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銀隆中止上市輔導,董明珠“一石二鳥”計劃落空

珠海银隆中止上市辅导,董明珠“一石二鸟”计划落空

曾經承載著董明珠造車夢的珠海銀隆,繼電動乘用車產品延期量產之後,昨天中止了上市輔導。銀隆投資 285 億元在成都、天津、蘭州、南京設立產業園後,如何保證後續發展存在疑問。

珠海銀隆獲得大眾關注,要追溯到 2016 年 8 月。當時格力電器發佈草案,擬以 130 億元收購銀隆 100%股權,並募集不超過 96.94 億元作後續發展之用。

珠海銀隆成立於 2009 年,以納米化鈦酸鋰為負極材料組成的鋰離子電池是公司的核心技術。主要產品是純電動汽車,而客戶多為各地公交公司。2016 年 1-6 月的第一大客戶就是北京公交集團,其銷售額 9.2 億,佔總營收約 37%。

雖然珠海銀隆在 2010 年控股了美國奧鈦納米技術有限公司,以掌握全球最新的鈦酸鋰材料技術。但從技術指標上看,雖然快充快放、安全性、循環壽命、耐寬溫型都具有領先地位,但在能量密度及生產成本上,珠海銀隆的鈦酸鋰技術劣勢明顯:相較特斯拉 2016 年時 240 wh/kg 的能量密度,和 1.5 美元/wh 的成本,珠海銀隆 85-90 wh/kg 的能量密度是特斯拉的三分之一,4.4 美元/wh 的生產成本卻是特斯拉的近三倍。

正因為這種技術不足,以及新能源汽車補貼減少的原因,銀隆汽車在 2017 年僅銷售了 3355 輛純電動客車,較 2016 年的 6200 輛接近腰斬。

珠海银隆中止上市辅导,董明珠“一石二鸟”计划落空

但在當時,在網絡流傳的格力股東大會視頻中,董明珠說,“不要跟我聊股價,你要跟我講一個企業能不能發展一百年。”

這其中,除了老生常談的格力產業佈局務求多元化、避免長期以單一的空調產業為主要營收來源以外,董明珠在格力收購珠海銀隆中的積極態度,以及募資方案被股東大會否決之後,以個人名義出資 23 億元、聯合大連萬達 5 億元和京東集團 3 億元入股珠海銀隆,其實有著另一層考慮:公司管理層需要鞏固自己對公司的控制力。

2015 年底到 2016 年中,是險資大舉收購優質藍籌股的時期。以被險資第一個盯上的萬科為例,萬科在被寶能舉牌之前,公司前十大股東合計持股比例為 37.23%,公司第一大股東華潤持股 14.89%。而格力當時的股權結構也類似,其前十大股東合計持股比例僅 35.48%,格力集團作為控股股東持股比例 18.22%。

隨後,格力也面臨了險資的入侵,中國人壽的兩個保險產品相繼增持格力電器,寶能系前海人壽和安邦保險也大舉買進。三者持股比例均在短時間內超過了董明珠的 0.73%。而格力的主要競爭對手美的集團的持股比例也接近 0.71%。

在這種形勢之下,格力管理層對公司的控制權顯然遠非高枕無憂。而在當時,通過發行與認購定增,收購正處於高速發展期的新能源汽車標的,不僅對拓展格力產業佈局有積極意義,還是鞏固控制權的利器。格力集團及格力經銷商京海擔保的股權比例將升至 41.35%、董明珠認購 9.37 億將增持到 1.3%成為第四大股東,都將擊退險資。

而在後來險資舉牌受到限制後,董明珠依然以個人名義投資珠海銀隆,也很可能是為未來格力電器與銀隆的產業整合埋下伏筆,因為新能源汽車是格力集團、格力電器的重要拓展方向。最近要約收購鋰電池生產企業長園集團,也體現了這一發展策略的延續。

總之,無論是收購珠海銀隆、長園集團,還是謀求發展集成電路,格力電器都是一方面存在轉型訴求,另一方面管理層也存在鞏固控制權的訴求。這種局面還將持續很長時間。

我們做了一個壁紙應用,給你的手機加點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下載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