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周易—关于饶宗颐先生对马王堆《易经》卦序作浅谈

1973年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周易》惊动了世界。同时,也向世人证明了《六十四卦》确实存在着不同的版本。由马王堆帛书《六十四卦》看,其大部分内容与现今的《周易》相同。这说明在汉代时,其内容基本达到了统一。但在卦序上是有所分别的。

根据史学家推测,马王堆遗址属于汉文帝时期,而帛书是楚人和汉人文字记载得一个方式,主要以白色丝帛为书写材料,最早记录在楚国时期,而马王堆属于汉文帝时期的墓葬,在墓葬中发现了《马王堆帛书周易》,是出土的古物,和通行本《周易》内容上有不少的出入,比如大名鼎鼎的乾卦和坤卦在这个本子里却写作“键”和“川”。

杂谈周易—关于饶宗颐先生对马王堆《易经》卦序作浅谈

今天我们不考究其易传的说法,主要针对64卦的顺序给大家讲解下,在秦朝时期,在李斯的建议下,秦始皇下诏不准以史非今,继而焚书坑儒,除了种植花草、卜筮之类的书籍流传下来,所以的经史类书籍都必须被焚烧,颁布了《挟书律》,不然会杀头。到了刘邦建立汉朝,并没有废除这项法令,直到汉惠帝四年,也就是公元前191年,刘盈当政的时候,才废除“挟书律”。而马王堆帛书《周易》经传是书写精良的两卷帛书,是汉文帝前期的抄本。这座墓的下葬年代是清楚的,在汉文帝前元12年,也就是公元前168年,抄写的时间应比下葬时间要早,而《周易》又是马王堆帛书中抄写时间最晚的,因此我们说是汉文帝前期的本子。帛书《周易》有经有传,但与传世本是不大一样的,下面我们具体看看它的经文和传文。

经文的卦序与传世本不同。传世本是乾、坤、屯、蒙……既济、未济,而帛书《易经》经文是始乾终益,可见它不是一般的《周易》本子。经过释读,发现其中有大量的通假字,这并不奇怪,但为什么卦序不同呢?这里就会有两种结论:第一方,马王堆的才是原始易经卦序;第二方马王堆的卦序是经过后人改编的;经过仔细研究,我们发现第二种说法更有说服力。因为同一帛书《易传》中显示的卦序是传世本的卦序。如果帛书《易经》的经文卦序是更古的,《易传》的卦序不应是传世本的卦序。假如说帛书《易经》的卦序是对的,那么帛书《易传》肯定会用帛书《易经》卦序,相反的是帛书《易传》卦序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卦序,只有一点可以证明,帛书版《易经》是易学爱好者改编。

香港的饶宗颐先生根据当时发掘简报刊出的帛书前几卦的照片,便推出了六十四卦的卦序,和经文的卦序完全一致。我们现在给大家看看是怎么来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京房的六壬,也就是周易八宫,我前文讲解的京房六壬说是来至于民间易学,可能就是根据帛书版《易经》改编而来,结合焦延寿的卦气说,创作自己的易学

在研究帛书版《易经》卦序前,我们要知道《易传》里面的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

现在我把京房的八宫打乱,然后作出帛书《易经》给大家参阅,下图为乾、艮、坎、震卦序

杂谈周易—关于饶宗颐先生对马王堆《易经》卦序作浅谈

根据上面的天地定位,那么第5个为坤;山泽通气,第6个为兑;雷风相薄,第7个为巽;第8个就为火;但是我们根据上面的卦序研究发现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两个是相反的顺序也就是第7个为火,第8个为巽,其实易家在研究《易经》卦序的基础上是受到了《易传》的影响,如果纯粹的按照语言顺序: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本应该是天、山、雷、水(阳)对应地、泽、风、火(阴)但是帛书却是天、山、水、雷(阳)对应地、泽、火、风(阴)所以帛书的应该是取天地(1.6)根据易传文字顺序取山泽(2.7)如果此时在按照文字顺序应该是取雷风(3.8)但是却不是这样,这种情况分两种情况探讨:第一,易传有问题,很多人肯定不会相信;那么第二种就是根据易传中的象数易排列,父母、少男少女、中男中女、长男长女。但是解释这么多只说明一点,在帛书《易经》卦序中的排列既要符合易传文字顺序排列,还要结合易象解释不觉得繁琐吗?但是作为我个人更倾向于汉代以前的易传或许是这么描述的天地定位、山泽通气、水火不相射、雷风相薄。这样就很好解释帛书的卦序了,就是读起来不通顺,这就造成书写不工整!

杂谈周易—关于饶宗颐先生对马王堆《易经》卦序作浅谈

在来看看把两个整合起来就是

杂谈周易—关于饶宗颐先生对马王堆《易经》卦序作浅谈

此图为京房八宫图打乱整理

上图就是帛书《易经》卦序图,方式就是乾宫

1、乾+乾;2,乾+地(天地);

3,乾+艮;4,乾+泽(山泽);

5,乾+水;6,乾+火(水火);

7,乾+雷;8,乾+风(雷风)

余下的大家自己观察,很简单,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种排列对焦延寿的卦变、京房六壬有很大帮助的,孟喜的卦气说结合帛书《易经》八宫卦序图对京房创立八宫图有极大的帮助,兹列举京房八宫顺序图供大家参阅,从他八宫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帛书《易经》的影子,卦+卦;也用卦气说改变了卦变方式:从初爻开始变化一直到游魂最后归魂为止

杂谈周易—关于饶宗颐先生对马王堆《易经》卦序作浅谈

此卦序作者目前未能理解

本文是根据网上有关饶宗颐先生对周易研究而对马王堆帛书的研究产生兴趣而作,感谢那些为我国文化做出杰出贡献的学者,正是这群学者让广大爱好者增加研究范围,为他们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璀璨一笔,有的人死了却还活着,有的人活着只能赖活着,怕死必有一死,不怕死者必无思虑,仅以此文纪念饶宗颐大师

有什么疑问的可以在下方留言,或者私信作者,有好的见解可以和本人沟通,互相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