。

“學一次拉丁舞收費僅10元,是普通家庭所能承受的,孩子在學校也放心。”五年級女生羅慧琳的母親說。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終身教育處處長陶文捷說,治理校外培訓機構,不是開具一紙行政處罰書了事,而是要建立教育培訓市場的長效管理機制,“治”與“理”相結合。不可否認的是,長期以來在一些學校默許和招生指揮棒的鼓勵下,很多家長“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想法越發牢固,以“超綱”和“應試”為導向的校外培訓如火如荼。因此,解決問題的根本還在於規範中小學教育秩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