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周易—關於饒宗頤先生對馬王堆《易經》卦序作淺談

1973年馬王堆出土的帛書《周易》驚動了世界。同時,也向世人證明了《六十四卦》確實存在著不同的版本。由馬王堆帛書《六十四卦》看,其大部分內容與現今的《周易》相同。這說明在漢代時,其內容基本達到了統一。但在卦序上是有所分別的。

根據史學家推測,馬王堆遺址屬於漢文帝時期,而帛書是楚人和漢人文字記載得一個方式,主要以白色絲帛為書寫材料,最早記錄在楚國時期,而馬王堆屬於漢文帝時期的墓葬,在墓葬中發現了《馬王堆帛書周易》,是出土的古物,和通行本《周易》內容上有不少的出入,比如大名鼎鼎的乾卦和坤卦在這個本子裡卻寫作“鍵”和“川”。

雜談周易—關於饒宗頤先生對馬王堆《易經》卦序作淺談

今天我們不考究其易傳的說法,主要針對64卦的順序給大家講解下,在秦朝時期,在李斯的建議下,秦始皇下詔不準以史非今,繼而焚書坑儒,除了種植花草、卜筮之類的書籍流傳下來,所以的經史類書籍都必須被焚燒,頒佈了《挾書律》,不然會殺頭。到了劉邦建立漢朝,並沒有廢除這項法令,直到漢惠帝四年,也就是公元前191年,劉盈當政的時候,才廢除“挾書律”。而馬王堆帛書《周易》經傳是書寫精良的兩卷帛書,是漢文帝前期的抄本。這座墓的下葬年代是清楚的,在漢文帝前元12年,也就是公元前168年,抄寫的時間應比下葬時間要早,而《周易》又是馬王堆帛書中抄寫時間最晚的,因此我們說是漢文帝前期的本子。帛書《周易》有經有傳,但與傳世本是不大一樣的,下面我們具體看看它的經文和傳文。

經文的卦序與傳世本不同。傳世本是乾、坤、屯、蒙……既濟、未濟,而帛書《易經》經文是始乾終益,可見它不是一般的《周易》本子。經過釋讀,發現其中有大量的通假字,這並不奇怪,但為什麼卦序不同呢?這裡就會有兩種結論:第一方,馬王堆的才是原始易經卦序;第二方馬王堆的卦序是經過後人改編的;經過仔細研究,我們發現第二種說法更有說服力。因為同一帛書《易傳》中顯示的卦序是傳世本的卦序。如果帛書《易經》的經文卦序是更古的,《易傳》的卦序不應是傳世本的卦序。假如說帛書《易經》的卦序是對的,那麼帛書《易傳》肯定會用帛書《易經》卦序,相反的是帛書《易傳》卦序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卦序,只有一點可以證明,帛書版《易經》是易學愛好者改編。

香港的饒宗頤先生根據當時發掘簡報刊出的帛書前幾卦的照片,便推出了六十四卦的卦序,和經文的卦序完全一致。我們現在給大家看看是怎麼來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京房的六壬,也就是周易八宮,我前文講解的京房六壬說是來至於民間易學,可能就是根據帛書版《易經》改編而來,結合焦延壽的卦氣說,創作自己的易學

在研究帛書版《易經》卦序前,我們要知道《易傳》裡面的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

現在我把京房的八宮打亂,然後作出帛書《易經》給大家參閱,下圖為乾、艮、坎、震卦序

雜談周易—關於饒宗頤先生對馬王堆《易經》卦序作淺談

根據上面的天地定位,那麼第5個為坤;山澤通氣,第6個為兌;雷風相薄,第7個為巽;第8個就為火;但是我們根據上面的卦序研究發現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兩個是相反的順序也就是第7個為火,第8個為巽,其實易家在研究《易經》卦序的基礎上是受到了《易傳》的影響,如果純粹的按照語言順序: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本應該是天、山、雷、水(陽)對應地、澤、風、火(陰)但是帛書卻是天、山、水、雷(陽)對應地、澤、火、風(陰)所以帛書的應該是取天地(1.6)根據易傳文字順序取山澤(2.7)如果此時在按照文字順序應該是取雷風(3.8)但是卻不是這樣,這種情況分兩種情況探討:第一,易傳有問題,很多人肯定不會相信;那麼第二種就是根據易傳中的象數易排列,父母、少男少女、中男中女、長男長女。但是解釋這麼多隻說明一點,在帛書《易經》卦序中的排列既要符合易傳文字順序排列,還要結合易象解釋不覺得繁瑣嗎?但是作為我個人更傾向於漢代以前的易傳或許是這麼描述的天地定位、山澤通氣、水火不相射、雷風相薄。這樣就很好解釋帛書的卦序了,就是讀起來不通順,這就造成書寫不工整!

雜談周易—關於饒宗頤先生對馬王堆《易經》卦序作淺談

在來看看把兩個整合起來就是

雜談周易—關於饒宗頤先生對馬王堆《易經》卦序作淺談

此圖為京房八宮圖打亂整理

上圖就是帛書《易經》卦序圖,方式就是乾宮

1、乾+乾;2,乾+地(天地);

3,乾+艮;4,乾+澤(山澤);

5,乾+水;6,乾+火(水火);

7,乾+雷;8,乾+風(雷風)

餘下的大家自己觀察,很簡單,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這種排列對焦延壽的卦變、京房六壬有很大幫助的,孟喜的卦氣說結合帛書《易經》八宮卦序圖對京房創立八宮圖有極大的幫助,茲列舉京房八宮順序圖供大家參閱,從他八宮裡面我們可以看到帛書《易經》的影子,卦+卦;也用卦氣說改變了卦變方式:從初爻開始變化一直到遊魂最後歸魂為止

雜談周易—關於饒宗頤先生對馬王堆《易經》卦序作淺談

此卦序作者目前未能理解

本文是根據網上有關饒宗頤先生對周易研究而對馬王堆帛書的研究產生興趣而作,感謝那些為我國文化做出傑出貢獻的學者,正是這群學者讓廣大愛好者增加研究範圍,為他們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璀璨一筆,有的人死了卻還活著,有的人活著只能賴活著,怕死必有一死,不怕死者必無思慮,僅以此文紀念饒宗頤大師

有什麼疑問的可以在下方留言,或者私信作者,有好的見解可以和本人溝通,互相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