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企業商人跑了的新聞一條接一條,真是有點看不過來。麥當勞“賣身”給中信,成了另一家跑路的企業範本。
事情簡單說來是這樣的,1月9日,中信股份等幾家公司和麥當勞合資成立一家新公司,用來做麥當勞未來20年在中國內地和香港的主特許經營商。新公司用20.8億美元將麥當勞中國內地和香港的業務收入旗下。
可以說,在中國內地和香港的麥當勞,已經不是麥當勞的,而是這家新公司,但麥當勞擁有這家新公司20%的股份。(這樣說會很繞嗎?)
麥當勞“賣身”的原因被認為是近兩年麥當勞的利潤下滑。
麥當勞的財報顯示,其2014財年營收為274億美元,較2013財年下滑2%;全年淨利潤為47.6億,同比下滑15%。2015財年麥當勞業績持續下滑,營收和淨利潤分別為254.1億和45.3億美元,較2014財年各下跌了7%和5%。
至於中國地區,麥當勞沒有給出具體數據,但包括中國內地的麥當勞高增長市場的下滑態勢更加嚴重。高增長市場營收已連續兩年下滑,2015年更是錄得營收同比下滑近10%。
雖然中國區沒有具體數據,但從直觀上我們就能感受到麥當勞所出現的明顯頹勢。門店已經很少出現人頭簇擁的景象。人們對麥當勞的認知也從稀奇高檔變成無趣單調的垃圾食品。
這麼看來,麥當勞在中國的發展已經是強弩之末了,它還能有什麼投資價值呢?可在麥當勞說要“賣身”開始,中國的企業和資本就像麥當勞剛登陸中國時的中國顧客一樣排起了長隊,搶著要接盤。
這些接盤俠包括包括中國化工、首農集團、首旅集團、三胞集團、格林豪泰、中國信達、中信集團、凱雷投資集團等等。去年年中,全聚德多名高管主動離職,有傳聞說是為母公司首旅集團收購麥當勞中國區經營權備戰。
看來,在這些生意人眼中,麥當勞在中國的生意並沒有外界看來那麼沒前途,甚至還是香餑餑。
其實對於想接盤的人來說,麥當勞作為國際巨頭,管理經驗和技術都是一流的,如果能參與經營,那是一項漲知識的投資,可以實現跨界和延長產業鏈。
對於麥當勞來說,他們在中國的業務也不是做到頭了。不可否認,麥當勞在中國已經走過了最輝煌的時期,沒有誰會指望它能有很大的增長。這有麥當勞自身的原因,但也有大環境的原因。中國消費市場已經相當飽和,人口紅利也逐漸減少,下滑的又何止洋快餐?方便麵,啤酒的銷量在下滑,聯合利華、雀巢、高露潔的中國市場的盈利也在下滑。
這也許就是消費市場的“新常態”。但下滑不會一直下去,總會到達一個均衡點。
麥當勞也一樣,中國地區的高速增長期過去之後,會出現下滑,沒什麼大變化的話,也會維持在一個均衡點。
面對這種情況,麥當勞賣出在中國內地和香港的經營權是換一個方式擠出中國利潤。
為啥麥當勞在中國市場就要搞直營呢?據說這裡有管理和法律環境的原因,但最主要的還是因為麥當勞最早在中國太受歡迎,只要開店就不用擔心虧本,只會賺得盤滿缽滿。直營就能保證這些豐厚的利潤全部進入自己的錢袋子裡。
現在麥當勞業績下滑,進入微利時代,他們就更願意以特許經營招加盟商來做,通過收取特許經營許可費和每年的品牌使用費來賺錢,就算虧本關店,風險也有別人一起承擔。
在中國市場的微利時代,麥當勞的另一個策略在下沉到三四線城市開店。現在,麥當勞在13億人口的中國內地約有2400家餐廳,但在3億人口的美國有1.3萬家餐廳。麥當勞在中國還是很有潛力。
三四線市場潛力巨大,但風險也不是沒有,所以拉來中國資本一起搞,平衡風險與收益。通過特許經營的方式,麥當勞能節約不少管理成本,鋪市場又有中國資本共同承擔,這些都能降低麥當勞在中國的經營風險。只要把中國市場全面鋪開,麥當勞就算微利,也能從規模效益中賺取巨大收益。
麥當勞沒有跑,只是換了個姿勢賺中國的錢而已。
閱讀更多 簡直財經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