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海軍少將院士貢獻不亞於馬偉明,攻破水下隱身潛艇關鍵技術

說到海軍中的軍職院士,很多人想到了有著“電能馬”的馬偉明院士,司令員為其打傘,“領先就要領先美國”的霸氣話語,都讓人印象深刻。

其實,海軍中還有一位默默無聞30餘年,成功攻破潛艇隔振關鍵技術,為打造水下靜音潛艇做出積極貢獻的少將院士,他就是海軍工程大學某研究所所長何琳教授。2017年12月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新增選院士時,何琳教授榜上有名。

這位海軍少將院士貢獻不亞於馬偉明,攻破水下隱身潛艇關鍵技術

潛艇是水下的刺客,在大海的掩護下具有普通艦艇沒有的隱蔽性。但是,潛艇發動機發出的巨大聲響卻會暴露潛艇的蹤跡。在二戰中,隨著聲吶的廣泛應用,德國的海狼們一艘艘被海空反潛力量絞殺。

這位海軍少將院士貢獻不亞於馬偉明,攻破水下隱身潛艇關鍵技術

戰後,各國都高度重視潛艇的靜音性,比如當年“基洛”級潛艇面世的時候就被譽為“深海黑洞”,以突顯其靜音效果。而中國潛艇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靜音效果非常差,美國甚至嘲笑中國第一代核潛艇的聲音之大就像水下開了鍋。

對於消聲減振,大家可能知道潛艇上覆蓋的消聲瓦,這是外部設備,其實在潛艇內部主要是依靠先進的隔振裝置降低發動機等形成的巨大聲響,使其不傳導到海中。而何琳教授的攻堅領域就是這裡!

這位海軍少將院士貢獻不亞於馬偉明,攻破水下隱身潛艇關鍵技術

何琳教授在潛艇減振降噪領域研究了30餘年,先後研發了7個系列、數百種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性能減振裝置,實現了我國機械隔振裝置的5次技術跨越!何琳教授研究的磁懸浮主被動混合隔振技術解決了潛艇狹小空間內數百噸級大型動力系統振動的隔離難題。

他在研製第三代潛艇智能隔振裝置時,研製出了超大載荷氣囊隔振器,承載能力達到500噸,可以負載更重的潛艇動力系統,終於實現了對國外先進技術的追趕和超越。而在第四代隔振裝置研製中,又成功解決了推進動力裝置高效隔振和推進軸系高精度動態對中的難題,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

這位海軍少將院士貢獻不亞於馬偉明,攻破水下隱身潛艇關鍵技術

目前,何琳教授的團隊正在攻堅我國第五代艦船隔振系統!據報道,將採用潛艇動態聲學特徵管理技術,使噪音成為“白噪音”,融入大海背景噪音中,成為難以識別潛艇特徵的聲音,這樣我們的潛艇在作戰環境下就成為了真正的隱身潛艇!

這位海軍少將院士貢獻不亞於馬偉明,攻破水下隱身潛艇關鍵技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