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通儒 學界巨擘饒宗頤和華藝的因緣

饒公與華藝的因緣

華藝集團與饒公“結緣”甚早,為更好地研究與推廣饒宗頤的學術、文學、藝術及思想,早在2000年,華藝廊舉辦了饒宗頤先生的個人作品展,並出版其個人作品集,系統梳理和回顧了饒公七十餘年的從藝生涯,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與肯定。

一代通儒 學界巨擘饒宗頤和華藝的因緣

華藝廊舉辦饒宗頤書畫展現場花絮

一代通儒 學界巨擘饒宗頤和華藝的因緣

華藝廊主編《當代名家精品·華藝廊叢書8·饒宗頤》

作為當下中國最受尊崇的學者之一,饒宗頤先生一直被人們尊稱為“國學大師”、“漢學泰斗”,甚至“國寶”。

他是當代中國百科全書式的古典學者,其茹古涵今之學,上及夏商,下至明清,經史子集、詩詞歌賦、書畫金石,無一不精;他貫通中西之學,殷墟甲骨、敦煌經卷、楚漢簡帛、印度梵文、古巴比倫楔形文字,無一不曉。他的治學之道博大精深,文史哲藝融會貫通,精通多種語言,被同輩學者盛譽為“業精六學,才備九能”的全才。如果說饒公為國學界的最強大腦,一點也不為過。

一代通儒 學界巨擘饒宗頤和華藝的因緣

饒宗頤(1917-2018),字伯濂、伯子,號選堂,又號固庵,廣東潮州人。

我國學術界曾先後將饒宗頤與錢鍾書、季羨林並列,稱之為“北錢南饒”和“北季南饒”。在錢鍾書心中,饒宗頤是“曠世奇才”,季羨林則直呼“我心目中的大師就是饒宗頤”。世人評說,有了他,香港就不是文化沙漠,學術界尊他為“整個亞洲文化的驕傲”。

一代通儒 學界巨擘饒宗頤和華藝的因緣

饒宗頤著作繁多,僅《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便有十四卷二十冊。其著述可分為:“敦煌學”、“甲骨學”、“詞學”、“史學”、“目錄學”、“楚辭學”、“考古學”(含“金石學”)、“書畫”等八大門類。

榮譽紀事

1962年 獲被譽為西方漢學諾貝爾獎的法國“儒蓮獎”;

2000年 獲香港特區政府頒授“大紫荊勳章”;

2011年 當選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長,2013年連任;

2011年 由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發現的編號為10017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為“饒宗頤星”,這是一項崇高的國際榮譽;

2013年 獲“世界中國學貢獻獎”;

2014年 獲首屆全球華人國學獎“終身成就獎”。

一代通儒 學界巨擘饒宗頤和華藝的因緣

饒宗頤社長為西泠印社題寫“播芳六合”

從潮州首富家裡走出的學問宗師

中學未畢業的大學教授

都說鐘鳴鼎食之家容易“培養”出玩物喪志的公子哥兒,饒宗頤卻是個例外。先生1917年生於廣東潮安,他的家族富甲一方,家學淵源更是深厚,父親饒鍔在家鄉建起了潮州最大的藏書樓“天嘯樓”,購置圖書十萬餘卷。

一代通儒 學界巨擘饒宗頤和華藝的因緣

時年九歲的饒宗頤(左)   清末民初一代大儒饒鍔先生(右)

自幼耳濡目染,饒宗頤不但博覽群書,而且在父親的指導下,學習填詞,寫作古詩、駢文、散文等各種文體。12歲時,還拜入“海上畫派”大師任伯年的弟子楊栻門下學畫,專攻山水及宋人行草。從而打下一生學問與藝術的根基。

因而儘管中學都未畢業,也未曾留學海外,但擁有更廣闊學術視野的饒宗頤,後來卻成為大學教授,並在海內外二十餘所高等院校任教,包括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大學、美國耶魯大學研究院、法國高等研究院、日本京都大學、北京大學等,成為學術界一段美談。

一代通儒 學界巨擘饒宗頤和華藝的因緣

饒宗頤 書法   水墨紙本 鏡片   31×68cm

注:華藝國際2018春拍拍品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蜚聲海內外的漢學翹楚

饒宗頤早年以在潮州、廣州治地方史志為主,中年移居香港後兼治四裔交通及出土文獻,壯年後足跡踏至世界五洲,由中國史擴大到印度、西亞以至人類文明史的研究,晚年則尋訪華夏九州,致力於中國精神史的探求。在饒公的學術生涯中,這些地理座標意義重大,他將自己的治學之路歸結為耳熟能詳的一句話:“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一代通儒 學界巨擘饒宗頤和華藝的因緣

饒宗頤 對聯   水墨紙本 鏡片   139×34cm×2

注:華藝國際2018春拍拍品

上世紀50到70年代,當很多大陸學者陷於一波又一波的政治運動時,饒宗頤得以在香港埋首學問。更為重要的是,他與國際漢學界廣泛交流,成就了自己學術研究的一個黃金期。

饒公是第一位講述巴黎、日本所藏甲骨文的學者,也是系統研究殷代貞卜人物的第一人。1954年,為了進行甲骨文研究,饒宗頤奔赴日本、法國潛心鑽研,隨後出版鉅著《殷代貞卜人物通考》,全面地展現了殷代歷史的面貌。60年代,先生憑藉這本著作在法國獲得了有漢學界諾貝爾獎之稱的“儒蓮獎”。

一代通儒 學界巨擘饒宗頤和華藝的因緣

饒宗頤 高士羈旅圖   水墨金箋 鏡框   89×45cm

出版:《當代名家精品·華藝廊叢書8·饒宗頤》P37,2000年1月廣州出版社。

注:華藝國際2018春拍拍品

同一年,在法國漢學家戴密微的邀請下,饒宗頤到巴黎編輯整理敦煌的經卷資料。在浩如煙海的文物中,饒宗頤系統地研究了道教文獻資料,並出版了《敦煌老子想爾注校箋》,填補了該領域的學術空白。這本書引發了歐洲研究道教的熱情,巴黎大學中國學院還把這本著作定為研究生的必讀教材。

70年代,饒宗頤首次將敦煌寫本《文心雕龍》公之於世,成為研究敦煌寫卷書法的第一人。隨後,他和戴密微共同合著的《敦煌曲》、獨立完成的《敦煌白畫》兩本重要著作相繼問世,填補了敦煌學研究的空白,奠定了饒宗頤在敦煌學研究領域的重要地位。

一代通儒 學界巨擘饒宗頤和華藝的因緣

饒宗頤 百年古木   設色金箋 鏡框   89×45cm

出版:《當代名家精品·華藝廊叢書8·饒宗頤》P43,2000年1月廣州出版社。

注:華藝國際2018春拍拍品

此後幾十年,饒宗頤的海外邀約和榮譽不斷:1978年,受邀擔任法國高等研究院宗教學部客座教授,主講“中國古代宗教”,其間,瑞士電視臺還播出了他的紀錄片;1980年,被法國亞細亞研究會授予榮譽會員;2012年,當選法國法蘭西學院銘文與美文學院外籍院士……正如瑞典漢學家施舟人所言:“饒宗頤教授不僅是法國漢學界的老師,更是全歐洲漢學界的老師。”

饒宗頤的學問成就,與他在世界各地的遊學遍訪密不可分。之後的印度之行、新加坡之行、美國之行、臺灣之行無不如此。

一代通儒 學界巨擘饒宗頤和華藝的因緣

饒宗頤 山水   設色金箋 鏡框   89×45cm

出版:《當代名家精品·華藝廊叢書8·饒宗頤》P68,2000年1月廣州出版社。

注:華藝國際2018春拍拍品

學者之風與文人之畫

學術的高度決定藝術的高度

在“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古訓之上,饒宗頤更有“著等身書,寫各種畫”。饒公從12歲開始研習山水及宋人行草,並能夠抵壁作大幅山水及人物,與書畫結下不解之緣。如果自饒公1929年從金陵楊栻學習書畫開始,迄今已九十載,其畫歷之長可謂少有。

一代通儒 學界巨擘饒宗頤和華藝的因緣

正在作畫的饒宗頤

饒公曾說,自己有一件事情絕對不會做,那就是篆刻,因為怕傷到手,而他的手,是要寫字畫畫的。可見其對書畫創作的重視程度。

饒宗頤先生的書畫藝術秉承了中國明清以來文人書畫的優秀傳統,充滿“士夫氣”,是當今社會難得的“學者型”書畫藝術家。其繪畫題材廣涉山水、人物、花鳥,有傳統流派的摹仿,有世界各國的風光寫生,更有自成風格的創作。書法方面,植根於古文字,而行草書則融入明末各家豪縱韻趣,隸書兼採汀洲、冬心、完白之長,自成一格,真草隸篆皆得心應手。

一代通儒 學界巨擘饒宗頤和華藝的因緣

饒宗頤 山水   水墨金箋 鏡框   89×45cm

出版:《當代名家精品·華藝廊叢書8·饒宗頤》P47,2000年1月廣州出版社。

注:華藝國際2018春拍拍品

饒公一生為學而行走四方,基於興趣愛好,他往往把眼前即景用畫筆記錄下來,或者為了畫而專門寫生,因此,這些畫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他的學術歷程。

著名美術史家陳傳席認為:在饒宗頤先生一生與學問相關的繪畫作品中,其學術的方向、研究的課題與繪畫的題材所表現出來的關聯,有著多方面的表現,所以,他的繪畫表現出了題材多樣性的特色。饒宗頤先生走過了20世紀,又在新的世紀煥發出耄耋之年的神采。

毫無疑問,在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中,饒先生以深厚的國學功底兼具廣博的外來文化的知識,融合中外。當這些反映到他的繪畫中的時候,所表現出的“此心無町畦,東西僅尺咫”,既是他學藝融通的基礎,又是他學藝融通的成就。

請橫放手機觀看下圖

一代通儒 學界巨擘饒宗頤和華藝的因緣

饒宗頤 鍾馗醉酒圖   設色紙本 鏡框   44×120cm

出版:

1。《梓里情緣》P237,嶺南美術出版社;

2。《夢裡不知身是客》P298,西冷印社出版社;

3。《藝林大觀——近現代書畫先卒》P154,上海書畫出版社。

注:華藝國際2018春拍拍品

2018年2月6日凌晨,饒宗頤先生溘然長逝,享年101歲。隨後,多位國家重要領導人分別以不同方式表示悼念。在送別儀式上,全國政協副主席、香港特區行政長官、中聯辦副主任和港大饒宗頤學術館館長等為饒公扶靈,以最高的禮遇致以最深的哀悼,從中體現出了國家及社會對文化的重視以及對文人的尊重。

一代通儒 學界巨擘饒宗頤和華藝的因緣

饒宗頤 對聯   水墨金箋 鏡框   89×23cm×2

注:華藝國際2018春拍拍品

為了表達對饒宗頤先生深切的追思與緬懷,華藝國際將於2018年春季拍賣會“廣東百年美術”專場中特別策劃“饒宗頤先生作品集珍”專題,力求通過先生一生各個時期所作的山水、人物、書法等作品,全面呈現這位當代國學泰斗高深的文學素養與文人雅緻的心境寫照。

作品徵集現已全面啟動,期待廣大藏家朋友積極參與!相信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能夠近距離感受到這位國學大師的文化脈搏。

注:本文選錄的書畫作品皆為華藝國際2018春季拍賣會“饒宗頤先生作品集珍”專題拍品,敬請關注。

一代通儒 學界巨擘饒宗頤和華藝的因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