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读!辅导孩子家庭作业做到这四点,孩子成绩不升都难

速读!辅导孩子家庭作业做到这四点,孩子成绩不升都难

课堂学习

学校里面的课程家长插不上手,辅导孩子做作业就成了家长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了!毕竟现在的学校也提倡家长辅导孩子做作业。尤其是幼儿园或者低年级的小朋友。爱学习的孩子家长自然省心。但那基本上都属于“别人家孩子”。我们讲“孩子的好成绩是靠自己学出来的,不是靠老师和家长教出来的”是建立在孩子要有强大的学习能力的基础上,而这种学习能力不是孩子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老师的教育,家长的辅导而培养出来的。因此,家庭辅导孩子学习的方法尤为重要。这里重点说说几个方面的辅导方法。

速读!辅导孩子家庭作业做到这四点,孩子成绩不升都难

家庭作业

1、写家庭作业

每天孩子放学回家后,利用几分种时间看家校联系本,了解一下老师所布置的作业和孩子的表现。鼓励你的孩子把家庭作业分成“我自己可以独立完成的”和“我需要帮助的”。家长应该只帮助做好孩子不能独立做的那部分(例如听写等)。 这是在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独立性。

我看见有的家长喜欢盯着孩子做作业,一旦发现有问题,或字写错、写歪了,一边帮着孩子涂擦,一边批评、埋怨、责怪孩子:“怎么搞的,又做错了,总是改不掉。” “说过多少遍,就是记不住,气死人的!”我们可以想象孩子在这种紧张、焦虑的氛围中,他学习的兴趣和能量之门还能打开吗?这个时候,家长再怎么说教,他是听不进去的,也是改不过来的。

我的做法是,首先过问一下有多少家庭作业,然后叫孩子自己去做,我们轻手轻脚地做自己的事,不轻意打扰孩子,等他做完了再按上述方法检查。

速读!辅导孩子家庭作业做到这四点,孩子成绩不升都难

检查作业

2、检查作业

鼓励孩子自己检查作业,并让孩子说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这样可使孩子注意今后改正错误,不再重犯。每天检查孩子的作业,看看是否全部完成了,有能力地可以直接帮助孩子改功课,及时发现漏洞及时补习。对孩子完成作业好的表现及时表扬,注意表扬要具体、直接。比如,说:“听写20个生词,你答对了19个,比昨天有进步了。”如果孩子做功课总是有困难,父母应该及时与老师取得联系,找出其中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小学生需要老师或家长把好检查作业这—关,失去有效的检查,那么孩子的学习能力是难以提高的。家长要学会正确的检查方法,以培养孩子仔细认真、独立思考的能力。我的做法是:

孩子读—、二年级时,重点检查字迹是否写端正;做完作业时发现有不正确的地方,首先不要指出具体错误之处,而是说出大体范围,如“做得不错,但这个题有些不对的地方,你再看看。”或者在有问题的地方画上—个小圆圈,让孩子自已找出不正确的地方,以改之。若孩子找出来了,就称赞孩子聪明、能干。

速读!辅导孩子家庭作业做到这四点,孩子成绩不升都难

鼓励孩子做题

3、如何鼓励孩子做习题

当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不需家长点拨不会做的习题或“爬坡”难题,家长作出相应的辅导和点拔,是必要也是必须的。因为,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需要大人的诱导和培养。只是在辅导、点拨时要讲究技巧,其方法是:

a.让孩子反复读题。许多题目并不难,只是孩子缺乏耐心阅读原题,往往只看了一遍,就感到不会做,很难,这是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如果大人总是迁就孩子这种消极心理,立即告诉他如何做,甚至将算式都列好了,就会使孩子养成遇到问题不想思考,依赖他人解决的坏习惯。正确的方法是:“你很聪明,妈妈相信你,只要多读几遍原题,你会做得出来的。”当孩子做出来以后,大人要高兴地称赞:“我说你很聪明吧,只要仔细一读题,就会做了。”这时,孩子也一定会高兴起来。

孩子不会做的题,大人坚持让他“再读一遍”、“再读一遍”……不轻意告诉他,这种鼓励式的读题法是能够“逼”出孩子主动学习的兴趣,从而获得自信。

b.用例题作辅导。对于孩子经过思考实在不会做的题目,大人也不要直接告诉原题的解法,最好的方法是根据原题,编一个相似的例题,与孩子一起分析、讨论,弄懂弄通例题,再让孩子去做原题。由于弄懂了例题,孩子多半会做原题,如果仍然不会做原题,那么应再回到例题的讨论与计算上。经过几个来回,只要家长有耐心引导,孩子一定会做原题。这种做法,虽然大人要麻烦一些,但能够训练孩子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否则,孩子总是处在就题解题的被动思维定式中,很难建立学习的思维迁移模式。

会学习的孩子,说到底就是具备了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能够以弄懂例题为基础,去应对千变万化的习题。这就叫做“活读书”,而不是“死读书”。有的家长,似乎很疼爱孩子,生怕他多动脑,一遇到难题,就告诉其做法,这是一种不好的方法,应该避开。

速读!辅导孩子家庭作业做到这四点,孩子成绩不升都难

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

4、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考的方法。

对此,父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鼓励孩子凡事常问个“为什么”。父母要不厌其烦地给予正确回答。对孩子的提问努力表现出兴趣,与孩子一起去思考,去寻求未知的答案,孩子提出问题的欲望就会不断增强。在学习过程中,父母首先要努力培养孩子爱动脑筋的好习惯,预习、听课、复习、作业、考试的各个环节都要勤于思考、独立思考,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想几个“怎样办”,做到不依赖、不等待、不偷懒,不断增强好奇心,增加求知欲,增强独立性。

父母要引导孩子把“听”“看”“做”与“想”紧密地联系起来,注意培养孩子一边听讲一边思考、一边阅读一边思考、一边练习一边思考的良好习惯。不要阻止孩子探索性的行为活动。如孩子为了看个究竟,拆卸了玩具和物品,大人不要生气、谴责。要让孩子有单独玩耍的时间和空间。孩子在自己房间专心入迷地玩时,父母不要随意打断。

倾听孩子有意义的“瞎说”,允许孩子有“稀奇古怪”的想法。如遇到交通堵塞的时候,孩子向父母描述他要造一种带翅膀的汽车,如何在天上飞过去时,父母也可在旁边添油加醋。

欣赏孩子的自由绘画,多给孩子一些启发式指导。如孩子画汽车,父母可以问他:“汽车是开在田野里还是大城市里?”“车上有几个人?”“司机是男的还是女的?”

要让孩子有敢于提问、大胆质疑的习惯,课前、课后都要敢于并善于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不断地解疑,并学会于无疑处生疑。疑是思之始、进之由;疑就是矛盾,就是问题;疑孕育着创造。

这种方法有效实施就在于家长如何引导孩子来提高孩子兴趣点,有互动才有提升,切勿把教育孩子的责任都推给了老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