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的避風港:人民幣

聖人創造環境,智者利用環境,庸者適應環境。

投資者的避風港:人民幣

人民幣擔當主流避險貨幣的重任仍面臨諸多挑戰。

避險貨幣也叫保值貨幣, 不易受政治、戰爭、市場波動等因素影響,能夠最大限度地避開上述風險。

公認的傳統避險貨幣是瑞士法郎,美元、日元、歐元也經常充當避險貨幣。

一個國家的貨幣是否具有避險屬性,關鍵是要看該國貨幣能否在世界經濟巨大波動下依然保持相對穩定。

也就是說,即使其他國家的貨幣相繼大幅度貶值或升值,但該國貨幣能夠始終保持一定範圍內的匯率,不發生大的變化:他國貨幣貶值時表現搶眼,他國貨幣升值時依舊穩健。

實際上,除了匯率以外,成為避險貨幣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即資產價格。

一國的實物資產價格如果持續處於高位或者存在泡沫,最終會影響投資者的貨幣保值增值,畢竟投資者多數並不是直接持有貨幣,而是投資該國的實物資產及資本市場。

日前,美國知名金融網站Zerohedge稱,人民幣將會成為2018年的主流避險貨幣。

現在的貨幣格局是,日元維持當前地位不變,美元、歐元地位下降,而人民幣地位將大大上升。

鑑於美國、歐洲和其他發展中國家所面臨的複雜經濟環境風險,中國對投資者來說“可能是避風港”, Zerohedge同時認為,新興市場貨幣將會“變得更強”。

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以美國為代表的美元資產地區或國家,受到寬鬆貨幣政策和低利率的影響,實物資產、資本市場價格均被推高。

不僅股票市場如此,房地產市場價格走勢也是持續走高。

截至去年年底,美國20個大中城市的標準普爾/CS房價指數升至207點,達到次貸危機前的最高水平,令投資者不免心生恐慌。

投資者的避風港:人民幣

再看歐洲、日本等發達經濟體,近期資產價格也是瘋狂上漲。

因此,儘管有美聯儲加息的預期,但美元等貨幣資產仍有配置人民幣資產的需求。

實際上,在美聯儲加息預期升溫的情況下,人民幣依然能夠保持強勢,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全球對人民幣資產的配置需求增強。

人民幣到底能否擔當主流避險貨幣的重任?

先看一下同為亞洲國家的日本,為何能讓日元成為避險貨幣。

從某種意義上講,貨幣的穩定與一國基本面的關係並不如想象中那麼大,日本就是一例。

日元具有這樣的屬性,得益於日本低廉的融資成本—低於國際水平的利率讓日本成為對外投資大國。這也使得國際局勢出現動盪時,仍可引來大量的日元迴流,以保證自身匯率水平的穩定。

除此之外,日本雖然經濟發展乏力,但仍舊保持著一個經濟大國的實力,其充足的外匯儲備也是有力的武器之一。

單從利率角度看,人民幣目前還不具備成為主流避險貨幣的條件。

常年高於國際利率水平讓我國藉助外資發展迅速,但同時,若出現局勢的不穩定或利率變化,則很容易導致資本流動,形成對人民幣的壓力。

投資者的避風港:人民幣

不過,自2015年“8·11匯改”後,我國逐漸形成了獨有的一套貨幣定價機制。

經歷了前兩年的持續貶值,人民幣現已站穩腳步,從單邊震盪貶值到如今雙向波動,我國貨幣開始逐漸具備獨立性。

同時,藉助宏觀經濟駕馭能力,中國經濟發展能始終在世界經濟波動中保持中高速的增長態勢,也使人民幣的穩定性大幅增強。

此外,我國還擁有龐大的外匯儲備,在換匯市場上可以通過調控極端情況下貨幣的供求,達到穩定匯率的作用。

至於市場信心方面,人民幣入籃、人民幣國債收入美債券指標、歐盟加入人民幣外匯儲備提案等都是很有分量的,市場似乎已不再把人民幣當作新興市場貨幣,而更像具有避險性質的成熟經濟體貨幣。

事實上,隨著我國市場開放的深入,債券通產品的出現更是進一步顯示了國際市場對中國的信心。

投資者的避風港:人民幣

如今,“債券通”的日均交易額已由初期的數億元人民幣升至20億-30億元人民幣,外資經“債券通”持貨總額達800億元人民幣。

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近年來一系列深化改革尤其是金融市場的改革,以國家信用背書的人民幣在美元加息的情況下,長時間保持了穩定。但人民幣要真正成為避險貨幣,挑戰很多。

通過金融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以提升國際資本市場認可度,同時持續保持我國在經濟上的強勁增長勢頭,才是人民幣成為新的避險貨幣的根基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