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难报十重恩

《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记载,父母对我们一共有十重大恩: “怀胎守护恩,临产受苦恩,生子忘忧恩,咽苦吐甘恩,回干就湿恩,哺乳养育恩,洗濯不净恩,远行忆念恩,深加体恤恩,究竟怜悯恩。”

父母难报十重恩

第一恩:怀胎守护恩。

父母对我们的恩情从怀胎的时候就开始了。十月怀胎,所以我们中国人的年龄是记虚岁。一出生,周岁是零岁,而虚岁是一岁,代表父母对我们的恩德已经近一年了。我们中国人互相问年龄都说虚岁,是饱含着对父母恩德的回忆 ,这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一种特征。十月怀胎是父母最艰辛的时刻。

第二恩:临产受苦恩。

中国古代医疗条件不好,很多只能在家里接生,有的妇女因为生孩子甚至都失去了生命。临产之苦,过去有一个比喻,就像过鬼门关一样。我们小的时候,都愿意记我们自己的生日。什么是生日?过去我们说生日就是我们出生的日子,其实标准的解读是母亲生我们的日子,是母亲把我们带到人世的那一天。这一天应该给谁过?母亲。我们过去给谁过?我们自己。我们有没有想到母亲?有没有想到母亲当年的苦难?有没有想到母亲的不容易?现在医疗技术好了,孩子一旦难产,可以做剖腹产,过去是做不到的。很多妇女也因为生孩子,留下了很多产后病痛,一生难以康复。生日这一天,正是我们感念母恩的时候。

第三恩:生子忘忧恩。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母亲一颗心都扑在孩子上,完全忘记了自己。我们想一想,当我们生病的时候,昏昏欲睡,不愿意醒来,希望家人照顾。我们辛劳的母亲,忍受着种种痛苦,还要来照顾我们。

第四恩:咽苦吐甘恩。

第五恩:回干就湿恩。

我们小的时候夜里会尿床,母亲会一次又一次地醒过来,把我们从湿的被褥上移开,也睡不了一个囫囵觉。一个晚上起来两三次会很难受,很疲惫,但母亲已经习以为常,她没有考虑自己睡没睡好,想的都是我们。

第六恩:哺乳养育恩。

母亲用乳汁把我们养大,母亲的乳汁是什么化成的?当年,印度有一位王子叫乔达摩悉达多,也就是出家以后的佛陀。有一次,他带着弟子们出游,看到路边有很多白骨, 就对弟子们说:“你们把骨头收拾一下,这些骨头都是你们生生世世的父母所留下来的,把男人的分一堆,女人的也分一堆。”弟子们非常不解地问:“老师,在世的时候,男人和女人还能分得开,过世以后,骨头怎么分?”佛陀讲:“女人在世的时候要养育儿女,要哺乳给孩子,乳汁是人的血化成的,血来自人的骨髓。男人的骨头会重一些,白一些,女人的骨头会黑一些,轻一些。你们看到那些骨头, 发黑的、轻的,就是母亲的骨头。”弟子们非常感叹,都跪下来向那些骨头行礼。后来,佛陀就在现场讲了这部经典:《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

第七恩:洗濯不净恩。

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母亲不知道为我们洗了多少件衣服,做了多少次饭,好像从来不知疲惫。乌鸦知道反哺,老乌鸦老的时候,小乌鸦会叼着小虫子来喂老乌鸦。羊羔知道跪乳,羊羔吃奶的时候会跪下来感谢母恩。孝敬父母乃做人之本, 是我们做人的本分,一生不能丢的本分。羊羔还知道跪乳,乌鸦还知道反哺,我们是否懂得心疼家中的父母?

第八恩:远行忆念恩。

我们读书时学过一首诗叫《游子吟》,孟郊写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在外面读书,父母对我们的牵挂和我们对父母的思念,哪一个更多?哪一个更重?看天气预报的时候,妈妈爸爸都会关注我们所在城市的天气情况,会问:“那里下雪了没有?天冷了没有?带的衣服够吗?”我们有没有看过家乡的天气预报?有没有想过爸爸妈妈过得好吗?不知不觉我们就长大了,向往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世界占满了我们所有的想象,我们心中有没有留下一点空间给在远方牵挂着我们的人?

第九恩:深加体恤恩。

当我们工作以后,爸爸妈妈还在挂念着我们。工资挣了多少,有没有谈婚论嫁,当地房价是否买得起房, 一个又一个现实的问题都是父母所牵挂的。我们自立了,但是父母对我们的体恤从来没有间断过。

第十恩:究竟怜悯恩。

古人说:“母年一百岁,犹忧八十儿。” 母亲就算到了一百岁,还在担忧着八十岁的儿子,在她心中,孩子一直都没有长大,是她始终牵挂的人。

知恩,才能感恩,感恩才能报恩。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在父母还健在的日子,请善待父母,孝养父母。

摘自《大学之道:大学生必修的六堂职业成长课》


职业成长,实质是心灵成长。每个年轻人都要上好这堂课,为进入职场做好准备,为一生的职业生涯做好规划,成人,成才,成功,成就自己,止于至善。

大学生,大在担当。学士、硕士、博士,“士”表的是读书人的气节。如果越读书越放逸,不如不读书。

读书读得好,做事做得好,把经典智慧与人生对接,路会越走越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