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被民俗專家忽悠了,倒貼福字的起源可不是這樣的!

別被民俗專家忽悠了,倒貼福字的起源可不是這樣的!

“倒貼福字”是中國傳統的民間習俗,“倒”諧音“到”,福字倒貼寓意“福氣到了”。近日,北京民俗專家王作楫指出,福字倒貼的民間習俗我們大家都搞錯了,福字倒貼在垃圾桶上,寓意倒走晦氣;倒貼在水桶上,寓意進財。只有這兩種情況福字才倒著貼,而其他情況福字必須正著貼,事實果真如此嗎?

英國首相梅姨倒拿福字的話題還未散去,如今又有了質疑的聲音。其實質疑一下是好事兒,可以給老百姓普及一下傳統文化知識,但如果傳播錯誤的知識,就變成了誤導大眾,遠非我們所願了。關於福字倒貼的民間習俗,網上流傳著兩種不同說法:

別被民俗專家忽悠了,倒貼福字的起源可不是這樣的!

一說源自明朝皇帝朱元璋。朱元璋微服出巡,一戶人家有眼不識泰山,冒犯了龍顏。朱元璋記下他家門前貼著福字,便回去準備派官兵滅他滿門。心慈的馬皇后不想濫殺無辜,於是暗中通知全城百姓都貼上福字。第二天,朱元璋找不到那戶人家,只找到一戶把福字貼倒了,只好拿他出氣。馬皇后立即勸說:“福字貼倒了,不就是‘福到’的意思嗎?”朱元璋一聽樂了,氣也消去了大半,便不再追究。從此就有了倒貼福字的習俗。

另一說源自清代恭親王府。一年春節前夕,大管家為討主子歡心,照例寫了許多個“福”字讓人貼於庫房和王府大門上,有個家人因不識字,誤將大門上的“福”字貼倒了。為此,恭親王福晉十分惱火,大管家急中生智,連忙說道:“奴才常聽人說,恭親王壽高福大造化大,如今大福真的到(倒)了,乃吉慶之兆。”福晉聽罷心想,怪不得過往行人都說恭親王府福到(倒)了,一高興,便重賞了管家和那個貼倒福的家人。

別被民俗專家忽悠了,倒貼福字的起源可不是這樣的!

最早的“福到”,恐怕不是從福字倒貼開始的,而是始自蝙蝠倒掛圖案。蝙蝠是中國傳統吉祥圖案,蝠諧音“福”,古人從蝙蝠的倒掛習性,創造出“蝠倒(福到)”的吉祥圖案。後來衍生出用福字代替蝙蝠圖案的做法,流行推廣開來,才逐漸演變為福字倒貼的習俗。

蝙蝠在古代是一種象徵長壽的“仙鼠”,晉·葛洪《抱朴子》記載:“千歲蝙蝠,色白如雪,集則倒懸,腦重故也。此物得而陰乾末服之,令人壽四萬歲。”漢代的銅鏡上就已出現了蝙蝠紋樣,可見古人對蝙蝠的喜愛由來已久。清代學者孟超然《亦園亭全集·瓜棚避暑錄》就說:“蟲之屬最可厭莫如蝙蝠,而今之織繡、圖畫皆用之,以與‘福’同音也。”

古人根據諧音、組合,創造出豐富多彩的吉祥圖案,例如蝙蝠與銅錢象徵“福在眼前”;蝙蝠與梅花鹿象徵“福祿雙全”;蝙蝠與桂花象徵“福增貴子”;童子仰望空中蝙蝠寓意“翹盼福音”;五隻蝙蝠圍繞壽字寓意“五福捧壽”;五隻蝙蝠從天而降,童子捕之入花瓶寓意“平安五福自天來”等等。

別被民俗專家忽悠了,倒貼福字的起源可不是這樣的!

這些吉祥圖案一般出現在高檔瓷器或絲織品上,或被製成色彩鮮豔的年畫,供人們逢年過節時張貼。然而窮人根本消費不起這些“高檔貨”,即使買得起,也會秉承節儉持家之風,更願意自己動手製作。家家戶戶寫春聯的風俗,就是這麼形成的。然而年畫卻不是一件靠“DIY”就能辦成的事兒,畢竟會寫字的人多,會畫畫的人少。乾脆寫個福字,倒貼過來,跟“蝙蝠臨門”的年畫具有同樣寓意,何樂而不為呢?

說到底,倒貼福字是一種“窮”辦法,豪門貴族根本看不上眼,所以現存的達官府邸的磚雕、石雕、木雕上,都找不到倒貼福字的實物證據。畢竟,這種以紙為載體的“窮文化”難於保存,貼上去不到一年就剝落褪色了。

貼福字還有另一個稱呼叫做“貼春牌”,無論水缸上、衣櫃上,還是窗戶上、大門上,任何一個留白的位置都可以張貼,從而增加節日氛圍。至於倒貼在垃圾桶上或水桶上的福字,我相信這是各地風俗差異化的變種,並不能代表全部。一般情況下,大門張貼的是門神,但世易時移,誰規定的福字不能倒貼在大門上呢?

如果您覺得我的文章還不錯,關注一下又不會懷孕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