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 重點盯住整改不力

自5月30日起,6箇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陸續進駐河北、內蒙古、黑龍江、江蘇、江西、河南、廣東、廣西、雲南、寧夏等10省(區),開展環保督察“回頭看”,為期一個月。

從2015年底至2017年,中央已連續派出四批督察組,完成了對全國31個省(區、市)的環保督察全覆蓋。督察進駐期間,共問責黨政領導幹部1.8萬多人,受理群眾環境舉報13.5萬件,直接推動解決群眾身邊的環境問題8萬多個。截至目前,所有省(區、市)都已公開了整改方案。

各地高度重視

為了做好“回頭看”工作,中央層面組建了6個環境保護督察組,組長由朱之鑫、吳新雄、黃龍雲、馬中平、張寶順、朱小丹擔任,分別來自全國人大、政協、發改委等部門,副組長則是由4位生態環境部副部長兼任。

與以往不同的是,這6個督察組要完成對10個省(區)的督察,將採取“一託一”和“一託二”的方式,有的督察組要到兩個省開展督察工作。

選取的10個省(區)中,除了河北省屬於試點督察對象,廣東省屬於第二批督察對象,其餘的8個省(區)均屬於第一批督察對象序列。

各地也高度重視“回頭看”工作。5月25日,廣東省環境保護廳召開會議,研究部署迎接“回頭看”的內部工作分工。該會議強調,對群眾重複舉報的問題,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最堅決的態度、最有力的措施立行立改、立即處置、及時上報。同時,所有參與督察保障人員不得隨意請假,24小時確保聯繫通暢。各組每日下午7時要向書記、廳長報告當日工作進展情況和次日工作計劃安排。

中央環保督察組入駐河北後,6月2日,河北省省長許勤到張家口市檢查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工作。許勤強調,要以釘釘子精神和嚴實的作風抓好問題整改,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堅持問題導向,敢於動真碰硬,取得顯著成效。”這是今年3月28日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對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作出的評價。該會議指出,下一步,要以解決突出環境問題、改善環境質量、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為重點,夯實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政治責任,推動環境保護督察向縱深發展。

是否有必要分批次對全國進行“回頭看”?馬勇認為,從保證整改效果的角度來看,全面的“回頭看”是有必要的。但是環保督察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都比較大,從操作性和成本來看,不一定要覆蓋到全國。有針對性地選擇一些地區進行“回頭看”,甚至二輪、三輪“回頭看”,可以起到由點帶面的效果。

重點盯住整改不力

與此前的督察相似,“回頭看”分為省級層面督察和下沉地市督察等階段。在時間安排上,“回頭看”持續的時間約一個月,省級層面的督察只安排5天時間,其他的時間都進一步下沉督察,現場核實問題是否得到整改。

馬勇表示,省級層面更多地是做一個地區的頂層設計,例如,開了什麼會議,做了哪些部署,出臺了多少文件等。而下沉到地市督察,更強調“點對點”地找問題,包括第一輪督察發現的問題有沒有得到解決,哪些是群眾長期投訴高、久拖不決的問題等。

生態環境部的新聞發言人劉友賓在5月底召開的例行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在督察的內容上,“回頭看”重點盯住督察整改不力,特別是“表面整改”“假裝整改”“敷衍整改”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問題,重點檢查列入整改方案的重大生態環境問題及其查處整改情況,重點督察人民群眾身邊生態環境問題立行立改的情況,以及地方落實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嚴肅責任追究的有關情況。

6月1日,中央第二環境保護督察組正式進駐寧夏。當天督察組設立的專門值班電話立即開通。舉報電話公佈不到1小時,督察組就接到5個舉報電話,其中有4個反映的都是寧夏泰瑞製藥股份有限公司惡臭問題。第二天,寧夏自治區黨委書記石泰峰就作出批示:“對泰瑞製藥涉嫌表面整改的問題,銀川市要儘快進行核查,對錶面整改、虛假整改、敷衍整改等弄虛作假的行為,要嚴肅追責,絕不姑息。”

除了全面督察之外,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七大標誌性戰役也被納入“回頭看”的重點範疇。七大標誌性戰役是指,今年4月2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提出的藍天保衛戰、柴油貨車汙染治理、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渤海綜合治理、長江保護修復、水源地保護、農業農村汙染治理。該會議要求確保3年時間明顯見效。

劉友賓介紹道,將專門針對七大標誌性戰役和有關的重點工作,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同步統籌安排一個專項督察。這個專項督察和整體督察統一實施、統一報告反饋,但是對相關的問題線索進行分開移交、移送。

禁止“一刀切”的高級黑

2017年12月28日,國家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副主任劉長根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在督察組進駐前後,個別地方由於擔心督察問責,不分青紅皂白,採取緊急停產、停業等簡單粗暴方式應對督察。“這是對中央環保督察的‘高級黑’,是典型的地方環保懶政行為。”劉長根說道。

在啟動“回頭看”之前,生態環境部專門研究制定《禁止環保“一刀切”工作意見》(下稱《意見》),指出督察組進駐期間,嚴格禁止“一律關停”“先停再說”等敷衍應對做法,堅決避免集中停工、停業、停產等簡單粗暴行為。

李佐軍表示,對地方政府來說,統一一條政策操作是最簡單的,可以減少成本和麻煩。如果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做處理,會增加工作量,有些也不太好把握。禁止環保“一刀切”對地方政府是更高的要求,更嚴重的考驗。

對於工程施工、生活服務業、養殖業、地方特色產業、工業園區及企業、採砂採石採礦、城市管理等易出現環保“一刀切”的行業或領域,《意見》明確,在邊督邊改時要認真研究,統籌推進,分類施策。

《意見》強調,在具體解決群眾舉報的生態環境問題時,要給直接負責查處整改工作的單位和人員留足時間,禁止層層加碼、避免級級提速。

“中央環保督察明確寫入機構改革的方案中去了,將來肯定會成為一個常態化的工作。”馬勇表示,常態化的工作就要有制度保障,生態環境部出臺禁止“一刀切”的文件,就是為了保障環保督察的效果,後期還要做好制度性的設計,用制度去保障效果,此外還要利用社會支持的力量。

要推動中央環保督察往縱深發展,李佐軍認為,未來環保督察要實現法制化、規範化、程序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