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楚”皇帝张邦昌到底是不是奸臣

去年,一个有关历史教育和阶级固化的故事广为流传。故事的梗概是:一名国家博物馆讲解员,先后给两所北京小学上课外历史课。一所郊区小学等不及课上完就急着带学生“赶回去吃营养餐”;另一所“家长大多是社会精英,学者名流,政府官员,驻外使节,企业高管”的某著名小学,不但主动要求放弃午饭继续上课,且当讲解员提问“北宋之后是哪个朝代”时,竟有一名小学生回答“伪楚”,并解释说,“张邦昌登基是在三月,赵构登基是在五月”(讲解员本期望得到“南宋”的答案)。以致于这名讲解员感叹阶级固化的加剧。我们这里不说这位讲解员认为一个孩子知道“伪楚”代表现在阶级固化越来越严重的想法是否正确(其实我个人感觉知道这些固定的记忆性的历史知识并不意味着这个孩子有多么优秀),我们要说的,是伪楚政权的皇帝张邦昌。

张邦昌的家乡在今天的河北。他是进士出身,徽宗、钦宗朝时,历任尚书右丞、左丞、中书侍郎、少宰、太宰兼门下侍郎等职务,可以说是官运亨通,平步青云。在太平时期,张邦昌这样的人完全可以安安稳稳地做官做到退休,然后回家安心养老,靠着一生积累下的经验和人脉为子孙铺路,就算最后去世,葬礼也会非常隆重显耀,甚至皇帝可能都要派人来慰问。

但可惜张邦昌没有生活在一个太平的年代,他做高官的时候,主要是徽宗年间。这个皇帝什么德行想必大家也都知道,他治理国家二十五年的结果就是奸臣当道,朝纲混乱,直到金兵南下包围汴京,他才反应过来,紧急传位给自己的儿子,但没想到他的儿子和他一样无能,登基之后百事不成,直接导致了靖康之变。

在靖康之变前后一年的时间里,北宋朝廷的各位臣子在面对危机时的态度可谓是形形色色,有人主张坚决抵抗,有人主张与金人议和,而张邦昌就是主和派的代表人物。

金人攻打汴京经历了两次围城,第一次围城的时候,宋钦宗就要议和,这时候议和是没办法的事情,金人陈兵于外,宋朝勤王的军队还没有赶到,不出去议和怕是连命都保不住,于是宋钦宗派张邦昌和康王赵构一起到金兵大营去,看看金兵想要什么。为什么派这两个人去呢?其实钦宗有自己的小心眼。在钦宗还在做太子的时候,曾经发生了朝廷重臣王黼意图颠覆其太子地位,另立郓王赵楷为太子,张邦昌当时是王黼的党羽,在立太子这件事上与钦宗赵恒站在一对立面上,钦宗对他不满是肯定的,因此刚当上皇帝就给他小鞋穿。当时宋廷想好的和金军的谈判筹码包括几部分,一是上贡大量金银,二是割让河北地区的土地,三是交出一名宗室作为人质,钦宗的弟弟康王赵构被选为人质,而张邦昌则要和康王一起去金营并和金人谈判。但是张邦昌向钦宗要割地圣旨钦宗不给,要河北印绶钦宗也不给,什么都不给就让他去谈判,明显是在难为张邦昌,张邦昌在朝堂之上大力支持和议,打压主战派的时候,不知有没有想到今天。

没有皇帝的圣旨和印绶,金人自然不会相信张邦昌,和议也没有结果,但张邦昌却活着回来了,不久之后,金人要他还有用。靖康二年四月,金人攻破汴京,掳走了包括徽、钦二帝在内的大量权贵和京城内几乎所有的积蓄,北宋朝廷灭亡。金人南下并不只是为了掳走两个皇帝,他们想要钱,想要汉人的税收,但是金人的统治导致了各沦陷区百姓的坚决抵抗,经常有金人任免的官员刚到地方就被百姓杀害。走马上任都有危险,更不要说收税了,金人也知道是不可能的事,而他们的应对方法就是:立一个汉人皇帝,让他替自己收税。

一听说金人要立汉人做皇帝,很多原来宋廷的臣子和民间富绅都要求立赵氏族人为帝,金朝大当家金太宗宗颜晟看这是心怀赵宋,想再立一面旗继续跟金人干啊,因此当然不能立。这时,就是我们主人公张邦昌登场的时候了。张邦昌在宋廷时就是大官,又没什么坏名声,再加上他的同僚宋齐愈,王时雍等人推荐,金人就把他作为最合适的人推向了前台。张邦昌自然知道金人要给自己的位子意味着什么,天下民心还在赵宋,自己手中没有军队,唯一的依靠就是金人的军队,但是金人不可能一直在这里做自己的靠山,他们撤回去后,自己就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到时候不仅要面对各地忠于赵宋的军队的反攻倒算,还要背上千古骂名,这是张邦昌绝对不想面对的,所以他坚决地拒绝了金人的提议。金人数次要求他都拒绝,最后金人恼羞成怒,威胁要屠开封城,张邦昌才无奈登基。张邦昌虽然名义上登基为帝,但他自己坚持不肯享受皇帝的待遇,例如,他将办公地点设在文德殿,而不是宋朝皇帝的办公地点紫辰殿和垂拱殿,将办公桌椅西向放置而不是南向放置。他坚决制止朝廷官员向他跪拜行大礼,当有的官员为了巴结讨好而对其跪拜时,他必定“东面拱立”。他与朝廷官员开会聊天时自称为“予”而不是“朕”,公文往来时用“手书”而不是“圣旨”。凡此种种,都充分证明了他始终是与朝廷官员们以同事和平级关系相处。这也是后来很多人为他翻案时的依据。

不久之后,金军带着丰厚的战利品北撤,张邦昌随即不顾心腹反对,还政于康王赵构。也是在还政不久之后,被已经登基的赵构随便找了个理由杀了,结束了自己充满争议的一生。
“伪楚”皇帝张邦昌到底是不是奸臣

现在有很多人为张邦昌翻案说他当时登基都是没办法的事,确实有这方面的因素,但如果不是以他为代表的主和派主张对金人议和而不是坚决抵抗,会不会有后来的靖康之耻犹未可知,因此也不必一味美化他,他确实做了很多错事,后来的一切,权当是对自己最初的所犯下的过错的补偿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