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價值成長股投資新邏輯——星石投資首席策略師劉可做客央視

2018:價值成長股投資新邏輯——星石投資首席策略師劉可做客央視

2018年4月2日,星石投資助理總經理、合夥人、首席策略師、策略研究部總監劉可做客中央電視臺《交易時間》,為觀眾及投資者們分享價值成長投資新邏輯和醫藥生物板塊投資機會。

以下為劉可先生訪談精選內容。

價值成長迎投資新邏輯

價值成長為王,雖然市場對經濟增長的預期存在不確定性,短期的經濟波動可能帶來預期的再次反轉。但是,從長期角度看,經濟中也存在著一定的確定性部分,這就是溫和通脹+供給側改革+新經濟崛起。2018年經濟與2003和2013年有其相似之處,均處於國內溫和通脹、世界經濟回暖的背景下,而且2016-2017年的超預期增長,有類似2003觸底反彈的復甦信號,更多的是2013年底部增長結構優化的延續。

因此,從宏觀經濟基本面出發,我們判斷2018年的市場可能兼具2003年和2013年的特點,價值與成長特徵兼備的標的可能將在中長期內勝出。

2018:價值成長股投資新邏輯——星石投資首席策略師劉可做客央視

醫藥生物確定性投資機會較大

2018年以來,申萬醫藥生物行業指數上漲3.08%,居所有行業的第三位,這一方面是由於改革紅利帶來創新藥和高端仿製藥的長期投資機會,另一方面也是在開年以來市場大幅震盪的情況下,醫藥板塊的防禦屬性凸顯。

2018:價值成長股投資新邏輯——星石投資首席策略師劉可做客央視

新一輪的醫藥改革從2016年開始,從藥品領域來看,主線是鼓勵創新,在對創新藥、高端仿製藥審批審評制度改革落地的背景下,板塊迎來長期投資機會。《2017年藥品審評報告》顯示,2017年總局共批准394個藥品上市,優先審評的品種佔到53個,審批積壓件數從2016年的8000多件下降到了4000件左右,一致性評價平均審批時間為70個工作日,為法定時限的一半,創新藥臨床試驗申報平均用時120個工作日,基本達到法定時間標準,提高了創新藥和高端仿製藥的上市效率。


兩會期間,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正式公佈,醫療相關的部門也發生了重大調整,整合了多部門的醫保職能,組建國家醫療保障局,有利於通盤考慮醫保目錄、定價、支付等多個環節的政策;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下單設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獨立的藥監局有望進一步落實前期各項藥品審批領域改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