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淵”銀隆,董小姐的投資殘局

“深渊”银隆,董小姐的投资残局

在中國知名企業家中,被造車夢“絆腳”的除了賈躍亭還有董明珠。有意思的是,兩人的命運在近期突然有種詭異的結合。作為被投資者,賈躍亭與恆大之間的糾紛至今仍未消停;而作為銀隆第一個人大股東的董明珠,今天卻面臨被銀隆創始人魏銀倉起訴的風險。

對銀隆,董明珠是真的“all in”,不僅自掏腰包,逐步增持成第二大股東,甚至拉著王健林、劉強東一同為其輸血30億。儘管當下王健林已不再顯山露水,但16年決定投資銀隆時透露的數額“不大不大不大,5個億不大”依然讓人歷歷在目。

越是如此,董明珠越不可能言敗,只是銀隆看起來真像個無底洞的深淵,頭頂新能源、中國製造光環,身後卻負面不斷。

放話要起訴董明珠的人是銀隆新能源前董事長、創始人魏銀倉。

起因來自一則銀隆新能源的致股東函。在這份致銀隆股東的函件上寫道:新一任董事會、監事會及公司管理層在履職過程中,發現原董事長魏銀倉、原總裁孫國華涉嫌通過不法手段,侵佔公司利益金額超過10億。

隨後,魏銀倉通過接受騰訊《一線》採訪時回應道:已經起訴她(董明珠)。此外,魏銀倉在還在接受中國證券網記者採訪時回覆說:“ 我們已交律師處理!相信黨中央相信法律公正!謝謝你關心支持。”

"對這則新聞,我表示一點都不驚訝。我還在職的時候,銀隆的財務運轉一直就亂糟糟,不僅拖欠供應商款項還拖欠工資,財務極其不健康,作為一個需要花錢的部門,處處需要我個人墊資。"一名銀隆離職員工對小財女表示。

魏銀倉,邯鄲武安人,早年在武安創業獲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2008年,魏銀倉在珠海創立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進入新能源領域;2010年,珠海銀隆耗資5750萬美元(約4億人民幣)收購美國奧鈦53.3%的股份,銀隆掌握了鈦酸鋰電池生產技術,這也是銀隆最核心的技術。

2016年8月,格力發佈公告擬作價130億元收購銀隆新能源100%股權,收購完成後,銀隆新能源將成為格力電器的全資子公司。然而同年11月,格力電器收購銀隆一案遭股東大會部分否決後被終止。

格力收購銀隆的失敗更激發了董明珠的“鬥志”。她選擇自掏10億腰包,個人持股7.46%,而這10億主要來源於董明珠佔格力電器總股本0.74%的股份,價值11.12億元,彼時恰逢大白馬行情,格力電器股份飆漲,董明珠才得以逐步增持銀隆。2017年5月,董明珠在銀隆的持股已增至17.46%,成為第二大股東,也是銀隆個人第一大股東。除了以個人名義入股銀隆,董明珠甚至還拉上王健林和劉強東共同投資。

明星企業家轟轟烈烈的投資很快讓銀隆這家名不見經傳的企業一夜成名,甚至成為“明星企業”。然而,這樣背水一戰的投資很快迎來了高潮。

有了資金,銀隆開始進入“大躍進”時代,管理層的大換血和業務的快速擴張隨之而來。

董明珠入主後,格力管理班子也隨後進入銀隆。據《財經》雜誌報道,早在去年7月銀隆核心管理層已經完成了大換血:公司創始人魏銀倉辭任董事長,核心業務分管副總裁多由原格力背景員工接手。2017年12月1日,董事長由魏銀倉變更為孫國華,曾經銀隆的二把手,也是魏銀倉的追隨者。

董明珠的強勢入主一度讓銀隆投資者表示很放心,畢竟公司終於要從粗放式的管理進入現代企業管理模式。《財經》雜誌援引銀隆投資者表示,公司現在發展很快,原來的管理比較粗放,董明珠入股後,開始規範公司治理,整體來看,銀隆的管理模式正在朝符合現代企業管理、符合先進製造業管理的方向轉變。他強調,“格力能夠走到今天,管理一定有好的方面,董明珠進來之後對銀隆的管理做改進是必然的事情。”

管理層換血再加上資金的充足也讓公司發展終於邁出更結實的一步:擴張!這種讓外界瞠目結舌的擴張速度有多快,說出來可能嚇你一跳。據鈦媒體今年5月的報道,過去一年多時間裡銀隆已經在珠海、邯鄲、成都、蘭州、石家莊等地建立了約11個生產基地,同時處於建設階段的有8家。

“公開數據顯示,董明珠進入珠海銀隆僅8個月時間,就簽下總計約800億元的7個新能源產業園項目,遍佈國內幾大經濟區的產業園基地佈局已經初具雛形。按照規劃,2020 年的產能目標是10萬輛。”據鈦媒體。

要知道,董明珠投資銀隆時是按130億來估的,這麼多錢當然不可能一下子全拿出來,那麼錢哪裡來?銀行授信。2017年5月,中信銀行對珠海銀隆集團授信276億元,它可用於及對新能源汽車補貼款進行質押融資,對成都銀隆、天津銀隆兩基地提供合計80億元的建設貸款等。除了中信銀行,建設銀行、平安銀行等多家銀行也對銀隆進行了資金支持。

但這樣風險也很高,銀行貸款一旦收緊,對於尚未打開銷路的新能源客車來說,很可能就是致命打擊。事實上,新能源車企採取的這種各地圈地、快速擴張的戰略從而引發債務危機的不在少數。前有樂視汽車資金斷鏈、莫干山圈下4300畝地擱置開發,後有京威股份、利源精製投資新能源汽車項目引發債務危機。

一手圈地擴張,一手籌備上市,作為資金密集型銀隆的節奏必須這麼走。然而,多次上市申請,銀隆在今年1月再次中止上市輔導。

上市夢斷,再加上遍佈國內的產業園區,銀隆開始爆發債務危機。

今年1月,銀隆被曝出拖欠供應商珠海思齊電動汽車設備公司貨款。因銀隆拖欠貨款過多,珠海思齊出於資金安全考慮,從2017年4月起終止了與銀隆的合作。今年3月,銀隆支付貨款,思齊撤訴。但隆新能源多地產業園欠款、欠薪、裁員、停工風波此起彼伏。

據公開報道顯示,今年5月,銀隆新能源位於邯鄲武安的汽車產業園出現大面積停工、員工離職的情況。隨後,成都市銀隆新能源有限公司的整車廠在最近三四個月內處於半停工狀態;天津銀隆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高潮自曝,因資金預算和充電站基建等不足,天津銀隆目前有價值7億元的500輛新能源汽車在廠區積壓等。

盲目擴張的風險你都知道,董明珠更不可能不知道,依然選擇大步躍進小財女猜測原因有二。第一個,來自《南方週末》援引的汽車業內人士觀點,對新能源汽車來說,有訂單才能活下來,圈地很多時候保證了訂單。第二,來自銀行的授信。在處理思齊這一供應商糾紛時,時任銀隆董事長兼總裁的孫國華透露過這樣一組數據:目前獲批銀行授信額度為401.5億元,實際用信82億元,尚有可用授信額度超過300億元。

只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壞事偏偏都是接連而來的。

隨著政策對新能源汽車補貼的退坡和門檻提高,今年已經有多家新能源車企利潤受到影響,而銀隆事實上也存在過分依賴政府補貼這一問題。有數據顯示,銀隆在2014年、2015年以及2016年申報的國家補貼金額分別為5550萬、10.15億元和21.35億元,三年累計超過30億元。

怎麼辦?銀隆未來在哪裡?

儘管截止發稿,小財女仍未等到格力相關人員的回覆,但這一次董明珠與銀隆前高管的糾紛已經將這家企業的問題徹底暴露。

沒有人願意自揚家醜,除非迫不得已。

說起董明珠與銀隆的這一樁投資,格力的投資者不看好,董明珠也沒理由看不到這可能是一個“無底洞”。在2017年6月董明珠和魏銀倉一同出鏡的央視《對話》節目中,董明珠直言銀隆此前靠借貸、甚至是高利貸來支撐,沒有國家對新能源的補貼,銀隆很可能早已難以為繼。

所有人都願意相信,投資銀隆也是董明珠出於格力未來考慮:空調已經做到極致,佔據市場 40% 的份額,增長空間也很難繼續擴大,面臨一個滯漲的空間,尋找新的盈利增長點成為企業的必經之路。家電增速面臨放緩的一大問題,美的率先發起了收購機器人庫卡的戰略之旅,格力手機已經基本失敗,無人提及,新能源是國家政策重點傾斜的對象,那麼,憑藉格力強大的技術研發優勢,能否在新能源汽車再一次“獨孤求敗”?

事實證明,造車真的沒那麼簡單,銀隆的核心技術到底是不是閃閃發光的金子,也很難說。

鈦酸鋰電池被認為是銀隆手中一大王牌。

這門技術優點確實很多,快充放高安全是它的標語。據獵雲網報道:鈦酸鋰電池可實現6分鐘快充放,耐寬溫(-50℃~+60℃),30年循環使用壽命,具有不起火不爆炸的高安全性,以及全生命週期成本低等。

作為執意投資銀隆的人,董明珠毫不掩飾對銀隆技術的偏愛。她曾公開表示:“我投資了銀隆,不是因為格力收購不成功,我就妥協了。而是因為我看好了這個技術,我用特斯拉三年不到就換電池了。我今天在這裡代表銀隆說一句話,你用了銀隆車,十年保證你不換。”

“然而鈦酸鋰電池的缺點也很明顯:續航里程短,這對當下充滿里程焦慮的消費者並不具有吸引力,其產品大多應用於公交車市場。”據獵雲網。

公交車畢竟有著相對明顯的天花板,銀隆隨後把目光轉向專用車市場。

除了電池,董明珠多次公開表態看好銀隆不僅是鈦酸鋰電池的應用,更重要的是其在智能家居領域的儲能優勢。“珠海銀隆是個未被發現的金子。從技術角度分析,珠海銀隆的技術在中國是唯一的,這次收購對格力來說是如虎添翼。”

就連王健林投資的邏輯也有一部分因為其儲能的想象空間。16年剛投資銀隆時王健林曾表示,房地產用電大概佔到用電量的50%左右,未來對於儲能也有很大的需求,萬達曾經做過這方面的嘗試,但效果不好。“希望珠海銀隆能夠做到稍微商業化一些。”王健林甚至認為,若儲能市場進入爆發階段,珠海銀隆估值將會翻倍。

只是,不論從製造成本還是商用場景來看,鈦酸鋰做儲能還是太貴了,沒有大規模商業應用落地,董明珠還需忙著“收拾”銀隆的管理漏洞。

桃花過處,寸草不生,對平日裡殺伐果斷的董明珠來說,更不會接受失敗。只是銀隆這一盤投資殘局,何時才能撥開雲霧完成中國製造的升級,恐怕沒有人能給出具體時間表。

“深渊”银隆,董小姐的投资残局

微信勾搭小財女:yl496289141

“深渊”银隆,董小姐的投资残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