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宗頤:大師?我是大豬吧?看他的畫,才知孤美靜慧!(收藏)

今天,我們一起來回顧百年先生饒宗頤畫作。這位先生於2018年2月6日凌晨,享年101歲。可謂高壽。這無不和他的心態,養靜,繪畫等有關。看看他的人生,你才會明白,什麼叫不拘一格,骨格清奇,曠世奇才。

饒宗頤:大師?我是大豬吧?看他的畫,才知孤美靜慧!(收藏)

(饒宗頤先生寫實照)

錢鍾書先生稱他是“曠世奇才”;

季羨林先生說他是“我心目中的大師”;

金庸說,有了他,香港就不是文化沙漠;

學術界尊他為“整個亞洲文化的驕傲”;

據傳,他:

經史子集、詩詞歌賦、書畫金石,無一不精;

他貫通中西之學,甲骨敦煌、梵文巴利

希臘楔形、楚漢簡帛,無一不曉;

他,

自學成一代宗師。

是當代中國——百科全書式的古典學者

茹古涵今之學,上及夏商,下至明清。

他沒有接受中國傳統學院派的高等教學,

但他是國內外多所知名大學的客座教授。

家學淵源,出身書香名門的他,

自1917年出生於潮安一個富甲一方的家族,

潮州最大的藏書樓“天嘯樓”,

是他父親饒鍔在家鄉所建。

少年時候的他,

認識到學校教育不適合他,

寧願一人躲在“天嘯樓”自學。

1

家學與開竅之言

論及做學問心得體驗,

“家學是做學問的方便法門。

要做成學問,“開竅”十分重要,要讓小孩心裡天地寬廣,

讓他們充滿幻想,營造自己的世界,同時要注意引導他們少走彎路。”

饒宗頤在他的一生中,深有體會。

他說,

“母親在我兩歲時因病去世,我小時候十分孤獨,

我父親一直生活在沉悶之中,但他對我的影響很大。

我有五個基礎來自家學,

一是家裡訓練我寫詩、填詞,還有寫駢文、散文;

二是寫字畫畫;

三是目錄學;

四是儒、釋、道;

五是乾嘉學派的治學方法。”

書畫欣賞

饒宗頤:大師?我是大豬吧?看他的畫,才知孤美靜慧!(收藏)

(西湖春色)

饒宗頤:大師?我是大豬吧?看他的畫,才知孤美靜慧!(收藏)

(蓮花山曉春)

饒宗頤:大師?我是大豬吧?看他的畫,才知孤美靜慧!(收藏)

饒宗頤:大師?我是大豬吧?看他的畫,才知孤美靜慧!(收藏)

饒宗頤:大師?我是大豬吧?看他的畫,才知孤美靜慧!(收藏)

饒宗頤:大師?我是大豬吧?看他的畫,才知孤美靜慧!(收藏)

饒宗頤:大師?我是大豬吧?看他的畫,才知孤美靜慧!(收藏)

饒宗頤:大師?我是大豬吧?看他的畫,才知孤美靜慧!(收藏)

饒宗頤:大師?我是大豬吧?看他的畫,才知孤美靜慧!(收藏)

饒宗頤:大師?我是大豬吧?看他的畫,才知孤美靜慧!(收藏)

饒宗頤:大師?我是大豬吧?看他的畫,才知孤美靜慧!(收藏)

饒宗頤:大師?我是大豬吧?看他的畫,才知孤美靜慧!(收藏)

饒宗頤:大師?我是大豬吧?看他的畫,才知孤美靜慧!(收藏)

饒宗頤:大師?我是大豬吧?看他的畫,才知孤美靜慧!(收藏)

饒宗頤:大師?我是大豬吧?看他的畫,才知孤美靜慧!(收藏)

饒宗頤:大師?我是大豬吧?看他的畫,才知孤美靜慧!(收藏)

饒宗頤:大師?我是大豬吧?看他的畫,才知孤美靜慧!(收藏)

饒宗頤:大師?我是大豬吧?看他的畫,才知孤美靜慧!(收藏)

饒宗頤:大師?我是大豬吧?看他的畫,才知孤美靜慧!(收藏)

饒宗頤:大師?我是大豬吧?看他的畫,才知孤美靜慧!(收藏)

書法欣賞

饒宗頤:大師?我是大豬吧?看他的畫,才知孤美靜慧!(收藏)

饒宗頤:大師?我是大豬吧?看他的畫,才知孤美靜慧!(收藏)

饒宗頤:大師?我是大豬吧?看他的畫,才知孤美靜慧!(收藏)

饒宗頤:大師?我是大豬吧?看他的畫,才知孤美靜慧!(收藏)

饒宗頤:大師?我是大豬吧?看他的畫,才知孤美靜慧!(收藏)

饒宗頤:大師?我是大豬吧?看他的畫,才知孤美靜慧!(收藏)

饒宗頤:大師?我是大豬吧?看他的畫,才知孤美靜慧!(收藏)

饒宗頤:大師?我是大豬吧?看他的畫,才知孤美靜慧!(收藏)

2

饒宗頤,言

“呵,大師?我是大豬吧(潮汕話裡,‘大師’與‘大豬’諧音)。現在‘大師’高帽滿天飛,太多了。其實大師原來是稱呼和尚的,我可不敢當。”

“心無掛礙的好處,人於寂寞處,養成孤獨,否則時間不夠用,集中精力做事。”

“心無掛礙中的‘掛礙’,是指自己造出來的障礙。現在的人太困於物慾,其實是他們自己造出來的。”

“一個人在世上,如何正確安頓好自己,這是十分要緊的”。

“我是每天坐在葫蘆裡。”饒宗頤笑道。他引用元代詩人的一句話:“一壺天地小於瓜。”他在自己的天地裡,清靜達觀,身心愉悅,自然長壽。

“我從14歲起,就學‘因是子靜坐法’,早上會沐浴和靜坐,然後散步,晚間九時必寬衣就寢。”

”一切事業,要從益人而不是損人的原則出發和歸宿。”

“我們要從古人文化裡學習智慧,不要‘天人互害’,而要製造‘天人互益’的環境,朝‘天人互惠’方向努力才是人間正道。”

“人在天地之中,渺小得像一種不可知的斑點;亦像一根蘆葦,很容易被一陣風摧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