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的理想,敗給了現實

在日誌君的看來,不是賈躍亭、不是李斌,李想才是那個將國內跨界造車運動推向高潮的人。

李想的理想,敗給了現實

這事兒得從2015年年中時候說起,雖然那時候已經有了一些互聯網造車項目,比如說遊俠汽車,再比如說樂視“SEE計劃”,黃修源的“PPT造車”已經被批的體無完膚,賈躍亭也早在半年前就宣佈了要進軍電動車製造領域,但事實上,互聯網造車概念仍相當縹緲,對彼時的遊俠造車、樂視造車,業界基本上還是當做單一事件看待,大多數人並不認為這會真的成為一股新的行業趨勢。

互聯網造車輿論上的轉機,大概是發生在2015年6月,一個始於李想而最終成就了李斌的“烏龍事件”——蔚來汽車出現了。一開始,大家都認為蔚來汽車是李想的項目,帶著從國內最大汽車垂直網站——汽車之家出走創始人的身份,李想離開汽車之家第一個投資項目是造電動車的話題性實在過於勁爆,蔚來汽車幾乎是一夜之間就成了造車新勢力中的明星企業,直到現在,都是該領域風頭最勁的一個。

李想的理想,敗給了現實

李想的理想,敗給了現實

(蔚來李斌)

但蔚來是李斌的蔚來,和李想關係並不大。

新聞剛曝出來的時候,雖然迅速就被證明李想不是發起人,但至少在當時的報道中,李想是蔚來汽車的五大股東之一,不過,當前的實際情況是,在蔚來汽車的股權關係中,李想連前十大股東都排不上。

李想的理想,敗給了現實

蔚來項目曝光沒多久,真正屬於李想的汽車製造項目也浮出了水面——車和家,2015年7月,李想的第三個創業項目車和家(前兩個分別是泡泡網和汽車之家)正式宣佈成立,不過,與同樣是汽車媒體人跨行造車的項目——蔚來汽車高調宣佈做電動超跑、瞄準高端市場發力不同,車和家一開始走了截然相反的道路,做SEV,定價5萬元以內,能夠滿足1-2個人短途出行的微型電動車,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老年代步車”。另外,在車和家的最初規劃中,後續還會帶來適合家庭為單位多人中長途出行的SUV車型。

李想的理想,敗給了現實

SEV在歐洲市場上是有相關的行業和技術標準的,是可以合法上路的車型,在李想一開始的構想中,車和家的SEV可以率先嚐試供應歐洲市場,而後,該細分市場在國內也實現標準化運作後,綠色環保的低價代步車會成為新的市場增長極(通過仍處於灰色地帶的老年代步車在山東、河南等地方農村、鄉鎮市場上的火爆程度就可窺一斑),終端需求肯定能夠被迅速引爆,率先完成佈局的車和家將具備明顯的先發優勢,成為該領域的領頭羊。

按理說,這樣的邏輯比之大多數只知道畫大餅、玩兒概念的新造車企業都要靠譜很多,能看出,李想的車和家,對新能源車市場的用戶思維是有比較透徹研究的,但奈何,李想期待中的一兩年內國內就會出臺的低速電動車相關標準遲遲沒能出現。

李想的理想,敗給了現實

(SEV)

事實上,低速電動車存在太多安全、技術以及規則上的漏洞,車和家可以說自己的SEV產品是嚴格按照國際標準打造的,是完全可以合法上路的汽車產品,但國家層面如果放寬對該領域的限制,要闖進來的可絕不止是車和家一個,低速電動車、老年代步車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一旦合法化,中國道路上會出現怎樣的混亂局面,基本上是可以想見的。總得來說,即便國家要放寬對低速電動車的限制,也一定會是在相關政策、標準都足夠完善之後,而這方面工作,恐怕很難能夠在短時間內完成。

雖然能否真正實現大規模量產還要打個問號,但與車和家同時期的蔚來已經亮相了兩款車型,而前者的SEV卻還只是出現在李想的微博中,這就相當尷尬了,眼瞅著後起之秀諸如威馬、小鵬、拜騰、雲度等都開始發力造勢,新造車企業已經成為國內車市上一股不容小覷的勢力,自己的SEV項目卻遲遲沒有進展,進軍歐美汽車租賃市場的計劃也破局無望,車和家顯然坐不住了,面對現實,李想不得不反思自己的戰略規劃,熬是熬不下去了,再不做出調整,就真要錯過互聯網造車的風口了。

近日,車和家公佈了重大戰略調整,停止SEV(小車)項目,進軍巴黎、舊金山分時租賃市場的計劃也暫時擱置。另外,車和家還在對位於常州的整車工廠進行生產線改造,原本用於生產SEV的生產線(據悉,一期項目投資20億元,規劃年產能20萬輛)將被改造成能夠適用於另一款產品——中大型SUV的生產線。而據李想透露,自己的這款中大型SUV將會是一款7座車型,定價會在25—40萬元之間,與蔚來ES8基本相當。

李想的理想,敗給了現實

(車和家常州工廠)

兜兜轉轉,李想還是回到了蔚來的路子上,只不過,現在距離一開始因自己而格外受關注的蔚來汽車“出征”已經過去了兩年有餘,互聯網造車的大環境也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曾經“站”在自己後面的男人——李斌已經成為新造車勢力的領軍人物,李想卻要從頭再來。而現在看來,李想這次造車道路上的急轉彎造成的資源和資金損失還是小事兒,會不會起個大早只是趕上晚集才是關鍵。

李想的理想,敗給了現實

曾經看過一篇李想談創業故事的文章,在賣了泡泡網準備下一次創業方向的時候,李想一開始有三個備選項,房地產業、旅遊業和汽車業,李想很有自己的行事標準,做了充分的行業調查,房地產行業當時已經有搜房網等行業巨頭、旅遊業則已經有攜程網這樣的領跑企業,分析過這兩個行業成功企業的優勢後,李想知道自己不太可能有趕超的機會,所以就瞄準了汽車行業。當時的國內汽車網站還處於混亂髮展的時期,並沒有什麼特別有實力的競爭對手,所以,李想很快就決定創立汽車之家,並將之做到了汽車垂直網站中老大的位置。

從這個角度看,李想的創業經中,時機很重要,有沒有機會做這個行業的“NO.1”是其衡量投資價值的重要因素。而當初進入到互聯網造車領域,李想本是有機會引領這股新潮流的,但是受制於自己的戰略思路與現實的差距,李想不得不重新調整自己和企業的未來方向,將別人兩年前走過的路再走一遍,待到自己產品成熟的時候,市場機會還在嗎?

我們不能說李想已經敗了,但這次“轉身”之後,李想的車和家確實已近是新造車勢力中的落後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