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鏡中的奇異龍紋

秦镜中的奇异龙纹

龍為鱗蟲之長,鳳為百鳥之王,都是祥瑞之物。龍與鳳,皆是我們民族重要的傳統紋飾。在今年第3期《中國收藏》雜誌中,我們為您奉上了《從遠古飛來的鳳鳥》一文,介紹了秦鏡中的鳳鳥紋。俗話說“龍鳳呈祥”,本文為您呈現秦鏡中的奇異龍紋,也算是營造了一種祥瑞之兆。

龍是人們賦予了諸多理念與功能的一種神物,其在中華大地上無疑是最具特色的人文符號之一。無論是在文學創作中,還是在藝術形象裡,人們對於它的描繪永遠充滿著無盡想像,試圖用各種手段烘托這一奇幻符號的色彩與氛圍。

《淮南子》有云:“羽嘉生飛龍,飛龍生鳳凰,鳳凰生鸞鳥,鸞鳥生庶鳥,凡羽者生於庶鳥;毛犢生應龍,應龍生建(健)馬,建馬生麒麟,麒麟生庶獸,凡毛者生於庶獸;介鱗生蛟龍,蛟龍生鯤鯁,鯤鯁生建邪,建邪生庶魚,凡鱗者生於庶魚;介潭生先龍,先龍玄黿,玄黿生靈龜,靈龜生庶龜,凡介潭者生於庶龜。”不難看出,中國傳統文化的萬物生成理論,充分展現出了先民的哲學思辨。在宇宙萬物的生成進行推演過程中,龍的角色首當其衝。“羽嘉生飛龍,飛龍生鳳凰”,“飛天”之龍是先民們首先對龍的想像,故而,將龍繪有兩翼能飛天潛淵者,並非難事矣。常言道:“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其語出自明代徐應秋《玉芝堂談薈·龍生九子》:“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人們以“九”喻“多”,將龍的多樣性特徵概括出來,既直觀又生動。

秦镜中的奇异龙纹
秦镜中的奇异龙纹

圖1 手繪有翼

秦镜中的奇异龙纹
秦镜中的奇异龙纹

圖2 絕代雙蛟

秦镜中的奇异龙纹
秦镜中的奇异龙纹

圖3 巨爪似蜥

秦人有崇龍傳統,《史記·封禪書》雲:“秦始皇既並天下為帝,或曰:‘黃帝得土德,黃龍地蟥見。夏得木德,青龍止於郊。草木暢茂。殷得金德,銀白山溢。周得火德,有赤烏之符。今秦變周,水德之時。昔秦文公出獵,獲黑龍,此其水德之瑞。’”馬王堆漢墓帛書《二三子問》又云:“曰:龍大矣。龍既能雲變,又能蛇變,又能魚變,飛鳥昆蟲,唯所欲化而不失本形,神能之至也。”賈誼《容經》再雲:“龍之神也,其惟飛龍乎? 能與細細,能與巨巨,能與高高,能與下下。吾故曰:龍變無常,能幽能章。”如此這般,用以喻指龍之變幻的文獻數不勝數,充分將龍的神秘性與多變性闡釋出來。秦鏡毫不吝惜地使用各種形態來表現龍的變化,亦能印證文獻之述。

上古神話中,龍為雨神。對於早期農耕社會的華夏民族來說,龍無疑是至關重要的神物。神龍在騰雲致雨的過程中常常會伴有雷電,先民們通過觀察自然,同時賦予龍紋另一個具象的組成部分,那便是“雲雷紋”或“菱雷紋”(菱紋邊折線喻意閃電)。《山海經·海內東經》:“雷澤中有雷神,龍身而人頭,鼓其腹則雷。”我們認為,所謂的“雷神”只是賦予了某種神性的形象,但是龍與雷的關係就此變得緊密不分。漢代王充《論衡·龍虛》:“盛夏之時,雷電擊折破樹木,發壞室屋,俗謂天取龍……雷電擊折樹木,發壞屋室,則龍見(現)於外,龍見(現),雷取以昇天。”由此可知,秦鏡中有相當多的龍紋與雷紋共處:有的是穿雷而過,有的是將穿未穿,有的是龍雷連體,有的是龍雷共形。這些圖形皆將龍與雷的密切關係加以具象化,使之能夠通過畫面得到清晰的感知。

秦镜中的奇异龙纹
秦镜中的奇异龙纹

圖4 龍尾穿雷

秦镜中的奇异龙纹
秦镜中的奇异龙纹

圖5 龍身越雷

秦镜中的奇异龙纹
秦镜中的奇异龙纹

圖6 怒目騰飛

秦镜中的奇异龙纹
秦镜中的奇异龙纹

圖7 雲中嬌客

西晉傅玄《龍銘》:“麗哉神龍,誕應陽精。潛景九淵,飛曜天庭。屈伸從時,變化無形。偃伏汙泥,上凌太清。”東晉堪輿學家郭璞《燭龍贊》:“天缺西土,龍銜火精。氣為寒暑,眼作昏明。身長千里,可謂至靈。”神龍之變在乎人之,在方寸之間的秦鏡中,先民思想的變化無際悉數得以體現。

在《秦鏡文化研究》一書的216面秦鏡中,有140面龍紋鏡,佔全書總數之64.8%。由此可見,龍紋乃是秦鏡最大的一個主題紋飾。秦鏡龍紋如此之多,讓人感嘆。為此,本文精挑細選了題材獨特的7面龍紋鏡,呈現於此,以饗讀者。詳見表一以及圖1至圖7。

秦镜中的奇异龙纹

(本文圖片由作者提供。)

2018年第5期《中國收藏》雜誌

欲知詳情請關注當期雜誌

秦镜中的奇异龙纹
秦镜中的奇异龙纹秦镜中的奇异龙纹
秦镜中的奇异龙纹秦镜中的奇异龙纹
秦镜中的奇异龙纹秦镜中的奇异龙纹
秦镜中的奇异龙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