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謀士系列之三十五:諸葛亮的大勝,卻暴露出致命缺陷

祁山之戰,是繼陳倉之戰、諸葛亮出兵武都和陰平之戰、曹魏進犯漢中之戰後蜀漢政權與曹魏政權之間所爆發的又一次大規模戰役。作為進攻一方的諸葛亮而言,經過前幾次對敵作戰的經驗教訓,諸葛亮的戰略意圖發生了重大改變。他放棄了之前遵循的攻城掠地為主的方針,以大量消滅敵軍為戰略目標。在戰術運用方面,也出現了一些與以往不同之處。

三國謀士系列之三十五:諸葛亮的大勝,卻暴露出致命缺陷

首先,採用圍點打援的戰術,利用祁山堡作為誘餌,引誘敵軍增援,尋找敵手的薄弱之處進行打擊。在上邽地區與郭淮、費耀的作戰便是這一戰術的具體體現。其次,以運動戰為主,在運動戰中發現對手的破綻發動攻擊。西城之戰中,諸葛亮通過不停的撤退找到了敵軍的弱點,將敵軍引誘至有利於自己的西城戰場進行圍殲,最終大敗司馬懿。

三國謀士系列之三十五:諸葛亮的大勝,卻暴露出致命缺陷

第三,以精銳的無當飛軍對抗曹魏名將張郃所部的進攻,既體現出諸葛亮對於如何對付敵軍強大的騎兵部隊有了充分的把握,也表明通過前幾次戰爭的洗禮,蜀漢軍隊的戰術素養及戰鬥力都得到了顯著的提升。

三國謀士系列之三十五:諸葛亮的大勝,卻暴露出致命缺陷

不過,儘管諸葛亮在此次戰役中取得了一定的戰果,但困擾多年的軍糧問題仍然無法得到妥善的解決,這也成了制約北伐大軍的瓶頸。儘管諸葛亮使用了新式的運輸工具——木牛,但仍未從根本上解決軍糧供應問題。

三國謀士系列之三十五:諸葛亮的大勝,卻暴露出致命缺陷

作為防禦的一方,司馬懿一改以往善於發動突然襲擊、進攻神速等戰術特點,轉而以“穩”為主,並在戰事打響之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面對司馬懿據守不出的戰術,諸葛亮不得不一路後撤,力圖引誘司馬懿出兵決戰,但司馬懿卻堅持自己的戰術,從上邽到西城,只是緊隨其後,卻並不主動出擊。如果這一戰術貫徹到底,諸葛亮取勝的難度將大增。遺憾的是最終司馬懿在手下將領的鼓動下放棄了這一戰術,貿然發動進攻,最終遭致失利。

三國謀士系列之三十五:諸葛亮的大勝,卻暴露出致命缺陷

從曹魏、蜀漢兩國的綜合國力分析這場戰爭,儘管諸葛亮取得了戰術上的勝利,但其通過佔據雍涼地區進而威脅曹魏政權的目的也未能達到,司馬懿儘管損失較大,但卻未曾傷筋動骨, 從這個意義上看,這場戰爭最終也只是打了一個平手。通過與諸葛亮這一次的交手,司馬懿也找到了克敵制勝的方法。三年以後諸葛亮再度出兵北伐,司馬懿堅定不移地採用此次戰役中曾經半途而廢的據守不出的戰術,最終成功抵禦住了北伐大軍的進攻。

參考書籍:《三國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