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和社交網絡,本質上就存在尖銳衝突?

區塊鏈和社交網絡,是當今最重要的兩種信息技術,但它倆卻天然處於對立的緊張狀態。

區塊鏈和社交網絡,本質上就存在尖銳衝突?

為什麼這樣說?

首先我們知道:區塊鏈的核心關鍵詞是共識,即所有節點都對某個信息選擇同意。在這個去中心化的世界中,共識既是目標又是價值。形成共識不易,它本身是一種很寶貴的東西。

但如果你作為一個個體,選擇不同意其它大多數節點,那麼你就會被這個系統驅逐出去,因為你破壞了共識。

再來看社交網絡,和區塊鏈正相反,這裡是不需要什麼“公認的真理”的。你聽到什麼信息,形成了什麼觀點,主要取決於你在社交網絡上關注了哪些人。社交網絡本身沒有觀點,它只作為媒介出現,每個參與者通過媒介相互連接,並且形成自己的觀點。

說起來有些抽象,那小本聰提醒大家:想想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 Facebook 假新聞和用戶數據洩密事件。“假新聞”出現,是因為 Facebook 上任何賬號都可以隨意說任何話(包括假話,當然太過分了也會被刪除)隨意傳播,而不需要其他人形成共識。而用戶數據洩密之所以引起公憤,是因為獲得數據的人可以為用戶“量身定製”推送新聞。久而久之,就能影響某個用戶群體形成某種觀點。

社交網絡鼓勵個性化的價值觀,如今迎來了強調“共識”的區塊鏈的挑戰。

丹華資本張首晟教授曾在 Blockchain Connect 大會上強調:縱觀互聯網發展史,我們都能發現這樣一個規律:歷史在進行週期性循環,這個循環用中國古語總結,就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社交網絡統治江湖多年,信息的碎片化和真偽難辨,已經引發越發高漲的反思呼聲。此時區塊鏈出現,很多人立刻看到了它巨大的潛力,就是能“構建一致的、共享的信息存儲”——這一點,可能對形成一個運轉高效良好的全球化社會十分關鍵。

那麼,我們反過來想一想,如果在社交網絡存在之前,區塊鏈技術先被髮明和部署,我們今天是否會處於相反的位置——即譴責基於區塊鏈的,對事實的強制統一和排斥細微差別;並且轉而擁抱社交網絡提供的五花八門信息,和兼容幷包態度?

不過現在的實際情況是:無論社交網絡,還是區塊鏈的模型,都不是完整的。

但即便如此,在區塊鏈發展得如火如荼的今天,仍然有不少

“區塊鏈+社交” 類型的項目:

我們首先來說說 Sapien。

和很多區塊鏈項目說自己是 “區塊鏈的 XX(XX 一般是現在的互聯網巨頭)” 一樣,Sapien(sapien.network)說自己是 “建立在以太坊上的 Facebook”,主打社交+新聞。

Sapien 說自己的使命是 “將用戶和真相作為社交網絡的核心,而不是財務收益”。

用戶和真相?以財務收益為目的?這是在說 Facebook嗎?

Sapien 還說,區塊鏈是建立在真正透明和民主平臺的基礎上的。這使得 Sapien 不需要像Google、Facebook 這樣的中心化媒介,就可以獎勵數百萬內容創作者和發現者。

再來說說 Sola。Sola 也是 “媒體+社交” 的平臺。什麼新聞應該被頂上去、什麼新聞沉下去?在 Sola 的系統裡,內容是由人工智能和其他用戶共同管理的。這種算法的結果是,高質量的內容可以很容易地遍佈整個 Sola 網絡。

如果說上面兩家是 “區塊鏈+Facebook”,那麼區塊鏈項目 Indorse 則是 “區塊鏈+LinkedIn”。Indorse (英文 Endorse 的變體)是建立在以太坊上的去中心化招聘平臺。

在區塊鏈上招聘有什麼好處呢?傳統的招聘平臺上,用戶自己說自己有哪些技能,別人來“證明” 你有這個技能 —— 這個“證明別人有某某技能” 的行為,英文就叫 endorse,也是這個項目名字的靈感來源。

但在區塊鏈上,Indorse 將使用不同方法,以簡單直觀的方式驗證某求職者的技能,Indorse 還使用 chatbot 等基於人工智能的系統,去驗證信息真偽。而去證明某求職者信息真偽的人,就會得到獎勵。

  換句話說,Indorse 希望把求職中自賣自誇的謊言,藉助區塊鏈的技術讓它們無處循形。

當然,在如今區塊鏈的熱度下,做個 “區塊鏈+某科技巨頭” 的主意雖然很俗套,但也很誘人。當然,在成為下一個區塊鏈+Google、區塊鏈+Facebook 之前,首先要解決幾個根本問題。

  社交網絡能建立在區塊鏈上嗎?

區塊鏈速度慢,效率低,在支付寶能每秒處理幾十萬筆交易時,比特幣每秒只能處理 7 筆,以太坊則是每逢 ICO 就陷入“交通癱瘓”。另外,你永遠無法通過低層設計讓區塊鏈處理和包容細微差別。這是它的機制決定的:為了讓信息存在於區塊鏈中,需要將一條信息的許多副本分散到世界各地的節點上。如果一條信息因為微小的變化而被反覆全網發送和保存,會造成極大冗餘佔用太多資源。

在區塊鏈架構之上運行諸如Facebook和微博,是既愚蠢又不可能的。主要原因,小本聰上文已經提到了:想通過分發到每個節點並且獲得共識的方式來保證每條評論、照片和帖子的完整性和真實性,會浪費大量的資源和時間!

現階段社交網絡能 hold 得住上億用戶同時登陸和使用、能讓每個人都發出自己的聲音和觀點、能po 出最細微的生活細節,是因為有中心化機構斥巨資來存儲和處理用戶產生的海量數據。Facebook 就前後投入十億美元建設數據中心。

但我們付出的代價就是:必須把記憶的能力交給一箇中心化的超級節點,就是大公司本身。無論這家公司多麼宣揚自己的美好初衷,我們都知道它有自己的利益目的,而不敢完全信任它。因此,社交網絡不能達到區塊鏈那樣高度的信任和共識。

過往歷史上,世界的運作方式是這樣的:中心化的政府機構保留了關鍵紀錄並且稱之為最終版本以我為準,比如各個朝代史官寫下的歷史,就是參照標準。但是民間的細談傳說、街頭巷尾的雜談,卻保留了其它角度的事件紀錄,不同的版本都和正史有差別,當然了,年代久遠,孰真孰假我們就無從知曉了。

如今科技進展讓這一切反過來了:集中式社交網絡服務的效率,足以滿足和適應海量視角,以及“人與人之間差別”的存在。區塊鏈能夠去中心化存儲信息,但在分散的過程中,往往會強制一致性和共識協議的達成。

分權與一致性,集中與細微差別,竟然相互結合了起來。

歷史上第一次,集中化首次成為細微差別的關鍵,去中心化則是一致性的安全港。而最終,為了擁有一個充滿活力的未來,這兩種技術我們都需要。

我們需要一個更加廣闊活躍,更加兼容幷包的社交平臺。我們也需要更加值得信賴並且形成共識的全球共享記錄。但是注意:要求任何一種技術去做另一種工作,都是非常不可取的。

  未來將是混合式的:去中心化強調一致和共識;中心化平臺上效率第一。

實際操作中的關鍵是:每種技術都有適合和不適合的產品類型,想清楚你做的事情到底和哪種技術更契合。區塊鏈不是萬能的,也不能和現在的每種商業模式相結合。比如完全標準化產品,且供給無瓶頸的體系就不適合區塊鏈技術。你做個抹布啊、襪子啊或者打印紙之類,壓根不需要用區塊鏈獲得共識,想辦法搞好生產管理提高效率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