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稅負全球第三,高稅負下中小企業如何謀求發展?

目前,我國企業的稅負環境:

中國中央政府稅負較低而企業生產稅負偏高:中國中央政府稅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而企業生產所承擔的稅負則普遍高於世界主要經濟體。也就是說,中國企業每一單位的產出需要支付更多的稅金,企業的利潤空間被壓縮,從長遠來看不利於企業自身發展和行業全球範圍內競爭的。

稅制以流轉稅為主,企業為承擔主體:我國稅收超過50%部分由流轉稅貢獻,美國80%以上的稅收來自財產稅類,日本稅制基本以個人所得稅、公司稅和消費稅三分天下。三種稅制各有利弊,有歷史和政治制度的原因,總體來說我國稅收側重於流轉稅而弱化所得稅是導致企業生產稅負較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行業稅負影響景氣度,核心產品價格因此走高:石油加工業生產稅負主要以增值稅和資源稅為主,成品油消費稅多次上調,行業總稅率約為45%-50%。批發零售行業利潤率不高,景氣度下滑,如進口化妝品單位售價稅率約為50%,大幅超過國外零售價,導致大量需求轉移向境外。房地產從取得土地、設計開發和銷售三個階段涉及多個主體多項稅費項目的繳納,給行業去庫存造成壓力。汽車進口部分支付66%稅金,購買過程繳納汽車購置稅、車船稅等費目,使得普遍國內汽車售價高於國外平均價格40%左右。

高稅負下,企業經營者應如何尋找出路?

在我國高稅負的環境下,企業的稅務處理能力,決定了企業的發展能力,目前最好的方法便是尋找一個稅收窪地,把部分業務轉移到有稅收優惠的地方。國內某些地方政府為了發展當地經濟,開設了很多扶持政策,即稅收窪地。舉個例子:

如將公司註冊到低稅區的重慶正陽工業園,園區目前是中國稅收優惠政策中【馬:180-8742-4088】,對於較多行業開放,稅收待遇最佳的地區,同時享受國家及地方諸多優惠政策:少數民族政策、西部大開發政策、三峽移民政策、國家級貧困扶持政策、革命老區政策等。企業在園區享受的稅收優惠相當大。園區企業增值稅和所得稅以地方留存的30%~50%扶持;個人獨資企業(營改增)小規模的可以申請核定徵收,核定徵收之後享受個稅稅率0.5%~3.1%。且企業實行註冊制,無需到園區辦公。

案例分析:

以上文企業實現了一年1000萬的利潤為例,其應交企業所得稅為250萬元,剩餘的750萬需要在分紅時繳納150萬個人所得稅,所以對於企業的股東而言,從利潤到最終的利潤分取,一共繳納了40%的稅金。籌劃後結果:在園區申請配套個獨,核定徵收,無需繳納個稅,核定納稅金額:1000萬元利潤只需繳納59.3萬元的稅。節省300餘萬元。【馬:180-8742-4088】對比籌劃的金額節稅一目瞭然。

在全面實施“營改增”的當下,企業的財稅處理能力決定了模式轉型能否成功的關鍵。善於運用稅收優惠政策為企業實現利潤最大化和稅負最低化,是企業實現自身強大的創新能力和經濟活力的重要方式。作為公司財務或企業經營者都應高度重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