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米皮,西安秦镇上还有哪些好吃好玩的?

软心肠的硬骨头

初识秦镇,它在很多人心中都是以米皮作为代表符号的,甚至很多人会以为它只是个

再偏远不过的小镇,更有甚者,都不知道它所属西安市鄠邑区。

秦镇就位于鄠邑区的东边,毗邻长安八水之一的沣河。因有沣河划为两界,古时候的货品往来,就需要摆渡者们载物渡客来往于两岸——故秦镇又名秦渡津,后来为省事又简化为“津”。

来秦镇,自然不能错过的就是“秦镇米皮”,西安最好吃的凉皮就在这里。秦镇米皮的主要配菜就是豆芽和芹菜,调一碗米皮对于各家米皮店来说更是极其熟练简单,所以辣椒油就成了各家秘不示人的杀手锏。辣椒油的味道,直接决定了一碗秦镇米皮究竟可以好吃到什么地步。秦镇有很多家好吃的米皮店,因为个人口味不同,各家的火爆程度也就大不相同。不过很多游客都是看了口碑推荐才慕名而来,所以但凡是叫得上名字的店,大多门庭若市,不缺生意。

秦镇凉皮的好吃,不仅仅依赖辣椒油,凉皮本身的制作也非常重要,蒸面皮从选米、浸泡、碾米成浆到搭锅蒸熟,都有一定的规矩和诀窍。凉皮的薄厚,还会影响到最后的口感——所以还是很需要技巧的。

小糖糕

秦镇还有个特别出名的就是小糖糕。味道和口感都很像小时候吃的油糕,只是做成了汤圆的样子,圆圆小小的,一口一个很方便吃。秦镇做糖糕的小铺子也不少,唯独胖大娟最出名。就是在门口简单地摆了桌子和大锅,四五个人分工明确地包馅、下锅、捞糖糕……

杂粮馓子

秦镇还有一个街上很常见的美食,叫杂粮馓子,是用荞面做的。确实如招牌说的一样,酥脆醇香,味道比想象中好很多。

黄酒

秦镇的黄酒馆也不算少,喜欢喝醇香自酿酒的游客来了,总爱买上几罐带走。与米皮店不相上下了。蒲家黄酒坊的门面是最大的,虽开的地方比较远,却是无比气派。


秦镇的老街道,除了美食仍旧活跃着,更有无限的情怀和记忆。

△ 鄠邑区秦渡中心学校

老镇街道上便是秦渡中心学校,纪文书屋就开在孩子们上下学的必经之路上,外边看起来破旧,却是许多孩子童年的记忆。

△ 店里正中间杂乱地铺满了试卷

店里来的多是常客,书屋也不大,只是单独在书柜后面以帘遮目,堆放一些杂物。可就是这么简单的布置,这么狭小的空间,却存放了许多秦镇孩子,一整个童年的美好记忆。

如果说孩子们的记忆,是老街上的书屋——那么更多人则对秦镇北街上的“靖师眼镜老店”充满了情怀。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达,人工加工的眼镜逐渐没落,几近退出历史舞台——而这位88岁的老人,将石头镜的打磨加工,一做就做了50多年……

△ 切割镜片时的靖树景老师傅

靖老师傅的家人说,石头镜是用水晶石做的,好处有很多,除了戴着清凉舒适以外,更是醒目提神。靖老年纪大了,身体没有从前硬朗,家人也常劝他别做了,可打磨石头镜早已成了他的习惯,一天不做就浑身不舒服……

其实店里一些老物件也已有很多年历史了,店里的工作台、柜台和架格,都是开店的时候做出来的,一直用到现在。

△ 88岁高龄的靖师傅

身后立柜上整整齐齐摆放着的,就是分门别类、妥帖归置好的镜片了。一切都是那样舒适整洁,就像这位近九旬的老人,给人的感觉一样朴素大方。

△ 切割镜片、算账的工作桌

△ 加工打磨镜片的工作台

有多少令人生叹的手艺,已经难有人来传承——这或许就是那些手艺人,在寂寥深夜中常会思考的问题了罢……

△ 南街布鞋店

△ 各种款式的布鞋

走在秦镇老街上,还有一个给人很深印象的就是,布鞋手艺!奶奶也常穿这种布鞋,所以看到格外亲切。

或许同样是因为手艺的传承后继无人,这种店也大都是老人在经营。

△ 很“佛系”的看店大爷

像这样卖布鞋的店还有很多,布鞋的模样也是五花八门的,喜欢的款式和花色,都可以自行挑选。店主大都是老一辈的叔叔阿姨,“佛系”的卖鞋方式,让现代都市人还有点不习惯。

△ 路边随处可见的鞋帽店

在秦镇,许多手艺人年纪都不小了,而且后辈也选择了外出求学、务工。于是一些手工艺就随着他们的老去,在逐渐消失……

△ 有兴趣可以去看看是什么

秦镇的“慢”,不仅仅因为它的旧,更是那种从内到外散发出来的古老,那是很多古镇学不来的掩不住的骨子里的风气。

△ 镇子里街边的杂货小店

△ 街边的小卖部和老式柜台

秦镇,可以吸引你的不止是一碗米皮。


华商网

米皮,肉夹馍,稀饭,黄酒,牛羊肉泡馍,小油糕…

秦镇是户邑区最东面一个镇子,位于沣河西岸,秦镇北面有西有灵沼遗址(后来唐建有平等寺),可以免费游览。沿岸林木较多,自然风景较好。东岸有梁家滩湿地公园,免费可游。

沣惠渠管理局〈原水文站〉在沣河东岸,与秦镇相对,建有仪祉湖,亭台立于湖岸,绿化亦可,免费游览。在沣河谲河交汇处,形成很大水面,有始建于民国时期的水坝,是秦镇东南门楼外的一大景观。

沿沣惠渠管理局南面河堤路东行一公里,即东桥,桥东是长安谲河湿地公园。过了东桥,沿河堤西行,即到两河交汇处之南,春来可摘槐花,回去蒸圪瘩。然后南行里许,即到南桥,沿途林茂蔽荫,景色幽静,这一带钓鱼者较多,吊床绑在树上,躺在吊床乘凉,倒是消磨时间的不错选择。

过了南桥,即到沣河西岸。往南可以去看沣河与太平河交汇处风景。周围林木密布,自然幽静,是纳凉,钓鱼,打牌,摄影的好去处。过了比雅迪公路桥南面,原来有个小学生户外训练基地,养的白色鹅鸭较多,在水面浮游。

返回,北行数里,即从南门楼进入秦镇老街道,附近有清代关帝庙,后来改为极乐寺,院子里有关帝庙重修记碑仆倒在地,有大殿一座。

总之,沿秦镇外北,东,南三桥转一圈,大约需要3一4小时,环境自然,景色宜人,不是公园,胜似公园。如果能合理开发,建成湿地生态公园,保护好河堤林带不被砍伐,这也是景区一大主要景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