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2個行星相距1米會發生什麼?

用戶52675564422

再“傻”的問題都有不傻的答案!

為什麼說這個問題“傻”呢?我們先看國際天文聯合會IAU給行星下定義:

1、必須是圍繞恆星運轉的天體;

2、質量必須足夠大,來克服固體引力以達到流體靜力平衡的形狀(近於球體);

3、必須清除軌道附近區域,公轉軌道範圍內不能有比它更大的天體。

上述所列的三條也是我們常說的“九大行星”中的冥王星被降級為矮行星的原因(太小、沒有軌道清除)。

注意第三條,要作為一顆行星必須能夠清除軌道附近區域內的其它天體,要麼從軌道驅逐、要被合併為一、要麼俘獲作為衛星,所以不可能會有兩個行星在同一軌道上!

因此,題目所問的問題實際上是不存在的,不可能在同一軌道上有兩顆行星存在,更別說還相距這麼近的距離。

那麼,好吧,不管什麼原因有兩顆行星真的靠這麼近,那麼會怎麼樣呢?

那麼讓我們從身邊所熟悉的現象談起。

我們每天都能看到潮起潮落、很多人也都看過錢塘江大潮等奇觀。它們的形成都有一個名詞有關“天體引潮力”,其實就是太陽和月球等天體對地球的引力。因為太陽質量大(佔據太陽系總體質量的99.86%)、月球離得近(僅三十八萬公里),而其他天體距地球太遠且質量有不足夠大,所以太陽和月球對地球的影響要遠超太陽系的其它天體,其他天體對地球的引力甚微可以忽略不計。

我們通常所說的“引潮力”指的就是太陽和月球對地球的引力作用。因為月球離地球太近,所以月球的引潮力是太陽的約2.3倍。

錢塘江大潮

引潮力能夠引起海水週期性的重新分佈(垂直漲落和水平移動),給展現出來的就是潮起潮落。太陽和月球對地球引力的疊加作用就構成了天文大潮和小潮。除了對地球表面(容易變形和移動的)海水作用之外,引潮力還能對地球地殼形狀的改變起到作用,地面測站的垂直潮汐形變達到30~40釐米的幅度。萬有引力和距離的平方成反比,如果月球和地球間的距離縮小,那麼月球帶來的引力隨著距離的平方增加。帶來的效應就是,地球的固體殼層形變加大。當地月距離縮小到一定程度,會引起地殼板塊的變形斷裂,進而引發火山爆發和地震頻發。這個距離並不會十分的小,具體數值可以根據地月引力和地殼的強度和韌性進行數值化的計算,這裡就不做計算僅僅定性的描述。如果距離進一步縮減,會出現什麼情況呢?

在地球上我們沒有合適的觀測對象(如果能看到,估計地球上也不會誕生生命),幸虧浩瀚的宇宙給我們提供了足夠多的可能性。典型的例子就是密近雙星的演化,在下圖的第2個階段,其中一個恆星(伴星)充滿洛希瓣,受到小的擾動進入另一顆恆星(主星)引力控制範圍,也就是說兩個恆星間產生了物質交換。

宇宙中另一例這類事件就是黑洞“潮汐力瓦解事件”(Tidal Disruption Events)。當星系中的恆星在運動時,如果運動軌道距離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很近,恆星被超大質量黑洞撕裂,組成恆星的氣體就會被黑洞所互噬。

通過上述我們已經知道的潮汐、密近雙星、潮汐力瓦解事件的典型現象,基本可以設想(在某種莫名其妙的原因下)兩個行星逐漸接近過程中會發生什麼。

如果是岩石型行星

1,兩個行星在接近但距離還較遠,在天體引潮力的作用下,行星的變形越來越嚴重,行星表面的固體殼層會斷裂,引發火山和地震等強烈的地質運動。

2,進一步接近,地質運動更加頻繁,行星一片火海。

3,進一步接近,像密近雙星一樣,行星間發生物質交換,最終兩個行星的物質重組為一個新的行星。絕對不會出現兩個行星相距1m的情況,早在這之前就“星星相惜合二為一”了。

如果是氣態行星

可以參考密近雙星,因為不是固體行星,不會有地震火山等地質活動,但最終會合併為一個行星。


南極觀星人

可能有的朋友看過一部叫做《顛倒世界》(又名翻天尋愛、逆世界、逆天奇緣等)的美國電影,這部電影裡面就描述了兩個星球相距只有幾米的景象,這兩個星球雖然距離極近,但完全是兩個不同的世界,而a星球的男孩愛上了b星球的女孩,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而又精彩紛呈的“翻天尋愛”。




不過宇宙中是不存在這樣的現象的。兩個行星級別的天體,如果距離只有一米,那就只有一個結果:兩者合二為一。

因為行星級別的天體的質量都非常大,這樣它們的引力也都非常強,萬有引力定律公式:F=(G×M₁×M₂)/R²告訴我們,兩個天體的質心距離越小,萬有引力就越大。如果是行星級別的天體,那麼這兩個星球相距一米時,其引力將大到難以想象,記得上中學的時候物理老師說地球和月球間的引力可以拉斷九米直徑的鋼柱,然而這還是在38萬公里的距離上,假設地球和月球相距一米的話,那麼月球會很快解體,地球也會解體一部分,兩者迅速融合到一起,成為一個星球。


天文學中有一個叫做洛希極限的名詞,就是專門來討論兩顆星球在引力之下的形狀的,由於行星,衛星等都是由於不同的物質匯聚組成的,因此我們也可以把它們看作是物質的流體團,那麼當兩顆星球的距離近到一定程度時,兩者之間的引力潮汐作用就會使流體團解體分散,這種現象很容易發生於衛星和行星之間,比如當月球距離地球(表面距離)在1.9萬公里時,就會發生這種現象。

所以宇宙中不可能會有行星級別的天體相距一米的距離,不過這種現象有可能存在與小行星之間,比如直徑只有幾百米或者幾公里的小行星,如果它們的距離靠的很近的話,相互之間就會有產生一些引力,這種引力如果能讓它們相互繞行,那麼不排除它們會出現相距只有一米的景象。


科普大世界

如果真有兩個星球靠在一起只有一米距離的事情,那絕對不是好事,你就自求多福吧。

這種事情不會發生,如果真的有兩顆星球走進雙方的引力範圍,只有兩個結果,一是碰撞,二是相繞飛行。

在太陽系就有過行星碰撞的經歷,地球形成初期的大碰撞聲成了月球。

科學家們把那顆撞向地球的行星叫忒伊亞。這顆行星與火星大小差不多,有一天突然的闖入了地球軌道,撞上了地球。而那時的地球剛剛才在氣與火的誕生中凝聚起來,已經有了地殼,這一撞又把岩漿撞出來了,全球火海,地球呈現熔融狀態。而那個叫忒伊亞的星球則撞得粉碎,大部分融入了地球機體,一大塊和許多碎屑崩上了太空,漸漸凝聚成了月亮。

無獨有偶,有人認為土星環的形成,也是一顆行星或彗星和衛星被土星的引力扯碎形成的。

如果真是一顆行星靠近了土星,這顆行星就沒有月亮幸運了,被挫骨揚灰只能陰魂不散卻還被拉扯著脫不了干係。還有人認為柯伊伯帶也是由於星體破碎形成的。當然這些都沒有最後結論。

如果兩顆行星運行有一定速度,很可能在相當的距離就會被引力和離心力錯開,成為一個互相繞著運行的雙星。

如果其中一顆較大,而另一顆較小,小的就會繞著大的運行。是不是互繞雙星,要看它們的質心在哪裡,如果在大的行星半徑範圍,小的就是一顆衛星,就像月球;如果質心在兩顆星之外的空間,則這兩顆星是雙行星。當然,在太陽系行星有著標準要求,達不到標準就不能算行星,只能算矮行星和小行星。比如冥王星在行星隊伍中混了幾十年,也還是被開除出去了,成為一個矮行星。

由此可見,兩顆行星是不可能靠的那麼近而相安無事的,也不可能會慢慢靠近的。

真的有兩顆行星靠的那麼近,一米之差而又能懸停在那,只能是美好的嚮往,是不是在那個縫隙之間,有相愛之人可以攜手,耳鬢廝磨如痴如醉?但那兩個球一夾,真的就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了,永不分離。這種好事只有夢中去尋覓。


時空通訊

在現有的宇宙觀測中還真沒有發現過這種情況。不過可以根據艾薩克牛頓的萬有引力公式簡單推到一下,至於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就不討論了。


萬有引力定律表達式:F=(G×M₁×M₂)/R²,如題主所說的兩個行星就是M1和M2,R大概就是兩星質心距離加1米。從公式可以看出R越小,萬有引力就越大。兩球相距一米時的F簡直大的難以想象。



所以安我的估算,兩個行星距離沒等到距離1米的時候就因為巨大的萬有引力而從相距最近的地方開始崩潰瓦解,逐漸融合到一起了。億萬年後兩個星球就變成一個新的星球了。恢復到圓圓的球形。


蒲公英的約定數

兩個恆星如果距離比較近的話,就會形成雙星系統。在雙星系統中,行星在數學上好像不能存在(但這只是我的印象,我也沒有查到資料)也就是說,行星即使存在,也是在星系形成初期,在不久的將來,其軌道一定會被雙星系統破壞而被其中一棵吞噬。


學生校園超市

你感覺會發生什麼 舉個例子 月球和地球相距夠遠吧 兩者會相互影響 地球牽引著月球 反之月球引力會影響地球潮汐 兩個行星相距一米 我來問下 你心裡是怎麼想的 竟提出如此問題


MAX大師

星球間感受的潮汐力非常大,以至於互相吸引互相物質,或者讓他們翻江倒海、地殼崩塌啥的天災,互相的自轉公轉,使得互相的潮汐力很大,也就是摩擦力很大,這時,兩個星球變成火球,然後,引力,至於互相吸引,導致可能都會碎裂,變成小行星


安青任

提問的人並沒問你兩個星球時候會相對穩定

你們的回答一點想象力都沒有

這個問題我是可以回答的 但是今天喝酒了 明天再回答吧 做個記號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