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具魅力的北路梆子和二人臺

獨具魅力的北路梆子和二人臺

田淼

獨具魅力的北路梆子和二人臺

古戲臺

忻州是中國北方民歌之鄉,是山西四大梆子之北路梆子和二人臺的發源地。

北路梆子

北路梆子是流行於山西北中部、內蒙古中西部、河北西北部及陝西北部較有影響的中國戲曲劇種之一。其藝術基礎雄厚,生活氣息濃郁、語言通俗流暢,重生活、重情趣、重唱功、重特技。北路梆子有大北路和小北路之別。大北路流行於雁門關以北直至內蒙古包頭一帶,具有行腔穩健、深沉的特點;小北路流行於雁門關以南,具有行腔華麗、委婉的特點。

北路梆子於明末清初形成於晉北地區。最早稱“大戲”或“梆子戲”,也稱“上路調”或“北路戲”,一段時期專稱“代州梆子”。乾隆年間梆子戲已在晉北、內蒙古一帶廣為流行,並逐步北路化。到咸豐年間,發展成一個新的成熟劇種,並出現一批享譽晉北的名角。其中,著名藝人“雲遮月”劉德榮曾被慈禧太后下旨召其獻演《雙官誥》,並賜鳳冠一頂、女蟒一襲,成為北路梆子藝人闖蕩京城劇壇的先驅。1937年7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班社解體,藝人星散。

獨具魅力的北路梆子和二人臺

“小電燈”賈桂林

獨具魅力的北路梆子和二人臺

《算糧》劇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北路梆子得以恢復。1954年,著名藝人賈桂林(小電燈)、高玉貴(九歲紅)等赴省會參加首屆戲曲觀摩演出,劇種正式定名為北路梆子。與蒲州梆子、上黨梆子、中路梆子合稱山西四大梆子。1956年,北路梆子二分團帶著《擊掌》《算糧》《哭殿》《走山》《探妻》《訪白袍》等劇目進京。毛澤東、周恩來陪同米高揚、鐵托等觀看演出,毛澤東鼓掌達21次。1993年,主演《殺廟》《逃國》等的楊仲義獲第10屆中國戲曲“梅花獎”,這是北路梆子第一位“梅花獎”獲得者。1997年,成鳳英獲第14屆“梅花獎”。1998年,主演《血手印》《行路》《殺廟》《文姬歸漢》《王寶釧》等的賈粉桃獲第15屆“梅花獎”。

獨具魅力的北路梆子和二人臺

《雲水松柏續範亭》劇照

2005年初,忻州市北路梆子《山女》(馬彬編劇,北路梆子劇團演出)等4件文藝作品獲得山西省第六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優秀作品獎。2006年5月,北路梆子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11月,北路梆子劇團和忻州師院藝術系聯合演出的現代戲《黃河管子聲》在第八屆中國藝術節、第十二屆“文華獎”決賽中獲文華劇目獎。2011年,北路梆子現代戲《僑女李林》中李林的扮演者詹麗華獲第25屆“梅花獎”。2012年5月,北路梆子戲劇研究院一團創排、成鳳英領銜主演的現代戲《情悟五臺山》,獲中國戲劇“文化獎”等7個獎項。2015年,忻州職業技術學院主演的現代戲《雲水松柏續範亭》於10月21日至23在北京參加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展演。

二人臺

二人臺,是起源於河曲,流傳於晉北、內蒙古西部、陝西北部、河北張家口等地的地方小戲。河曲、保德、偏關一帶,把唱山曲當作抒發感情、苦中作樂的一種生活方式。從明代開始,河曲就有“戶有絃歌新治譜”“兒童父老盡歌謳”習俗,作為逢年過節的娛樂活動。明末稱“打坐腔”。清同治年間稱“轉火龍”。河曲一帶百姓能歌善舞,“想甚唱甚,見甚唱甚”,把黃河之濱的縣城唱成“民歌海洋”。

獨具魅力的北路梆子和二人臺

著名二人臺演員呂桂英

二人臺是在民歌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的。在汲取秧歌、高蹺、道情、八音會等藝術的基礎上,二人臺表演手段、演唱內容日漸豐富。二人臺的傳統劇目約有 120個,內容多取材於現實生活,富有濃郁的生活情趣。經典曲目有《走西口》《打櫻桃》《打酸棗》《五哥放羊》《連成拜年》《打金錢》《掛紅燈》《探病》等。

二人臺的表演形式可分為“硬碼戲”與“帶鞭戲”兩類,“硬碼戲”偏重於唱、念、做,突出表演作用,如《走西口》《探病》等。“帶鞭戲”是載歌載舞、歌舞並生,如《打金錢》等,其內容多是表現農家生活和愛情生活等。

二人臺的音樂分唱腔和牌曲兩部分。唱腔多承用民歌曲調,有些經過各種速度的變化處理,已走向板式化。牌曲部分,基本是民歌基礎上的器樂化。此外還吸收、借鑑了古牌曲、民間吹奏樂等。演奏和伴奏時,主要有洋琴、笛子、四胡、二胡、四塊瓦等樂器。

獨具魅力的北路梆子和二人臺

《走西口》劇照

《走西口》的問世標誌著二人臺走向成熟。作為走西口的先驅和主力,晉西北的漢子在用汗水和生命書寫內蒙古中西部發展繁榮史的同時,還扯開嘹亮歌喉,一路辛苦一路歌,將二人臺帶到了茫茫草原。

由於鮮明的世俗性、民間性、人民性和喜劇性,二人臺受到百姓的認同和喜愛。2006年5月,二人臺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