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城市房价为何持续上涨

房价涨幅不小

部分中西部、东北城市已经摇身一变,开始扮演房价“领头羊”角色。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8年3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指数,同比涨幅排在前15位城市中,共有包括昆明、沈阳、西安等10个中西部和东北城市,比例达到三分之二。

值得关注的是,在调控不断收紧的前提下,中西部、东北城市涨幅并不小,委实不易。数据显示,2008年3月,昆明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1.5%;此外,沈阳、西安、哈尔滨、大连、贵阳等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指数同比涨幅也超过了10%(具体见表1)。

图片_20180518084115.jpg

涨价原因多种多样

在“房住不炒”的总体调控思路下,中西部、东北城市房价在近半年来表现抢眼,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在业内人士看来,返乡置业成为其中最为重要推动因素。据了解,目前一线城市及热点城市均已实施严厉的限购政策,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外地人购房需要缴纳五年社保,使得部分在外打拼的人选择回乡置业。需求的上升,推动了价格的上涨。

数据也表明,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市场需求较为旺盛。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8年3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情况”数据显示,1~3月份,东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1249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3%,降幅比1~2月份扩大1.8个百分点;销售额14126亿元,下降0.9%,1~2月份为增长6.7%。与东部不同的是,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不管是销售面积还是销售额,都保持较大幅度的正增长。

其中,中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8264万平方米,增长14.6%;销售额5319亿元,增长28.2%。西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8376万平方米,增长12.0%;销售额5430亿元,增长29.0%。东北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957万平方米,增长8.5%;销售额723亿元,增长26.6%。

此外,各个城市发力“抢人”,对当地楼市也起到了一定的刺激作用。以武汉和长沙为例,在2017年6月份,两地分别推出“百万大学生留汉”和“储备百万青年人才”计划,从安居落户、促进就业、支持创业、高效服务等方面吸引更多年轻学子留下来。此举吸引购买力积极入市,推动房价不断上涨,长沙房价在2017年7月以16.5%的同比涨幅成功“登顶”,而武汉房价同比涨幅在2017年三季度也一直超过10%。直到两地发布严厉的调控政策之后,房价大涨势头才得以遏制。

此外,政策环境宽松、受到限制较少,也是推动房价上涨的一个因素。据了解,目前全国尚未实施限购政策的城市中,就包括南充、乌鲁木齐等近期涨幅居前的城市。而即便是出台调控政策的城市,与一线城市及热点城市相比,时间上也相对较晚。

比如长春在今年1月中旬才出台调控政策;时间相对较早的昆明也只是在去年10月份才开始对呈贡实施2年限售政策,之后在今年3月初调控再次升级,不但调整热门区域限售政策至3年,而且还将二套房首付比例提高至45%。

当然,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成本上升,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以水泥为例,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4日,全国高标水泥平均价格为428.50元/吨,同比增长21.5%。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成本上升,势必推动商品住宅的价格上涨。

涨势能够维持多久

毋庸置疑的是,在目前的政策大环境下,凡是出现房价过快上涨的地区,都会遭遇严厉调控。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前文中提到的长沙,在2017年的5月,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指数同比涨幅一度达到了18.4%,同时在当年7月份排在全国涨幅榜之首,于是在2017年9月,长沙再次升级了调控措施,首度提出“首套房取得产权证满3年后才能购买第二套房”。此外,出台楼市调控政策时间相对较晚的昆明、大连等城市,也在面临房价上涨压力时不断升级楼市调控措施。再比如,已经连续7次进入涨幅榜前十名单中的沈阳,也在此前不久宣布对和平区、沈河区、浑南区(三环内)实行限购政策。

当然,中西部及东北城市房价涨幅有限,大体可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就目前来看,在今年3月份,房价涨幅最高的北海,同比涨幅为12.3%,其他排名靠前的城市在9%~12%之间,与一年前相比,至少下降了10个百分点,而与两年前的一线城市相比,更是相去甚远。

对于购房者来说,又该如何应对?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市场政策环境稳定,放松调控的可能性不大,在“房住不炒”的总体调控思路下,未来中西部及东北城市房价水平会保持相对较为稳健的发展态势,上涨幅度总体可控。因此对于刚需购房者来说,没必要追涨,而是根据自身情况实施置业计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