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成為新一線城市,對四川其他地方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菩提映明月

成都市的經濟雖然比不上北上廣深這樣的我國的國際一線城市,但是成都的經濟水平經過這些年來的高速發展和國家的重視,同時加上四川省的“重點培養”,成都市的經濟水平也算是勉強拿的上臺面了,也算是不錯了,成都市的經濟水平,但是如果稍微對四川省各市的經濟水平有所關注的話,也不難發現,成都的經濟水平可以說是甩開了四川省其它市一大截,排名第二的綿陽的地區生產總值卻還不如成都的零頭,成都可以說是頂起了四川省經濟的半邊天,對於成都的發展是榨取了四川省其他地區的“血液”這種觀點其實我是持肯定態度的。因為的確也是這樣,四川省為了成都的發展,可以說是四川其它市都是在為成都的發展而發展,還有就是因為要大力發展成都,使得成都得到了絕大部分的資源與政策福利,所以我對於這種觀點是持肯定態度的。


說一說綿陽美食

四川能出一個成都這樣的新一線龍頭城市,真的是四川人民的福分,稍微有點良心的人也會認為,這也是中國之福,這是毫無疑問的。


那麼,為什麼偶爾時不時的,能聽到有人說成都吸了四川兄弟城市的血,才得以發展壯大,其實這些都是無腦噴,更多的是隔壁城市,巴不得四川城市都平均,巴不得沒有和它成為競爭城市的對手,更多的四川人才,資金,都源源不斷的流向隔壁的城市,以達到不可告人,坐享其成的目的。

翻開四川的歷史,翻開成都的歷史,我們不難發現,成都自古就是四川天府之國的都城,自古就是富庶之地,水旱從人,一座不知饑饉的城市。



成都有二十二個區縣市,為四川省下轄區縣市最多的城市,人口也是最多的城市,成都戶籍人口1600萬,加上流動人口400多萬,成都總人口超過2000萬了,城市實力比四川別的城市大,實屬情理之中的事,如果成都沒落了,一厥不整,相信四川別的城市也好不到哪裡去。


世界500強來到交通,環境條件相對惡劣的四川投資,不投資條件更優越的成都,難道投資到山旮旯裡面?畢竟世界500強不是扶貧企業。

只有四川省會成都做大做強了,經濟溢出了,四川兄弟城市自然也不會差到哪裡去。想想現在四川兄弟城市和20年前,國家西部大開發前相比,難道沒有變化嗎?難道變化不大嗎?


見解派

成都發展成為新一線城市,已經成了嗎?我落伍了,我都不知道。

成都發展的好,對四川其他城市有利有弊,有利的是局部帶動整體,當越來越多的資本和機會聚集到成都,以成都為點慢慢向周圍輻射,因此越靠近成都的成都得到的機會就會更多,而成都發展好了,也能夠用自身額能力幫助四川其他地區。當然各地還需要有自己的特色,要不然來成都的人在成都轉一圈就離開了,受益的就僅僅只有成都了。

成都在發展的過程中,為了彌補自身的不足,擴大自己的優勢,以此爭取更多的機會。就有可能導致四川其他地方的利益受損。

事情的關鍵在於,成都發展壯大帶來的利益是長遠的,也是有一定侷限的。成都發展帶來的弊端卻是眼前的暫時的,加上有一些利益受損方和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在傳播,引導一些片面的負面消息。


小明說聽看

成都被評為新一線城市,並且商業魅力排名在首位,雖然這個評選和排名並不是官方的。



不過對於成都晉升為新一線城市的看法,大家都各不相同。本人更趨向弊大於利的說法,具體分析如下。

四川全省稅收資源確實在向成都靠攏,這一點類似的還有湖北武漢。但武漢本來就有相當的工業基礎,荊楚大地又是農業中心區域,所以武漢對於湖北全省資源的佔用比例不如成都。

新一線首位可是有相當壓力的,成都感覺是比較好面子的城市,既然都在這個位置上了,必須得千方百計保持住。空口說來肯定不行,只能繼續利用好四川能利用的一切,吸血效應比以前只能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其它城市與成都的差距只能是越來越大。



成都本來就在和重慶較勁,還不知道這兩個城市為什麼相互比拼,但想想自從重慶直轄後就兩地開始互不認可,其實根本原因一想就透。只能解釋為重慶歸四川管轄時也象四川其它城市一樣只能進貢,自己求個溫飽就很不錯了,現在分出去了必定會把怨恨放大數倍,怎麼可能和成都合作好、協調好呢?同理,如果哪天四川再有個城市脫離四川成都的掌握的話,對待成都的態度估計也和重慶一樣吧!



四川各地州的父母官確實不好當,不是他們沒有能力發展自己那一畝三分地,實在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成都晉升新一線,川內兄弟淚兩行。

非地域黑,關注四川全省兄弟地市,民調一下大家的看法才是最有說服力的。


時長蘇

成都成為新一線城市,當然對四川有利。成都能夠發展起來成為國內有影響力的新一線城市,就會聚集國際國內經濟資源進入。經濟資源進入成都,難道不會給四川人福利?

地區經濟要發展要看城市,沒有一個像樣的城市,這地區只能被人遺忘。許多人對成都一城獨大有妄議,認為資源都集聚一地,再好都與自己無關。惡劣的甚至說這是吸其它城市的血變成的,可是不明白四川其它城市財政在依靠輸血過日子,哪有血供應人家吸。我們四川有地處內陸的劣勢,現在不是計劃經濟時代,經濟發展哪裡,企業去哪裡建設工廠,是企業自己的選擇,你只能搭臺子。改革開放建設經濟的突破點國家選擇建設深圳,浦東,其實那也是搭臺子。四川我認為把成都這個臺子搭得很好,現在發展經濟以建設城市群為抓手,國家都是這樣子。經濟建設就是要依託大城市,讓大城市先發展起來再帶動地區的發展來,四川選擇重點發展成都沒有錯,或者說決策是正確英明的。實際上也帶來效果,就是成都經濟總量進全國前列,成長為新一線城市的領頭羊,擴大了影響力,增強了城市競爭力,引導資源向以成都為代表的四川城市聚集。成都進入的世界五百強企業超過大多數沿海城市,成都流入的全國人才也不比沿海城市差。成都發展起來我相信經濟會向外溢,因為成都發展到一定程度,它需要產業鏈條向外伸延,需要產業升級把傳統的向外轉移。它也需要經濟腹地,也要拉一大群城市做大規模,作成城市群的霸主。就像現在北京上海,哪一個不帶了一群城市發起來。

看看現在經濟都集聚到了哪裡去了,都集聚到城市群了。離開幾大城市群的城市,還有什麼經濟可以言?離開發達的城市群都邊緣化了,還有更嚴重的弊嗎?


洋子146465305

不請自來

本人有幸於96年在成都求學,後來又在成都工作到2001年,總的來說,成都成為一線城市利大於弊。

數據我就不說了,這個是社會學家乾的事。

我從幾個直觀感受來說。首先,起到凝聚四川的作用,96年的時候成都周邊有個縣叫金堂縣,每年有大量的人口到廣東沿海打工,98年以後成都逐步承接產業轉移,服裝,鞋類,箱包,電子產品後金堂縣出去的人少了。能夠在家門口工作誰願意不遠千里的南下呢?同樣也帶動了周邊的市周就業。



其次,城市的發展絕對是要依賴人口及人口素質的,城市發展也離不開工業,這個有利於全川的產業佈局,別滴城市不說,瀘州集裝箱港口就承接了成都發展的紅利。



再者,成都的戰略位置,在西部地區非常重要,起到穩定西藏的作用,是西藏物資的集散中心。

最後,西部地區本來一直是落後的代名詞,成都的崛起能夠帶動整個西部資源的有效整合。

非得要說弊,只能說人望高處走是整個社會現象,錯不在成都。

順便推銷下,成都人熱情,不排外,生活悠閒。


湧於分享

如果四川連一個有競爭力的城市都沒有,人力更要外流,更沒有資源匯聚的功能。人和資金都是往投資環境好,就業機會多的地方几何集中,從現在四川人外出務工數量逐年減少可以看出,成都越來越起到留住人才留住資源的作用。假設成都也像其他市州一樣發展的不溫不火,四川的經濟更得不到發展,永遠都是西部窮省,民工大省。以點帶面須要一個過程,你們真以為高層管理者比你們還笨?不要天天說成都吸血,要說吸血,你看哪個發展的好的城市不吸,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經濟虹吸效應不是你願不願意的問題,是一個自然法則。


用戶264635662

有人說成都一城獨大,四川才能發展,這完全是為了給成都吸全省之血找理由。


從1993開始,重慶成為直轄市以後,全川有影響力的企業基本全部搬到了成都,就算工廠搬不了,那就要把公司總部或研發中心搬遷過去,雖然部分企業到了成都有了發展或得到了人才,但這也讓別的地區沒有了活力,別的地區有好的大學,也會千方百計的要求搬到成都,因此讓其他地區其後二十餘年發展越來越慢,或許是成都怕輸給重慶,可現在成都成了新一線城市,能給其他地市帶來什麼呢?沒看見成都做一點有利於其他地區的事,反而變本加厲,比如鐵路規劃,很多不用繞道成都的線路或列車,必繞道成都,某些線路在沿途城市可以停靠的,但就是不停靠,必須到成都轉車,以此來增加成都的人流量,成都已經有足夠的工業支撐,但有支持其他地區嗎?有那個工廠是從成都搬到其他地區的嗎?四川不是隻有成都可以修廠,往東走的遂寧,南充都不是高原,也沒有多大的山,其實成都也不是真的一馬平川,成都也有大山的好吧。


南充安漢網

當然是利大於弊。說吸血的網民,很多都是人與亦云,具體又提不出什麼東西。成都這些年,據我所知主要發展的是信息技術、通訊、軟件、集成電路、面板、芯片、汽車及零配件……哪一項是從川內其他地方吸的?說難聽點一個華為研究所上萬人崗位一個紫光IC項目數年幾千億GDP......有必要去吸下面的血?總不成別人來投資攔著不讓?

就我所在的計算機培訓行業,絕大多數都是川內的學生,學習畢業後大多去了高新區天府新區或成都計算機相關公司,且薪水相對於傳統行業還不緋。

如果沒有成都成功的招商引資和發展,或者假設把成都弄倒,諸如華為中心英特爾等高新技術公司朝陽企業有多大機會落戶在川內其他城市?不要說創業,創業這一塊又有多少城市有成都這樣的補貼力度?


HirO_Chang

成都若繼續挾川府以令各市,將是兄弟城市的惡夢!一次次把手伸向兄弟城市要校企。一城獨大是天府之不幸,就好像一個國家,只發展首都的話,我國把整個長江水抽去北京不夠喝,校企都去,整個河北省都裝不下!…一花開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才春滿園。像南充乃至川東北,她的國土面積與人口,與重慶、陝西相當;而經濟已被吸得,僅為他們約三分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