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何為什麼要獻計殺韓信?

qzuser19554195895428

  • 蕭何為什麼要殺韓信?

韓信被貶為淮陰侯後,情緒很不好,一直無法接受自己由王而侯的事實。因此,韓信一直都在尋覓或製造機會,意圖東山再起。

後來,韓信曾經的部將陳豨被外派,來找韓信辭行,韓信認為時機已到,鼓動陳豨積極準備謀反,並承諾將想辦法跟陳豨裡應外合。

陳豨一向很佩服韓信的本事,在得到韓信的承諾後,便藉著外派的機會,準備謀反。

當陳豨謀反的戰報傳到關中時,劉邦決定親征並徵調韓信同往時,韓信藉口身體抱恙,沒有跟著劉邦一起去。

與此同時,韓信在京城制定並部署了襲擊太子和皇后的方案,並與陳豨聯絡。在韓信派出的使者尚未歸來之際,韓信的小弟中出了叛徒,跑到呂后面前揭發韓信謀反的事實。

因此,作為相國的蕭何和作為皇后的呂雉決定,殺掉韓信。

  • 為什麼要用誆的方法?

可能會有人糾結,為什麼在已經掌握了韓信謀反的證據後,蕭何和呂雉並沒有採取正常的抓捕程序,反而要採用誆騙的方法?為什麼在已將韓信繩之以法的情況下,不走正常的法律程序,反倒處以極刑?

韓信在京城時,雖已被貶為淮陰侯,但依舊能自由活動,能夠部署謀反活動。這說明,還是有人願意依附韓信謀取富貴。

謀反不是小罪,如果蕭何和呂后公開抓捕,韓信的黨羽必然在韓信的指揮下提前行動,大規模的流血衝突是難以避免的了,不但難以避免流血衝突,而且也不敢說一定能成功逮捕韓信,所以選擇了代價較小,成功率更高的誆騙手段。

在蕭何跟劉邦剛起事的時候,他們就沒有像項羽那樣跟敵人硬拼,而是選擇了鬥智,以最小代價換取最大勝利。之後,在西進途中,在奪韓信軍隊的過程中,在第一次誘捕韓信時,劉邦和蕭何,都曾多次採用「以最小代價換取最大勝利」的方式。

這一次,對韓信實施抓捕,選擇誆騙的方式,也是基於同樣的考慮。

至於在成功抓捕後沒有走相應的法律程序,而是直接採取了非常措施,猜想應當是擔心夜長夢多,畢竟韓信的本事、威望,讓呂后和蕭何極為忌憚。

  • 為什麼是蕭何誆韓信?

既然是要誘捕,自然要派一個在韓信心中有一定分量的人前去。

在漢興以來的功臣中,和韓信有過交往的,大多是將軍,如曹參、灌嬰、樊噲等人,他們曾在韓信帳下效力,但據記載,韓信自視甚高,羞於灌嬰、樊噲等人並列。

因此,肯定不能派這灌嬰、樊噲等人前去誘捕韓信。而且,當時,曹參在齊國當相國,不再京城,無法參與誘捕行動,周勃、酈商、灌嬰、樊噲、夏侯嬰等人在奔赴剿滅陳豨的路上,也無法參與誘捕行動。

除了將軍以外,也就是蕭何、張良、陳平三人,有可能和韓信有交情了。

陳平曾和韓信同在項羽帳下效力,鴻門宴時,陳平曾按項王指令,尋找去上廁所的劉邦,而韓信是能數以策幹羽的執戟郎,或許二人當時能有些交情。但在誘捕韓信時,陳平也上了前線。

張良曾在韓信討封假齊王時去為韓信受封,估計也能有些交情。但張良在項羽兵敗後,因為身體的原因,幾乎不問政事了,所以只能作為一個可選項,不能作為必選項。

蕭何是在漢王劉邦面前舉薦韓信出任大將軍的,對韓信有知遇之恩,雖日後二人並無過多的交集,但因為舉薦的恩情在,想必也是能夠誆騙到韓信的。

除了蕭何以外,夏侯嬰也是對韓信有知遇之恩的人,不只是知遇之恩,還有救命之恩,但當時,夏侯嬰也奔赴了前線。

因此,最佳人選也就是蕭何和張良了,二人中,蕭何更佳,所以蕭何就親自出山,誆騙韓信

  • 韓信為什麼相信蕭何?

其實,韓信並不傻,韓信自始至終都知道,當年的蕭何,之所以舉薦他韓信,並不僅僅惜才,更多的原因在於,韓信能幫劉邦奪天下。

因此,在日後的工作中,韓信也並未對蕭何表現出任何特別之情,至少沒有像樊噲對待韓信那樣對待過蕭何。

樊噲怎麼對待韓信的呢?韓信曾在被貶淮陰侯後到樊噲家串門,樊噲以臣子迎接國王的禮節迎接韓信。

既然韓信從未對蕭何表現出任何特別的感激之情,所以,我們不能想當然地認為,韓信選擇相信蕭何是因為韓信對蕭何有著特殊的感情。

我以為,韓信未必是相信蕭何,而是選擇了一個看上去相信蕭何的操作。

什麼意思呢?韓信部署完畢後,並沒有得到陳豨的回應,孤掌難鳴,不能單獨行動。因為引而未發,韓信沒料到蕭何已成功掌握了自己謀反的證據,所以韓信聽蕭何的話,大搖大擺地進宮道賀。

韓信這個層次的人物,掌握權力的方式是「既貪生又不怕死」。

在韓信身上,表現得最明顯的貪生,便是「從人寄食」、「胯下之辱」、「行縣邑陳兵出入」、「獻鍾離眜人頭」,表現得最明顯的不怕死,便是「坐法當斬」時的表現和背水一戰中的表現。

而這次,面對蕭何的誆騙,韓信的表現便是不怕死,韓信無法確定,進宮後是有驚無險的鴻門宴,還是必死無疑的鬼門關,所以韓信決定賭一把,如果只是鴻門宴,自己便可安然無恙,如是鬼門關,便只能「悔不用蒯通之計,乃為兒女子所詐」了。


遙望燕園

因為政治、形勢、權謀、活著。韓信功高蓋主、在楚漢戰爭中幾次讓劉邦陷入兩難、韓信軍師才能超群、不少功臣都佩服韓信、因為韓信能打仗、而且又打的那麼好、在軍隊韓信的威望挺高、開國皇帝打天下的時候用你、戰事結束那個最能打仗的就會受到各種猜忌、尺度拿捏不好就會讓自己丟了官、重一點丟命!形勢朝堂的形勢、群臣的形勢、皇帝的內心。雖然劉邦採用陳平的計策偽雲遊夢澤讓韓信變成候兒、但韓信確實沒有謀反、所以只能軟禁起來、此時劉邦殺心已經有了,只不過開國第一功臣,大名鼎鼎的韓信.沒有充足的理由是不足以定論的、判罪的、給一個足夠說服天下人、軍隊、朝野的說法、能相信的的理由、那麼好,此時韓信由於被軟禁起來變成候兒、心中鬱郁不歡,陳希來跟他告別說我走了,此時韓信卻跟陳希說謀反的事兒、你只要說就會有人知道,最後被人告發,此時劉邦正在平叛,呂后跟蕭何說韓信謀反、殺了韓信,就這麼一商量,找一個接口騙到未央宮、被一群女子矇住袋子裡用竹籤殺死,韓信死了,劉邦知道後基本沒什麼反應。蕭何嘛那是怕呂后找個接口把他也殺了、怕劉邦也把他殺了、他知道誰也得罪不起、寧可往自己身上潑汙水說自己貪汙、只是為了讓皇帝放心、我蕭何忠心耿耿如何、我覺得這個是正常的事、韓信早晚都得死、因為他的主子是開國皇帝、因為你的功勞太大、你的威望太高了、皇帝怕,你能力這麼大、威望這麼高,我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你謀反、我駕馭的了你的人、駕馭不了你的才能、劉邦害怕、所以韓信不謀反、沒有蕭何、劉邦還是會殺了他、這就是他的命運。


我是你雪兒哥兒

蕭何,漢朝的開國元勳,與張良一起輔助劉邦,堪稱劉邦的左右手。

韓信,先是從軍於楚營,得不到項羽的賞識和重用,後逃離楚營轉投劉邦,也未受到劉邦的器重,安排在軍中做一名校官,韓信一氣之下趁月夜逃離,不料被蕭何知道了,蕭何趕緊快馬加鞭,連夜將韓信追了回來。這就是蕭何月下追韓信的典故。在蕭何的力薦和勸說下,劉邦終於同意築壇拜將。第二天,當著眾多文武官員的面,劉邦親自把韓信扶上了將臺,拜韓信為大將軍,統帥三軍。至此,劉邦的手下,治國有蕭何,獻計有張良,統兵有韓信,足可以與項羽抗衡了。要說韓信能登臺拜將,其功勞全在蕭何一人。

之後,楚漢戰爭終於爆發,在短短的五年時間裡,韓信以他超凡的軍事指揮才能,用十面埋伏之計,一戰大破楚軍,將楚霸王項羽逼到了垓下,項羽見大勢所去,烏江自刎。至此,劉邦一統天下,建立了漢朝。

而韓信由於連年征戰,功高震主,劉邦更是忌憚韓信的軍事才能,寢食難安。而蕭何早已看穿了劉邦的意圖,只好違心地捏造韓信謀反的事實,將韓信騙至長安殺害。這就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故事。

可以說蕭何殺韓信並不是出自蕭何的本意,他獻計殺韓信既是為漢室社稷著想,也為自己除去了一塊心病,以當時韓信的軍事才能與勢力,反一個根基未穩的漢朝豈不是易於反掌?可韓信並沒有這種野心,也沒有這個膽量,他是實實在在的做了蕭何計中的冤死鬼。


手機用戶22954642155

如果按照《史記》裡面的說法,韓信確實有不臣之心,儘管沒有造反的確鑿證據,但是韓信自從被貶為淮陰侯之後就一直鬱鬱寡歡,一個帶兵多年的人,說兩句過頭話發發牢騷也是正常的。就算他本本分分,也逃脫不了被殺的命運。


呂后的標靶

呂雉殺死韓信的目的不是為了平叛,而是為了立威,呂雉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作為一個女人需要樹立自己的威信。怎麼樹立威信呢?呂雉是女人,顯然不能上戰場去建功立業,那怎麼辦呢?殺掉威震天下的韓信就成了最有效的辦法。


韓信的品德

但是韓信不是弱者,很多人說韓信的情商低,遺憾的是這些並不是事實。韓信的兵法之所以天下無雙,就在於他用兵利用的是人性,不管是自己人,還是敵人都在他的算計之中,因此說韓信情商低是不客觀的。能忍胯下之辱的人不僅高度自律,情商也是一般人不能比的。

因此呂雉想要殺死韓信也不是容易的,因為韓信對呂雉是有防備的,有了提防就不好下手。這個時候我們的蕭丞相登場了,韓信的情商不低,但是他輸在了自己太講道德上了。他對於推薦自己的蕭何,是沒有一點戒備之心,就是利用了這點,蕭何把韓信推向了死亡。


對於蕭何來講,推薦韓信出於公心,殺死韓信同樣出於公心,呂雉是為了立威,那麼蕭何究竟是為了什麼才獻計除掉韓信呢?

一、為了大漢江山

劉邦在位時,韓信並沒有什麼威脅,但是如果劉邦不在了,就沒有誰能治得了韓信了。況且韓信確實有不當的言論,對未來的天子劉盈,韓信是潛在的威脅,除掉他是為了大漢江山。

二、為了自保性命

劉邦不僅猜疑韓信,對於蕭何也很不放心,因此才有了自汙保身的不得已。蕭何知道,劉邦的身體將不久於人世,到時候必然是呂后當政,自己為了自保就必須討好呂后,見面禮就是除掉韓信替呂后立威。當然也為了保住有用之身,以防止呂后大權獨攬,保住劉氏天下。

三、為了天下百姓

當時天下的形式不穩,很多異姓王造反,劉邦忙於平叛,穩定成了國家的要務。對於國家對於百姓,安定就是最大的福祉,這點對於體恤民情的蕭丞相來講是很清楚的。因此就算是沒有呂后的威脅,蕭何也要替大漢除掉韓信這個潛在的隱患,就算揹負罵名也在所不惜。

長樂宮中韓信最後的話是“蕭丞相救我!”蕭何此刻已經離開了長樂宮,頭也沒回一次,韓信的死是無奈之舉,也是必然之謀,為了天下蒼生,我只有對不起你了,兄弟!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


一個人的歷史

從情誼來說,任何人都能獻計殺韓信,唯獨蕭何不能!既是伯樂相中了千里馬,又為何親手送到別人的屠刀之下呢?

但蕭何就是做了!在把韓信誆騙入宮的時候,蕭何是怎樣一種心情?史書沒有記載。

得知韓信已死於呂后刀下的那一刻,蕭何又是怎樣一種心情?史書也沒有記載。



對韓信之死,史書只記載了一個人的反應,那就是劉邦,他的態度是“且喜且憐之”。可見真正想要韓信性命的人,是劉邦!

韓信那些所謂的謀反罪證,在我看來甚是可疑,尤其是他與陳豨兩人在庭院中的密語,史書居然清清楚楚記載下來,怎麼可能?這種史料來源只可能是當事人的供詞,但陳豨謀反死於戰場,韓信則被秘密殺害,何來供詞?

所以說呂后與蕭何因韓信意圖謀反而設計殺他,這個理由站不住腳!既是謀反這種大罪,為何不審判就倉促行刑呢?



“斯人無罪,懷璧其罪”!只能說韓信的能力太強,讓人忌憚。對劉邦來說,韓信會不會謀反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一旦謀反,沒有人鬥得過他!

這也是劉邦得知韓信死訊後面露喜色的原因,當然劉邦的憐惜也是真的,畢竟,死的那個人是韓信!

無論呂后還是蕭何,都清楚一點:除掉韓信,是劉邦非常想幹,可是又拖著不敢幹、不忍乾的事,他們只不過是幫劉邦了卻了一樁心事罷了。



但與居心叵測的呂后不同,蕭何參與此事的動機單純得多。

自從跟隨劉邦以來,蕭何的核心原則只有一個:效忠劉邦!

蕭何對劉邦的忠心,與曹參、樊噲、灌嬰等人有所不同。劉邦征戰在外、屢戰屢敗的那些年,蕭何一直在苦心經營關中,在關中地區的威望之高,恐怕已不遜於劉邦。

換句話說:蕭何是具備統治關中的能力和實力的,只是他不想而已。

這也是劉邦稱帝后力主把蕭何列為第一功臣,甚至稱眾臣為“功狗”、蕭何為“功人”的原因,也是他從未放棄過猜疑蕭何的原因——自己在外平叛風餐露宿,他卻派出一批批使者回關中“問候”蕭何,其中緣由,蕭何豈能不知?

說到底,在劉邦面前,蕭何也只能是“功狗”,至多是“第一功狗”罷了。

最終,蕭何捐出家產作為軍資,把子侄全部派往前線作為人質,甚至以貪腐行為自毀形象,這一切無非是為了表明效忠劉邦,絕無二心!

所以,當劉邦欲借呂后之手除掉韓信,而呂后拉著蕭何作為幫兇的時候,蕭何會如何選擇,已是不言自明瞭!



“蕭何月下追韓信”的那份情誼,就此成了蕭何將韓信引向屠場的誘餌。殘酷的權力場上,哪有真正的情誼?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是韓信的悲哀,又何嘗不是蕭何的無奈?


三好國學堂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這是世人對一代軍事天才、有“兵仙”聖譽的韓信,所發出的最著名的千古感慨!

蕭何是韓信的老丈人,韓信是蕭何的親女婿。老丈人蕭何,顯出一副“大義滅親”的架勢,為呂后獻計毒殺女婿韓信,本質上是“丟卒保帥”之舉!

△大將軍 韓信(劇照)


誰是帥?誰是卒?

很顯然,帥就是蕭何自己,卒就是他可憐的女婿了。蕭何為了自保,又太愛惜自己的羽毛,也就只能把女婿韓信賣了……

大家知道,蕭何、張良、韓信可謂是漢高祖劉邦的三大貴人,有了這三大驚世之才,劉邦才得以打敗各路諸侯、殲滅西楚霸王項羽,而建立赫赫的西漢王朝!也是華夏“漢人”這一稱呼的由來!

△漢初三傑:張良、蕭何、韓信(從左至右)


漢初三傑,劉邦貴人!

蕭何、張良、韓信並稱為“漢初三傑”。三傑各負專長,且各司其職,組成劉邦頂層造反班子!

蕭何,是劉邦的總管家、總後勤部長。

負責劉邦大軍的糧草、器械、兵源、財政等所有的後勤保障工作,以及按撫百姓、治理轄區等政治事務。為劉邦取得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被劉邦稱為:西漢開國第一功臣!劉邦的“功臣功狗”的典故,正是源於此“第一功臣”的評說。

張良,是劉邦的頂級軍師、總謀劃官。

負責為劉邦制定大盤戰略規劃,智謀無雙,出謀劃策,是劉邦得以奪取天下的有力臂膀。“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這話,正是後人對一代謀略大師張良影響力的有力詮釋。

韓信,是劉邦的大將軍、軍事統帥。

負責為劉邦帶兵攻城略地、掃平諸侯、定鼎天下。韓信的軍事指揮才能,是天才級別的!平生無一敗績,攻必取,伐必克,諸侯聞韓信之名,如老鼠見到了貓一樣。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軍事奇謀頻頻,為劉邦建立西漢、坐上九五之尊寶座,立下不世功勳。

△漢高祖 劉邦(劇照)



而劉邦是一個小混混出身,能得到這三人的死心塌地的效命,足見劉邦也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劉邦善於用人,他就如同水泥,能把各懷專長的人才凝聚在一起,幹成一番經天緯地的事業。

功高震主,皇權威脅!

劉邦坐上皇位後,天下群雄,已幾乎消滅殆盡,外部的敵人已一一駕鶴西去,那麼此時內部的矛盾,就提前了日程。

為了皇權的穩固,為了劉氏江山社稷,劉邦已不是那個當年可以談笑風生、喝酒吃肉、稱兄道弟的劉老四了,而是成長為一個成熟老道的政治家。外患已定,剪除內患的時刻到了。

△劉邦、韓信(劇照)



韓信正因為功勞太大,本事太大,威脅太大,所以韓信已然功高震主了,劉邦不會留著一個潛在巨大禍害存在世上。為了帝王無上權威,為了劉氏江山一直姓劉,為了除掉一切可能隱患,在劉邦眼裡,韓信已然從以前的革命戰友轉變成為劉邦皇權最大的敵人。

蕭何獻計,誘殺韓信!

殺韓信的事兒,由劉邦老婆呂后夥同丞相蕭何,一起出面擺平。




因為劉邦曾承諾過韓信:見天不殺,見地不殺,見人不殺,見鐵不殺。帝王的承諾都是哄鬼的,想殺你,任你有免死金牌也沒有用!也許是劉邦愧見韓信,所以才沒有自己出面幹著“背棄承諾”的事兒吧。

韓信老丈人蕭何,在呂后的恩威並施及淫威下,選擇了助呂后誘殺自己女婿韓信。蕭何以老劉找兄弟們小聚為名,將韓信誘騙至未央宮,單槍匹馬入圈套的韓信,身邊無一兵一卒,任你韓信再厲害,也是老虎拔了牙、雄師沒了爪!



韓信環顧宮中四周,四下空無一人,呂后這個毒婦身影的突然出現,讓滿懷幻想和天真的韓信,終於看明白了這一切……

原來是要殺我啊,那一刻韓信所有的幻想,化作了一絲冷笑。來吧,殺我。呂后動手,韓信死。

據說,韓信被殺時,呂后吊之於長樂宮大鐘之內,頭為大鐘所罩,不見天日,不見人;腳懸空於地面,又不見地。呂后使用竹刀(削尖的竹子),而非以兵刃(刀、劍之類,有刀刃的鐵製武器)將其殺死,以不違背當年的承諾。

這種結局,除了韓信自身致命缺點,更主要的是韓信已成了皇權的威脅,無論他反不反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死人一定不會反的。

說到底,只是蕭何選擇了自保,韓信選了感恩,而劉邦選擇了江山,才造成這一出“兔死狗烹”的悲劇罷了。帝王豈無情?生不由己之!


峰子奇觀

蕭何為了劉邦能最後戰勝項羽而推薦韓信做大將軍的。後面證明韓信確實有高超的軍事才能,不用韓信肯定失敗的是劉邦,同時也發現韓信侍才要官要王,劉邦只得聽從張良的計謀給了韓信齊王,韓信才出兵配合劉邦拿下項羽,此時劉邦應該就有了殺韓信的決心,蕭何不會不清楚。如果不拿下韓信,對劉邦的中央集團統治是一個最大的威脅,韓信年青有為,劉邦死後難保韓信不反。此時蕭何為已為主都要想辦法除了韓信,因為韓信一且抗命或起事,蕭何做為推薦人必受牽連,因此會身敗名裂。


彩雲東昇

韓信的一生,可謂是風光無限。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因為蕭何推薦,韓信得以統兵百萬,一展宏圖,實現自己的將軍夢。也是因為蕭何,讓韓信慘死長樂宮。可惜,他到死都不明白為什麼蕭何會害他吧。最後喊出的那句“蕭丞相,救我”標誌著韓信一生的終結。

蕭何是漢朝的大管家,他做事只論是否於國有利,私情次之。舉薦韓信為將,是楚漢爭霸的需要。獻計除掉韓信,是漢朝安危的需要。只是不同的時候,所站的角度和立場不同罷了。

蕭何知道,呂太后也是一代雄主,為了以後自己的前途,必須提前站隊。加上韓信曾經有造反的嫌疑,所以對他動手,也就不奇怪了。



看點兒歷史

首先,蕭何是為了自保,在劉邦眼裡,蕭何和韓信都是一個威望很高,功高蓋主的人,而蕭何政治智商很高,他知道劉邦心裡怎麼想,所以蕭何就貪財自保,讓劉邦放下心,一個人愛慕錢財,沉迷於榮華富貴。他就不會再有其他更高的野心。

而作為政治不通的韓信,當初封假齊王的時候,劉邦早已經震怒,只是迫於形勢,所以劉邦對韓信是有不滿意的


而且,殺韓信不是劉邦親自主導的,是呂后密謀的,是否可以理解為為自己的兒子也就是漢惠帝劉盈日後的登基掃平障礙呢?試想,樊噲,周勃,曹參都是沛縣出身的,跟劉邦是生死之交,也跟呂后算是同鄉,日後必然會輔助惠帝,但韓信這種就屬於外人了,並且韓信在軍營裡有著百戰百勝的威望,劉邦在能壓得住,劉邦等老臣一死,誰能鎮的住韓信這個後起之秀呢?

其實我們可以知道,劉邦殺韓信這問題上,劉邦自己是非常矛盾的,劉邦充其量只是想奪韓信的權,並不是非殺不可,不然他就在偽遊雲夢的時候隨便找個藉口就殺了韓信了,史記裡對韓信的記載是很模糊的,韓信根本沒有造反之時,而且之前有人策動韓信自立的時候,韓信也果斷拒絕,認為自己受劉邦重恩,不能造反。劉邦善御人,韓信什麼樣的為人他最清楚,因此韓信造反幾乎是不可能的,殺韓信只不過是保護自己的子子孫孫,保護大漢江山而已。


Cian文強

要殺韓信的是呂后劉邦而不是蕭何,主子要殺人,奴才只能幫忙,不然會惹惱主子惹禍上身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