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學不好?你和學霸之間差了這4個好習慣

說到英語學習

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感覺

“我學了十幾年,還是學不好英語”

“英語水平巔峰在高考,之後直線下降”

“遇上練習口語的妹紙,我只會說‘no'"

那麼扎心的問題來了

英語是不是真的這麼難學?

英語學不好?你和學霸之間差了這4個好習慣

咳咳

尚憶君說,當然不是

養成好的英語學習習慣,想不優秀都難

下面,一起來看看要養成什麼習慣吧

背單詞的習慣

似乎背單詞永遠是衡量中國學生英語水平高低的重要標準,那麼就先來說說背單詞的習慣問題。

首先糾正一個常識性錯誤,即背單詞的重複次數不是越多越好,抄寫或者朗讀的次數也不是越多越好。

正確方法是在72小時內進行有效的重複,基本上做到抄10次就夠了,再多其實是無用功。

其次,背單詞的關鍵在於3天之內重複一次,過一段時間再重複一次

(這個時間最好在一個月以內)。

英語學不好?你和學霸之間差了這4個好習慣

▲證明尚憶君不是瞎說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這時候,有兩樣東西是幫助我們背單詞的利器:

單詞卡。按照周或月份的順序去排列,抄寫10次正好用來寫單詞卡的內容;

一塊白板或者小黑板,或一小塊可以任你隨意寫畫的空間。每天早晚在板子上重複自己要背的一部分詞彙,一段時間的循環記憶之後,你會發現背單詞相對容易了很多。

還有就是用mp3或手機把自己朗讀單詞的聲音錄下來聽,初次可能會不習慣,但習慣了自己的讀音之後,我們在坐車乃至刷牙的時候都可以學習。

當然了,如果你想要在短時間內記憶大批量的英語單詞,尚憶君就推薦你嘗試使用五爪金龍單詞記憶法,把枯燥的英語單詞轉化為生動的圖像,把單詞刻在腦海裡。

閱讀的習慣

閱讀分“考試閱讀”“知識獲取閱讀”,目的不同,方法亦有別。

考試類閱讀是題目比文章重要,文章內容的閱讀必須服從於題目類型的需要。

那麼,我們有必要了解考試的要求和文化內容,例如GRE/SAT這樣的學術閱讀的核心首先是快速的判斷和邏輯思維,所以很多題目必須反向思考,很多同義詞必須學會找等效的詞乃至句子,很多的極端的說法都可能是不對的。

以上其實就是一個考試的特點——考試的內容就是來自於考試設計的目的和需要的結果:篩選或者是標準化一種能力的考察。

閱讀題的設計正是英語考試非常注重的部分,所以下面幾點我們必須明確:

文章不是用來讀懂的,而是幫助你選擇正確答案的部分依據;

有些題目沒有文章也可以選,是因為我們有其他的選擇依據,這些依據來自於對考試本身的瞭解和研究。

英語學不好?你和學霸之間差了這4個好習慣

獲取知識閱讀必須學會分類,按主題閱讀。很多書不需要我們字字都看,重點是一篇文章或一本書是否有吸引你的某方面特質。

不管是考試類閱讀或獲取知識的閱讀,我們都需要去矯正2種習慣:用物體指著單詞去看,以及內心默唸著讀。

它們都會影響我們的閱讀速度,同時還會降低閱讀者接收信息的流暢感。

可能這兩種方法在學習初期會幫助我們集中注意力,但長此以往,這種閱讀習慣並不利於我們獲得良好的閱讀體驗。

朗讀的習慣

學會大聲朗讀外文,內心同時理解其內容,進而做相關的思考。比如英語新聞,很多人在讀出聲的時候就無法理解其意思。

我們可以按照以下步驟來練習:

朗讀自己修習過的熟悉的文章。如有錄音模仿錄音,儘量讀出聲也讀懂,也複習語法點。

朗讀自己不甚熟悉之文章,但沒有生詞。模仿此前的錄音語調和重音,爭取完全讀懂。

朗讀有生詞的文章,並同時讀懂。

朗讀的最終目的是要讓英語成為我們思考的自然的語言,不需通過語音系統進入大腦再思考,而是

直接進入思考、直接進行表達

英語學不好?你和學霸之間差了這4個好習慣

寫作的習慣

寫作的目的在於理清作者的表達邏輯。

考試類寫作不追求美觀,但是一定要清楚。主題句和重大的邏輯關係一定要有清楚的標誌詞表示出來,好的句子可以用從句的引導詞等等。這也都是考場作文的一些得分小技巧。

日記、筆記類寫作可以用關鍵詞的重複埋下脈絡和線索,使得讀者容易回憶。

總結

英語學習,或說所有的學習也是如此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並按照這個習慣堅持每天練習

在不斷重複中把它變為自身養分

你終會成為一枚優秀的學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