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千年的種子還會發芽?出自戰國的文物上有蓮花

據說,一顆蓮的種子,是極其長壽的,甚至還有報道說,一顆沉睡在地下長達千年之久的古蓮種子,竟然還會開花。試想一下,在深深的泥炭層裡,它的渾身上下,全部都被汙泥所覆蓋,它就在那樣一個密閉的環境中,保存著自己那最後的生命力,處於休眠的狀態。

但是,一旦條件成熟,它又會在須臾之間開放,為夏日的清晨,添加一片亮麗的色彩,然後,又慢慢悄然逝去,為殘秋添加一份蕭瑟。一千年的等待,這時間算不算長久,可是,蓮花竟然無怨無悔;一花期的開放,這時間算不算短暫,但是,蓮花依然不怨天憂人。生命的長久或是短暫,在蓮花而言,根本就是不值一提的,它所期待的,只是用一生的守候,換那一季的綻放,縱使只有短暫的一瞬,也足以造就它無悔的一生。

沉睡千年的種子還會發芽?出自戰國的文物上有蓮花

我曾經無數次地在蓮池邊守候,我想等待,看那蓮花的花瓣凋落,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可是,遺憾的是,我竟然一次都沒有看見過蓮花的凋落。我知道,這才是真的勇士,它不願意讓人們看見它生命的凋零,所以它特意選擇人們不經意的時候離去。

蓮花那凋零的花瓣,和普通的花兒不一樣,決不會給人一種“零落成泥碾作塵”的淒涼之感,那些新掉下來的花瓣,面目如生,那鮮嫩的色澤,和它們還長在花枝上的樣子,竟然是一模一樣的。我知道,這才是真的勇士,它不願意等到自己紅顏殘損的時候,才帶著戀戀不捨,哭哭啼啼地離去,它願意在自己還鮮亮的時候,就獻給世人一個完美的謝幕,那樣的話,蓮花,它留在世人心中的形象,就永遠都是完美的。

據說,1923年的時候,曾經在河南新鄭的鄭公大墓裡出土了一件令世人震驚的青銅器,名字就喚作“春秋蓮鶴方壺”,蓋頂的部分,有仰起的雙層蓮瓣,一隻展翅欲飛的鶴,佇立在蓮心之上。

沉睡千年的種子還會發芽?出自戰國的文物上有蓮花

引吭長鳴的鶴,那本就是高雅脫俗的形象,再加上一朵亭亭玉立的蓮花,就更是到了美輪美奐的地步了。於是,我們便可以想象,早在春秋戰國的時候,人們便已經極其喜歡蓮花了,那時候的鄭國人,唱著“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蕳兮”的“鄭風”,一邊在溱水洧水邊行走,一邊欣賞著水中的蓮花,空中的翔鶴,那是一個多麼美妙的場景啊。

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穿越千年歷史的風塵,一直走到了今天,它卻依然亭亭玉立,芬芳高潔。我甚至彷彿看到,那蓮葉上滾動的點點露珠,閃動著太陽的光芒。我愛蓮花,我愛蓮花那清雅脫俗的形態之美,我也愛蓮花那不染汙濁的精神之美。

沉睡千年的種子還會發芽?出自戰國的文物上有蓮花

匆匆人世間,我們每一個普通的凡俗之人,是否也能夠像蓮花那樣,在人生來去間,如此從容不迫呢。或許,每一個愛蓮之人,都應該學著像蓮花那樣,在屬於自己的那一片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完美地綻放,追求著人生的至美,然後,在我們即將離去的時候,華麗地轉身,來一個完美的謝幕。

我愛蓮花,這就是我面對一朵蓮花的遐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