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微講壇:宇宙的旋轉美姿(三)

星空微講壇:宇宙的旋轉美姿(三)

致親愛的科爸科媽和小朋友們,科學爸爸每週將以文字、圖片的形式連載一場往期講座,爸爸媽媽和小朋友們可以在收看講座的同時,配合連載的圖片,更有效地吸收科學知識。讓科學爸爸陪伴大家度過最美好的科學親子時光! ——科學爸爸

宇宙的旋轉美姿(三)

主講丨孫維新教授/館長

配圖丨網絡

太陽是我們銀河系裡2千億顆恆星其中的一顆,是一箇中間偏小的恆星,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太陽系也是扁平的?所有的行星都在同一個平面上繞著太陽運行。

星空微講壇:宇宙的旋轉美姿(三)


美國原子能委員會標誌

我們現在來看一張有趣的圖片,這張是美國「原子能委員會(US Atomic Energy Committee)」的標誌,為什麼我們的太陽系是扁平的,而不是像「原子能委員會」的標誌,各有各的軌道,大家從四面八方繞行銀河中心?

學習科學,要把胡適先生的一句話常放在心中:「在不疑處有疑」,一般人都覺得這個現象理所當然,太陽系長的就是這樣,本就該如此,但有些人會覺得奇怪,為何長這樣,而不是長那樣?若是有這種質疑挑戰的態度和能力,就可以發現自然現象背後的道理,看到別人沒有看到的東西!而當你看到別人沒有看到的東西,就能發現別人沒發現的東西。所以學習科學的態度就是不斷去追根究底,古人講:「窮究天人之際」,就是這個道理。

太陽系的扁平,和銀河系的扁平是同樣的道理,都是「旋轉」造成的,這個現象解釋起來稍微複雜,物理名詞叫做「角動量守恆」。這個名詞在物理學上非常重要,不過我們現在先不多講,有機會在線下活動面對面的時候我們再仔細說。雖然這是很專業的物理概念,但是其實在生活中,無論是拿一根繩子綁著一個石頭在我們頭上轉,或是我們站在懸崖邊上為了不掉下去而將手臂往前揮動,這些生活中的現象,都跟「角動量守恆」有關係,至於我們剛剛說到太陽系與銀河系的扁平,也都是「角動量守恆」造成的!太陽系跟銀河系在形成的過程中,都是先變成了扁平的雲氣圓盤以後,才出現行星跟恆星的,自然大家都在一個扁平的盤狀結構上運行。

我們可以想象,太陽在最初尚未形成時候就是一大團雲氣,由於引力造成收縮,雲氣中很多粒子本來運行的方式各不一樣,但是在你碰我我碰你的過程中,最後這些粒子終於找出了一個共同旋轉的方向,一旦開始旋轉了,這個雲氣就不得不向扁平狀發展了。

一開始的假設我們可以把這個初始雲氣當做是圓形的,你可能會問,為什麼要假設它是圓形的?Well,學物理的人通常都會把物體先假設為圓形的,因為圓形最簡單!也比較好計算。有個笑話說,一個小孩問一個物理學家:「您是否可以描述一下一隻雞的運動?」物理學家回答他說:「當然可以,首先讓我們假設這隻雞是圓的!」為什麼要假設為圓形?就是因為物理學家無法處理太複雜的形狀,所以只能假設雞是圓形的了。

所以我們先假設太陽這團雲氣,在未形成太陽之前就是一團圓形的雲氣吧!在形成的過程中,一邊收縮一邊旋轉,而在旋轉的過程中,角動量守恆的現象出現了,讓它越來越扁,上下半球越縮越小,最後變成一個扁平的圓盤。當這個扁平的圓盤出現以後,當中的物質比較厚比較大,就形成了我們的太陽,而殘存在周邊的這些物質與灰塵,經過了引力的吸引,時間一久就慢慢形成了小行星,然後積累出來越來越大的天體。從小到大逐漸形成了行星,這些行星就在太陽旁邊一路公轉,一路就像吸塵器一樣把周邊的雲氣吸到自己身上來,這些天體邊吸邊長大,行星陸續出現,雲氣盤就慢慢的消失了,因為所有的物質都分別落到這些行星上了。

(未完待續)

星空微講壇:宇宙的旋轉美姿(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