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宗颐:大师?我是大猪吧?看他的画,才知孤美静慧!(收藏)

今天,我们一起来回顾百年先生饶宗颐画作。这位先生于2018年2月6日凌晨,享年101岁。可谓高寿。这无不和他的心态,养静,绘画等有关。看看他的人生,你才会明白,什么叫不拘一格,骨格清奇,旷世奇才。

饶宗颐:大师?我是大猪吧?看他的画,才知孤美静慧!(收藏)

(饶宗颐先生写实照)

钱锺书先生称他是“旷世奇才”;

季羡林先生说他是“我心目中的大师”;

金庸说,有了他,香港就不是文化沙漠;

学术界尊他为“整个亚洲文化的骄傲”;

据传,他:

经史子集、诗词歌赋、书画金石,无一不精;

他贯通中西之学,甲骨敦煌、梵文巴利

希腊楔形、楚汉简帛,无一不晓;

他,

自学成一代宗师。

是当代中国——百科全书式的古典学者

茹古涵今之学,上及夏商,下至明清。

他没有接受中国传统学院派的高等教学,

但他是国内外多所知名大学的客座教授。

家学渊源,出身书香名门的他,

自1917年出生于潮安一个富甲一方的家族,

潮州最大的藏书楼“天啸楼”,

是他父亲饶锷在家乡所建。

少年时候的他,

认识到学校教育不适合他,

宁愿一人躲在“天啸楼”自学。

1

家学与开窍之言

论及做学问心得体验,

“家学是做学问的方便法门。

要做成学问,“开窍”十分重要,要让小孩心里天地宽广,

让他们充满幻想,营造自己的世界,同时要注意引导他们少走弯路。”

饶宗颐在他的一生中,深有体会。

他说,

“母亲在我两岁时因病去世,我小时候十分孤独,

我父亲一直生活在沉闷之中,但他对我的影响很大。

我有五个基础来自家学,

一是家里训练我写诗、填词,还有写骈文、散文;

二是写字画画;

三是目录学;

四是儒、释、道;

五是乾嘉学派的治学方法。”

书画欣赏

饶宗颐:大师?我是大猪吧?看他的画,才知孤美静慧!(收藏)

(西湖春色)

饶宗颐:大师?我是大猪吧?看他的画,才知孤美静慧!(收藏)

(莲花山晓春)

饶宗颐:大师?我是大猪吧?看他的画,才知孤美静慧!(收藏)

饶宗颐:大师?我是大猪吧?看他的画,才知孤美静慧!(收藏)

饶宗颐:大师?我是大猪吧?看他的画,才知孤美静慧!(收藏)

饶宗颐:大师?我是大猪吧?看他的画,才知孤美静慧!(收藏)

饶宗颐:大师?我是大猪吧?看他的画,才知孤美静慧!(收藏)

饶宗颐:大师?我是大猪吧?看他的画,才知孤美静慧!(收藏)

饶宗颐:大师?我是大猪吧?看他的画,才知孤美静慧!(收藏)

饶宗颐:大师?我是大猪吧?看他的画,才知孤美静慧!(收藏)

饶宗颐:大师?我是大猪吧?看他的画,才知孤美静慧!(收藏)

饶宗颐:大师?我是大猪吧?看他的画,才知孤美静慧!(收藏)

饶宗颐:大师?我是大猪吧?看他的画,才知孤美静慧!(收藏)

饶宗颐:大师?我是大猪吧?看他的画,才知孤美静慧!(收藏)

饶宗颐:大师?我是大猪吧?看他的画,才知孤美静慧!(收藏)

饶宗颐:大师?我是大猪吧?看他的画,才知孤美静慧!(收藏)

饶宗颐:大师?我是大猪吧?看他的画,才知孤美静慧!(收藏)

饶宗颐:大师?我是大猪吧?看他的画,才知孤美静慧!(收藏)

饶宗颐:大师?我是大猪吧?看他的画,才知孤美静慧!(收藏)

饶宗颐:大师?我是大猪吧?看他的画,才知孤美静慧!(收藏)

书法欣赏

饶宗颐:大师?我是大猪吧?看他的画,才知孤美静慧!(收藏)

饶宗颐:大师?我是大猪吧?看他的画,才知孤美静慧!(收藏)

饶宗颐:大师?我是大猪吧?看他的画,才知孤美静慧!(收藏)

饶宗颐:大师?我是大猪吧?看他的画,才知孤美静慧!(收藏)

饶宗颐:大师?我是大猪吧?看他的画,才知孤美静慧!(收藏)

饶宗颐:大师?我是大猪吧?看他的画,才知孤美静慧!(收藏)

饶宗颐:大师?我是大猪吧?看他的画,才知孤美静慧!(收藏)

饶宗颐:大师?我是大猪吧?看他的画,才知孤美静慧!(收藏)

2

饶宗颐,言

“呵,大师?我是大猪吧(潮汕话里,‘大师’与‘大猪’谐音)。现在‘大师’高帽满天飞,太多了。其实大师原来是称呼和尚的,我可不敢当。”

“心无挂碍的好处,人于寂寞处,养成孤独,否则时间不够用,集中精力做事。”

“心无挂碍中的‘挂碍’,是指自己造出来的障碍。现在的人太困于物欲,其实是他们自己造出来的。”

“一个人在世上,如何正确安顿好自己,这是十分要紧的”。

“我是每天坐在葫芦里。”饶宗颐笑道。他引用元代诗人的一句话:“一壶天地小于瓜。”他在自己的天地里,清静达观,身心愉悦,自然长寿。

“我从14岁起,就学‘因是子静坐法’,早上会沐浴和静坐,然后散步,晚间九时必宽衣就寝。”

”一切事业,要从益人而不是损人的原则出发和归宿。”

“我们要从古人文化里学习智慧,不要‘天人互害’,而要制造‘天人互益’的环境,朝‘天人互惠’方向努力才是人间正道。”

“人在天地之中,渺小得像一种不可知的斑点;亦像一根芦苇,很容易被一阵风摧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