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只有这个皇帝不称朕,从不坐龙椅,并且不碰后宫的女人!

在南宋建国之前还曾存在过一个短暂的政权,只是因存在时间太过短暂而鲜被提及。这个政权就是张楚,因不被广泛承认也被称为伪楚。伪楚的皇帝就是张邦昌。

《宋史.张邦昌传》中记录下了北宋末年不堪回首的烽烟过往,金兵南下,书画一绝、才华横溢的宋徽宗急匆匆禅位,宋钦宗一上台就开始整治早就讨厌得不行的大臣,如王黼,如童贯,如张邦昌。前两个实在憎恨得紧,看着他们死了去就好;这张邦昌,钦宗想了一个绝妙的主意,任命他为河北路和谈使,这也是一个空前绝后的官名,派他去金国议和,借机由他灭于敌国。

果然,张邦昌屁股还没坐热金兵拿的凳子,就传来了宋兵突袭金营的消息。这是议和的态度吗?张邦昌心里一激,看清了眼前的形势,俩字:死路。

古代只有这个皇帝不称朕,从不坐龙椅,并且不碰后宫的女人!

默许主战派突袭还不算,张邦昌好不容易挖空心思在辩解之下保全了性命,继续与金谈判,问钦宗要割地的圣旨,钦宗不给,问钦宗要河北的印绶,钦宗不给。心底无数只羊驼奔腾而过的张邦昌,在金人的身边如履薄冰、度日如年。

谁知道,天上不仅会掉下馅饼,还会掉下龙椅!

转年,金人需要立个汉人皇帝好帮他们收岁贡,金太宗不假思索,指了指张邦昌:就立他。

金帝给张邦昌立了个国,国号大楚,史称“伪楚”,不管他一哭二闹三上吊地反对,把他稳稳按到了皇位上。

但是,别看张邦昌以前跟着王黼瞎混,这回却似乎真是高风亮节。首先,他虽然坐了这个皇位,却从不自称为朕,只称“予”,还把批改公文的地方设在文德殿,而不是一般帝王的紫辰殿或垂拱殿。第二,坚持不坐龙椅,龙椅都是南向放置的,他执意将自己的桌椅改为西向,制止官员对自己进行跪拜。其圣旨不称“圣旨”,只让人称作“手书”,和臣下们一直保持同级的同僚状态,可谓恭谨守礼,严依臣法。

古代只有这个皇帝不称朕,从不坐龙椅,并且不碰后宫的女人!

此外,金军北归时,身着缟素,竟不顾“九五之尊”率领官员遥相敬拜已经深陷牢笼的徽、钦二宗,伤心泪流,情难自已。

还有一件值得提一提的事,便是徽宗的靖恭夫人等十数妃嫔没被金人带去,皆被归入了张邦昌的“楚”后宫,张邦昌却坐怀不乱,不进后宫。

还政于赵,死于莫须有

金人走了,局势凌乱,张邦昌决定,还政于赵室。他献出大宋国玺,立康王为帝。对于自己这一多月来的皇帝身份,他称道:“所以勉循金人推戴者,欲权宜一时以纾国难也,敢有他乎?”我这只是在金人铁蹄下的权宜之计,国家罹难,我怎敢有其他的心思呢?

古代只有这个皇帝不称朕,从不坐龙椅,并且不碰后宫的女人!

随后,康王即位,为高宗,启用主战派李纲以求重振国威。而李纲就职的第一件事,就是弹劾叛臣伪帝张邦昌。

宋高宗心里也恨这个做过33天皇帝的人。

关于张邦昌的死因,《宋史》记载只有寥寥数语:“诏数邦昌罪。”具体是哪几种大罪?并没说明。《金史》里提了一句:“康王已即位,罪以隐事杀之。”

因为什么“隐事”?没有记录。

《大金国志》则说张邦昌“长叹就缢”,指出他是接到了高宗赐死的密令,悲叹之下自缢在了潭州平楚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