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洞庭最大矮圍今日上午拆除

南洞庭最大矮围今日上午拆除

下塞湖矮圍總長度18600多米,位於湘陰、汨羅、沅江三縣市交叉的水域,其中沅江境內9302米。長期以來,通過人工築堤和控水的手段,該矮圍成為大規模非法捕魚的“幫兇”。所謂的“矮圍”,就是在整個洞庭湖水域上面人為築成堤壩,當湖水下退後,這個堤壩就露出水面;當湖水上漲時,大魚小魚包括小蝦都滯留在圍子裡面,到了枯水季節,捕撈者又將矮圍內的水抽乾,將魚趕盡殺絕。

2015年6月和2016年12月,相關部門組織掘毀了下塞湖矮圍西北段泥堤共2200米。2017年5月7日,相關單位組織專業爆破公司,炸燬了下塞湖矮圍北閘。同年底,漉湖蘆葦場又組織大型挖機對北閘炸燬後的建築垃圾作了徹底清除。今年上半年,漉湖蘆葦場矮圍、網圍“兩圍”巡查組在日常巡查中,發現下塞湖又有新動土現象,便立即責令業主整改。

6月2日,中共益陽市委書記瞿海專程赴沅江市漉湖蘆葦場,檢查下塞湖矮圍拆除情況,要求對不符合中央、省委要求的現象要堅決整治到位,並進一步擴大下塞湖非法矮圍的拆除範圍,實現內外湖更大範圍連通,確保內外生態系統相通。

益陽、沅江兩級黨委政府自6月3日起啟動下塞湖矮圍集中拆除“攻堅戰”。截至15日,沅江市共組織幹部和施工人員近3000人次,耗資966萬元,累計投入推土機1113臺次、挖機49臺次、吊車20臺次及其他施工設備,完成土方量1089876立方米,拆除3個湖洲蘆葦管理站屋及1處附屬建築物共2800平方米、轉運建築垃圾3700噸,轉運生產工具及其他物品240車,如期完成附屬建築物拆除任務。

沅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王志強說,矮圍全部拆除後,有效摧毀下塞湖矮圍截水捕撈功能,使矮圍水面與洞庭湖外湖水域完全貫通,增強高洪水位時下塞湖河道的行洪功能,全面提升洞庭湖原有溼地生態恢復調節功能。

直播回放丨益陽南洞庭下塞湖“拆圍”收官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