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利益,這個東西的危害被隱藏了50多年,它能導致10種病,害了兩代人!

這個東西就是——糖!

糖的可怕危害,曾經被隱瞞了50多年之久。

为了利益,这个东西的危害被隐藏了50多年,它能导致10种病,害了两代人!

5萬美元“買通”科學家

上個世紀60年代的美國,肥胖、冠心病和糖尿病的發病率升高。此前有一些研究認為,飲食中的高糖、高脂肪、高熱量是“罪魁禍首”。

一開始,幾家製糖企業組建了一個名叫“糖類研究會”的組織,現在這個組織已經更名為“糖業協會”。

為了糖的市場銷售,該組織向三名哈佛大學的科學家支付了相當於現在5萬美元的薪酬,請他們發表有關糖、脂肪、心血管疾病這三者之間關係的綜述報告。

報告中引用的研究都經過該協會精心挑選,把“加工”好的文章在1967年成功發表在最權威的學術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這篇“糖無害、脂肪有害”的文章,把糖分與心血管疾病的關係描述得微乎其微,把患上心血管疾病的責任幾乎全部推給了飽和脂肪。

在這波操作下,糖順利被洗白,在之後的幾十年裡,儘管有無數的人因為糖而死去,但糖的危害都沒有出現在學術文章和官方膳食指南里,飽和脂肪則倒了大黴,獨自承受罵名……

直到2016年,糖業協會的陰謀才被揭露發佈出來。人們開始意識到,原來過多攝入糖也是健康的敵人

嗜糖之害甚於吸菸

世界衛生組織(WHO)曾調查了23個國家人口的死亡原因,得出結論:嗜糖之害,甚於吸菸!這項調查還提示,長期嗜高糖食物的人,他們的平均壽命比正常飲食的人要縮短10~20年,並提出了“戒糖”的口號。

但是近年來,中國人對糖的消耗量居高不下,吃糖的危害還沒有被更多的人認識到。2008年,有調查顯示,每個中國人在這一年裡吃下了19.6公斤的糖,相當於每天吃了50克糖。與30年前相比,中國人的糖攝入量整整上升了5倍

而《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提出的建議是:每人每日添加糖攝入量不超過50克,

最好限制在25克以內

为了利益,这个东西的危害被隐藏了50多年,它能导致10种病,害了两代人!

一口糖吃出10種病

1、高血壓

美國心臟病雜誌曾發文稱,高糖飲食也會引發高血壓。高血糖水平作用於下丘腦的某個關鍵部位,會引起心率加快、血壓升高。

2、糖尿病

吃糖不會直接導致糖尿病,但高糖飲食,可以出現短時性血糖增高,加重胰腺胰島負擔;高糖飲食又可以導致肥胖,容易導致胰島素相對不足,或胰島素抵抗,大大增加了患糖尿病的風險。

3、心臟病

研究發現,兒童每週少喝1份含糖飲料就能改善心臟健康狀況,降低今後患上心臟病的風險。兒童所喝的含糖飲料份數越多,他們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含量就越高。

4、中風

日本大阪大學的專家小組跟蹤了近4萬名男性和女性達18年後研究發現,每天喝含糖飲料會使女性患中風的風險提高80%。

5、子宮癌

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與那些很少吃甜食的女性相比,每週吃甜食2至3次的女性,其患子宮癌的風險會增加33%。如果每週吃甜食三次以上,患子宮癌的風險就會增加42%。

6、乳腺癌

女性甜食攝入過多會促進乳腺癌的發展,因為大量的攝入甜食,體內的胰島素分泌就會增加,而早期乳腺癌的發生正需要大量的胰島素,這樣就會促進乳腺癌細胞的生長繁殖。

7、影響智力

日本科學家發現,甜食吃得多居然會影響人的智力!研究發現,給老鼠喂高糖高脂飲食,結果發現大腦中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的含量大大減少,導致記憶容量縮小,學習記憶能力下降。

8、抑鬱症

《英國精神病學雜誌》的一項針對3400多名中年人的調查發現,膳食中含糖類等加工食品太多的人,患抑鬱的風 險可能增加58%。

9、膽結石

糖攝入過量,會加快膽固醇的積累,而過多的膽固醇又會形成膽固醇結石。另外,糖過多還會轉化為脂肪,促進人體發胖,進而引起膽固醇分泌增加,促使膽結石的發生。

10、痛風

糖過量易導致人體內源性尿酸的形成,而尿酸過高,就很容易引發痛風。美國調查顯示,大量喝甜飲料的人痛風的發病率比不喝甜飲料的人高出120倍。

为了利益,这个东西的危害被隐藏了50多年,它能导致10种病,害了两代人!

學會控制糖的攝入

糖不是不能吃,只是在現在優越的生活條件下,一定要控制糖的攝入量

除了儘量少的直接吃糖外,學會這幾招減少“攝入糖”!

1、不主動喝糖飲料,少喝乳酸菌飲料。喝咖啡、豆漿時,少加或不加糖。

2、若當天喝了蜂蜜水或紅糖水,則之後最好避免其他甜的食物。

3、少吃膨化食品,雪餅、鮮貝、蝦條等。它們吃起來雖然是鹹的,但裡面含有大量的澱粉,卻不含抑制糖上升的膳食纖維。

4、少用番茄醬、燒烤汁等調味醬,這些調味劑每100克大概有15克左右的糖。

5、少做紅燒菜餚,一份紅燒排骨、紅燒魚、魚香肉絲大概加糖25~30克,紅燒肉要加40~50克,最高的是糖醋排骨和糖醋里脊,每份要加入75克左右的糖。

6、少吃肉乾、肉脯、話梅。一些加工肉製品為了口感,如肉乾、肉脯裡含有不少糖。而話梅等零食為了防止變質也會加入大量的糖抑制細菌生長。

7、打著“低糖”和“無糖”標籤的食物要注意。

✦無糖中創造甜味的是人工合成甜味劑。甜味劑不是營養素,不會產生能量,也不能被人體利用,喝下去的甜味劑會加重身體負擔,可損害肝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