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英才:實施企業戰略必須讓領導力先行

執行力是把事情做好,領導力是做正確的事情——現代管理學之父 彼得德魯克

神州英才:實施企業戰略必須讓領導力先行

一個成功的企業家,一定是在思想上有大格局的人。在管理很多企業家都有共同面臨這些問題:

公司運營成本上升,利潤不斷被壓縮

客戶流失,老客戶難以維護,新客戶開發成本高

團隊不穩定,辦事效率低,員工流動大

管理系統問題頻發,大小事務親力親為

業績停滯,發展遭遇瓶頸

市場變化快,難以跟上腳本,適合新的市場環境感到力不從心……

神州英才:實施企業戰略必須讓領導力先行

眾所周知,執行力與領導力是相互相成的,團隊執行力取決團隊主管的領導力,使領導力影響戰略的方向、實施和實際結果。企業能不能提早一些,在選擇大方向之前就將領導力因素納入戰略討論中加以考慮呢?要做到這一點,企業必須仔細考慮現有的領導人才庫,即企業所擁有的領導者的類型與能力組合,然後據此制定戰略,使領導力就真正成為了戰略的起點。企業只有對領導力差距有清楚的認識,才能有助於指導戰略思路,為降低戰略失敗的風險,需要在三個時間段框架下處理領導力問題:

1、短期匹配

領導者具備多樣化的工作經歷和任命是培養領導者的主要手段。提供實現業績突破的機會不但對實現企業的業績目標非常關鍵,而且對培養企業優秀人才也至關重要。遺憾的是,一些企業特別厭惡風險,總是把員工過去的工作成績及工作經歷當成他們未來業績的指標,據此賦予他們相應的機會。這種方法成功的可能性並不大,因為以前的成功經歷和所需技能,並不一定是在未來取得突破性業績的先兆。

根據企業的業績目標與個人的發展目標,來為現有或潛在領導者提供機會。從多方面考慮的方法可使個人發展與機遇更加匹配。這種方法要取得成功,需要高層管理者全面瞭解每一個人,包括瞭解他們的工作能力(如領導素質、工作成績和發展潛力)和個性特點(如個人風格與喜好,性格與動機,當前態度與思維方式等)。企業可通過上級、同事、導師及其他人提供的主觀或客觀信息來評估這些素質。

2、中期培養

公司必須提前一至兩年培養特定崗位上的領導者。這就需要首先確定未來擔任職位的領導者所需具備的技能、行為與思維方式。許多管理人員會花數年時間來發展專業技能,積累行業知識,卻很少發展自己在利益相關方關係管理和建立人脈方面的能力。為了企業發展,要加強培養人才,培養手段包括輔導、培訓和委任新職等。

3、長期定位

企業需要進行自我定位,以實現未來三至五年的戰略目標。在成長型市場中,具有高度視野的本地領導人才極為搶手,而且經常是高價難求,有許多企業認為這些人開價過高,而且缺乏在企業文化以及所處競爭領域中成功運作的必備知識。企業必須先於市場需求十年或更長時間來僱用和培養潛在的領導者,然後幫助他們建立取得長期成功所需要的內部人脈。

神州英才:實施企業戰略必須讓領導力先行

隨著企業的不斷髮展,企業管理與培訓的模式、性質和功能也都應聲發生著變化,企業需要什麼樣的人才?怎麼通過培訓造就新經濟下的新型人才?這是每個企業領導人和人力資源工作者都必須思考的問題。對於提升領導力,我們一起來看看過往在神州英才“領導力”課堂的學員感言分享:

@ 天津航空機電劉總:

領導力的培訓,來之前我也比較忐忑,自己也上了很多管理的培訓,神州英才能不能像自己期待的,能不能解渴,我也看了很多關於領導力的內容,領導力源自於臺灣的一些演繹過來,跟企業的不同類型,有很多種不同的領導力,有人格力的、偏管理的、儒雅的……你怎麼就是好的領導,我的觀點:只要適合你的企業,員工擁護,每一層領導都要發揮自己的作用,每一級的領導都要發揮團隊的作用,絕對不能靠一個人的力量把團隊壯大,領導都有所長,只要把大家的長處發揮出來,把大家團結起來,尤其是領導集體要團結,領導集體要形成合力,班子要形成一個共同的聲音,公司有個共同正能量的東西,有很好的戰略,有很好的願景,有很好戰術和機制,我相信企業一定能做好。

@ 呼銳:

今天是我第二次來到神州英才的課堂,上次學習的企業文化的課,在課上被姜桐老師和姜克成老師的風采所折服。風趣幽默的授課風格,深入淺出的知識傳遞,讓我受益匪淺,並在部門的小範圍內進行了嘗試。今天的領導力的課,是第一次上曹際鵬,曹老師的授課風格更加的親近同學,以“自黑”的方式開展,全程都在利用領導力的技巧營造課程氛圍。本堂課對領導與管理的對比,讓我顛覆了對這兩個詞的認識,以前覺得領導就是要做好管理,制定好管理的制度及細則。曹老師講到這種單項的管理是對目標控制指導和檢查,但是他倡導的是能人主義,靠領導的經驗,但是領導是完全不同的,管理是雙向的,講究團隊協作,要建立相應的系統。請停止管理,請停止身為管理者自身的膨脹,要有視一切為正常的心態和決絕平庸的心態,帶領團隊共同成長。在接下來的時間,我要學習和運用曹老師教給大家的三板斧,提升自身的領導力,爭取做領導者,不做管理者。

@ 五好青年:

已經不是第一次聽神州英才的課程了,但卻是第一次聽領導力的培訓,而且培訓還沒有開始就擁有了一個60人的團隊,領導力的培訓還沒有開始就要去實踐了,壓力山大,而且參加培訓的人基本都是各公司的精英管理層,開始我是有些不知所措的,聽了曹老師一上午的課程,下課後我們的“領導班子”開了一個小會,從我們自身的特點研究了我們的戰略,制定了我們的執行方式,充分的把曹老師上午講的利用我們“多向,用團隊,整體優秀,建系統”活學活用到實際中,我相信我們一定是最後的冠軍,我們也都會在三天的學習中學到不一樣的知識讓每一位夥伴得到更大的進步!

@ 壹琪壹悰:

過往的11年工作經歷,一直沉浸在絕不允許他人質疑的思想中,而且確實有效果。從一線技術員到公司副總,自己的拼勁與能力得到了認可。但近2年來,突然陷入了迷茫,自己的脾氣變得暴躁,安排工作不再聽進建議,多了命令式的工作安排,少了耐心講解的過程,更失去了輕鬆高效的工作方式,也許員工迫於我是個領導,管著他們的升遷與薪資,很多人未表示不滿,但我明顯感覺到氣氛的不對,一種異樣的味道環繞四周。此時的自己,急於想把自己從聲色俱厲、甚至習慣抱怨的角色解救出來,想改變,卻沒有改變的方案。

自5月份參加神州英才一系列課程,其實是對自己的一種救贖,將自己從仿徨中拯救出來,不再意志不堅定,不再傳遞負能量。現在想想真可怕,一個公司的副總都在傳遞負能量的話,對公司的正常運行是多麼致命的,感謝神州英才,感謝宋總,如此重要的系列學習,洗滌了自己的思想,淨化了自己的心靈,讓我能夠重燃對夢想的追尋。

領導力的課程後,我將調整自己的管理方式,更多的給予下屬信任,更多的培養我的英雄,確信自己未來的領導之路,也將是成就之路。

@ 劉宏:

學習完英才執行力和工業化營銷課程後,我們積極落地,現在公司的氣氛一下好了很多,大家做事也都積極了很多,管理上的難題少了很多。

帶著期許,再次來到英才學習領導力的課程。我本以為領導力就是教會我如何去更好的管理我下面的員工,但曹老師一天的課程讓我徹底改變了我的想法。

原來,我很是樂於員工對我言聽計從,沉醉於老闆的權利當中,覺得員工就應該什麼都是聽老闆的,只要員工不聽話,就認為這個員工不行,現在我懂得,要想把公司做好,不是設置各種條條框框讓員工按部就班的去做,而是讓員工真正的認識到她的工作多麼偉大,她的工作會帶給別人很多的幸福。無論在公司裡從事什麼崗位的工作,哪怕只是配貨,打箱的工人也要經營的榮耀感和獲得足夠的自尊。

如果我能及時給予我們員工肯定的鼓勵而不是隻看到不足,如果我能拋棄控制的權杖,讓我的員工真正的起到主人翁的精神,如果我能幫助公司裡的員工實現他們的小小夢想,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及時伸出援助之手,我想公司裡的管理制度只是起到一個公平評判的作用,而員工的工作將變得自覺自發,我想這才叫領導力。

兩次參加課程,兩次參加課程,其實這就是梁顧問的領導力,她能催化大家的自尊和榮耀感,真正的幫助到各企業解決企業經營中遇到的困難。所以體驗式的學習確實讓我們成長的很快,感謝神州英才。

神州英才:實施企業戰略必須讓領導力先行

傑克•韋爾奇說:我討厭管理,最喜歡領導。的確,成功的公司之所以獲得成功,是因為它們有很多的領導者,而他們之所以有很多的領導者,是因為它們能夠有意識地、系統地“生產”領導者,這正是商界成功者和失敗者之間的區別。

很多人都承認領導力很重要,但很少有人能準確評估自己在領導力上的差距。更少有個人能夠建立一套機制,在適當的時候培養具備適當能力的適當數量的領導者,以備不時之需。如果企業根據現有的領導者數量來確定實現某一戰略目標(如擴大現有業務或開發新業務)所需要的領導者數量,那麼就會發現領導數量的差距,而且企業必須解決這個問題。

即便企業擁有足夠的領導者,這些領導者在能力上也可能存在不足。如果沒有在戰略舉措推行前系統地評估領導力,就會導致高層管理人員在最後一刻還在忙於彌補差距,這會造成嚴重後果。那麼,規劃再好的戰略,如果不能變為現實,也只能是美好願望。而領導力差距可能導致嚴重後果。企業要在戰略實施前發現和解決領導力不足問題,讓領導力先行!從而真正成為戰略的起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