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又跨出危險一步,竟拉著印度當幫凶搞事!地點極具威脅

日本又跨出危險一步,竟拉著印度當幫兇搞事!地點極具威脅

一段時間以來,日本和印度“打得火熱”,兩國先是頻繁在西太平洋和美國一道組織多輪軍事活動後又互相表示要在“軍事裝備和人員培訓”方面加強合作,儼然是一對“老合作伙伴”。近日,兩國又一起整出個“大新聞”,揚言要在中國周邊一處“戰略要衝”地區舉行聯合演習,一時間竟頗有些聲勢。

2018年5月30日據相關權威媒體報道,日本和印度正協調年內選擇一處距離中國較近的戰略要衝實施首次陸上自衛隊與印度陸軍的聯合反恐訓練,訓練候選地米佐拉姆邦與東南亞接壤,是距離中國較近的印度戰略要衝。日印官方皆對外稱,此舉主要考慮要制衡中國在南亞影響力。

這並不是日本和印度第一次在中國周邊搞軍演,也不是第一次打著“制約中國某某影響力”旗號在一些敏感地區炫耀武力。此次兩國官方對外透露消息時都著重強調“戰略要衝”字眼,顯然軍演最主要目的是向對華“示威”,特別是印度,更是希望“拉大旗作虎皮”。引進日本軍事力量進入中國周邊要衝地區,有助於改善印度在地區軍事對比方面明顯落後於中國現實。而日本之所以陪印度玩這場“軍事威懾”的遊戲,一方面是呼應因西太軍演而形成的“美日印三國軍事協作”,同時藉機將觸角伸向南亞,特別是在一些特殊地區進行軍事活動非常容易拓展自身軍事影響力。

日本又跨出危險一步,竟拉著印度當幫兇搞事!地點極具威脅

另一方面,這對日本而言是一次特殊“海外派兵”機會。雖然“集體自衛權”已經順利解禁,可出於謹慎考慮,日本自衛隊對外活動主要是由海上自衛隊承擔,陸上自衛隊更多時間選擇在國內“趴窩”。從這次軍演對外公佈消息不難看出,日印雙方同時強調是兩國陸軍“聯合反恐演習”,這不僅變相透露出一個消息,即這個戰略要衝應當和南亞次大陸息息相關,還明確顯示,日本陸上自衛隊終於要“高調出山”,因為“戰略要衝”往往關注度很高。從這個角度看,此次演習對日本而言具有特殊意義,因為日本陸上軍事力量終於“光明正大”“走出國門”,“集體自衛權”得到真正貫徹。

日印雖各懷鬼胎,可在軍事遏制中國方面還是具有共同利益,此番無論這個“戰略要衝”選擇在哪裡都具有相當軍事宣傳意義。日印近段時間針對中國動作頻頻,造成這種情況部分原因在於日本正大力和中國爭奪緬甸,雙方從經濟投資、政府交流到軍事裝備採購展開激烈爭奪。短時間看日本在這場競爭中佔據明顯優勢,可是隨著中國有針對性調整策略,特別是加強與周邊國家政治與軍事交流從而為緬甸做出“示範”,使日本的優勢遭到蠶食,特別是泰國訂購中國潛艇並派出大批軍事人員接受中國培訓,這種成功軍事合作範例令緬甸政府頗為心動,而這種背景下,中國許多在緬陷入困境的投資項目也都出現“解凍”跡象。

日本又跨出危險一步,竟拉著印度當幫兇搞事!地點極具威脅

由於無法忍受中國動自己的“禁臠”,日本開始選擇加強和南亞大國軍事合作,以期用這種方式來“稀釋”中國在南亞影響力,進而保證自身繼續在緬甸享有“壟斷”地位。作為南亞傳統大國,印度一直將包括印度洋在內廣大地區視為“自家後院”,所以印度對中國在南亞日益擴大的影響力一直採取敵視態度。然而,作為世界軍事裝備界的“故障擔當”,印度本國軍事力量只能對著“威懾中國”這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扼腕頓足。為克服這個“困難”,印度發揚“借船出海”優良傳統,裝備沒有買別人,影響力沒有也可以從別人那裡借,日印由此“一拍即合”。

雖然算盤打得不錯,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日本不僅國內有著嚴重經濟發展鏈條殘缺問題,外部還有俄日島嶼爭端制約,能投入南亞地區軍事力量非常有限,很難形成實質上“軍事威懾”。至於印度,自從最新國產戰機和被本國工廠維修過的進口戰機先後摔掉,似乎只剩摩托車最為靠譜,印度軍隊想憑藉這種混亂狀態去“威懾”中國顯然並不現實。即使日印兩國非常有想法,可不得不說,想憑藉在某個所謂“戰略要衝”搞一場小規模演習來“威懾”中國,註定只能是一個美好的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