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超市”之外,為什麼沒有“基金奢侈品店”?

“基金超市”之外,為什麼沒有“基金奢侈品店”?

常逛富二家官網的客官應該會留意到:

“基金超市”之外,為什麼沒有“基金奢侈品店”?

此處有一個“基金超市”。

“超市”這個詞,妙是妙的,說明咱家產品琳琅滿目,陳列整齊且方便購買,同時超市也意味著“平價”,認(申)購費、管理費等大差不差。

但富二忍不住胡思亂想,為什麼全市場同類型的產品費用都差不多,網站上都叫“基金超市”,但沒有設計“基金雜貨鋪”“基金批發市場”“基金城隍廟”這種,專賣廉價基金;也沒有“基金至尊奢華會所”這種專賣“奢侈品基金”的地方呢?

為啥基金產品不存在品牌溢價?為什麼不存在基金中的“奢侈品”呢?

富二琢磨了一些“歪理”,供客官們品賞——

原因之一:基金產品不能提供確定性的未來收益。

對於實體消費品,你的購買行為意味著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你無比清楚地知道,隨著POS機“嘀——”的一聲響起,你將實實在在地擁有那個讓你魂牽夢縈的包包。它的頂尖皮質讓你愛不釋手,它的一流設計美感讓你光彩照人,走在街上,LV同黨將對你揚起認可的微笑,買不起的人將向你投去羨慕嫉妒恨的目光。

這些切實的美妙就在未來等你,一定的。只要你先把錢付了。

但很遺憾,基金產品作為虛擬產品,並不具備這種屬性。當你買入1000塊基金,花了認(申)購費、管理費這些,並不意味著消費完成,並不意味著你馬上就能收穫搖錢樹的果實。市場情況、政策變動、大眾情緒、個股背後的公司經營狀況,基金經理的投研實力狀況,所有的這一切都只能做大概率的判斷,而不能下一個100%的定論。況且,未來何時贖回,何時能落袋為安也是未知數。

不管你多花多少錢,都不能讓基金公司給你一個承諾:這把能行!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總是反覆強調:“基金投資需謹慎”,給投資人畫大餅,是違法也是違背道德的。多花成本並不能給我來帶更多的可預見收益,我為啥還要浪費銀子呢?

有人來懟了,有一些服務類的產品,比如健身、培訓班、理髮店,未來收益如何也是不確定的呀,為啥“高級健身教練Mike”和“首席造型設計師Tony”費用就很高呢?為啥從沒聽說“金牛獎基金經理朱少醒”管的基金就要多收管理費呢?

這就得說到原因之二:非極端規模下,管理基金只有固定成本,沒有變動成本。

比如健身教練Mike老師,一對一上課時效果最佳,班上多幾個學生,指導起來可能就會力不從心。首席造型師Tony今天只剪了一個頭,一定是傾盡畢生絕學把客人的頭當成藝術品來剪,但如果Tony老師今天有50個頭要剪,那手肯定要酸的。

所以Mike老師和Tony老師只得提高價格,來保證自己的服務質量,也就是他們的單位服務具有稀缺性。但是我們的基金經理們,管2億的基金是管,管20億的基金也是管,規模上升十倍,管理成本並不上升十倍,可能只上升10%。也就是說,無論規模怎麼增加,單位服務並不具有稀缺性,這樣也就不必提高管理費。

最後,我們來說說,為啥基金產品不能有奢侈品牌?

總有一群人對奢侈品充滿狂熱,因為奢侈品為他們編織著有關“貴族感”的幻夢。

什麼是貴族感?不是有錢的感覺,而是一種“有錢的習慣”。

不只是我有錢,我家世世代代都有錢,以至於我覺得錢這個東西沒那麼重要。

幾十萬買了一條項鍊,揮霍嗎?可我真的覺得很正常,無所謂,錢不重要,美比較重要。

價格越高,我在漫不經心地擁有的時候就越接近“貴族夢”。千萬不能精打細算,要當貴族,就必須要拿捏好那種“我錢很多,但我視金錢如糞土”的尺度。

但很可惜,基金產品註定不能為你編織這樣的幻夢。

在金融領域裡,懂投資的人都深諳“複利”的力量。

想要在投資中獲得價值,就必須學會精打細算,讓每一個子兒都發揮作用。申購費管理費的那一點點成本,也許你覺得微不足道,但拉長時間來看,可能就是長期投資贏家的制勝之道。

當你累了,你需要奢侈品為你編織一個可以揮霍的公主夢;但支撐你的美夢的,賦予你做夢的權利的,可能就是在賬戶裡為你努力賺錢的基金。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說,世界需要夢想,但金錢永不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