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打起来总是不连贯,该怎么办?

旧时唐色



你好这位童鞋,我就是你要找的人,我姓各,叫位大佬。五个字来破解你的羽毛球不连贯的谜题:

“回位不回中”

“回位”,指的是动作,一定不是位置啊!回位,就是动作回到初始点,运用到羽毛球技术中,我们把击球前的准备姿势定义为“原点”,我们的目标:没有蛀牙!不是,重说,我们的目标:这个原点,既是击球动作的起始点,也是动作完成后的回位点。

不管打了多少年的球,你的每一次击球动作,都是来从脚下到腰部到上肢到手腕手指最后传递到拍子的一个力量传导过程,最终完成从准备姿势到击球完成的全部动作。那么,很多球友在击球动作完成之后的定格动作与击球之前的准备动作是有很大的差异的。所谓回位就是指在击球动作完成后,要迅速将身体姿态调整为预备姿势的动作,并根据场上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回到球场的某一个位置上,为下一拍的击球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才是羽毛球连贯的真谛。

如果不好理解,给你说个好理解的:双打网前举拍,而且要每一拍都举拍,这就是最简单的回位;平抽球的双方,抽完一拍后要马上举拍,这也是最简单的回位。

刚才的那句话“根据场上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回到球场的某一个位置上”,就是五个字的后三个字的解释:“不回中”。在单打项目中,现代羽毛球战术对于步法来讲,并不强调击球后的回中,甚至,已经刻意的不回中。之前大方在多个羽毛球问答中都解释过:意识回中、身体重心的动态趋势回中,就是身体不回中的道理,这也是“李矛步”步法体系其中的一个分支。



很多熟悉大方的朋友,在大方的羽毛球问答上,对于连贯性这个词都不陌生,大方一直强调的羽毛球的要求就是:连贯,甚至,为了保证与下一拍的连贯,可以牺牲一些东西,比如反手后场球不抢高点,比如被动球处理不去争取这一拍球到对方场地有多么的到位,等等等等。优秀的羽毛球教练员,都会给队员特别强调连贯和衔接的重要性。

很多业余球友打到一定年头之后,基本技术动作都掌握了,水平也不低了,但是还差那么一点儿,可以在这方面找找原因,学会回位不回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你觉得这五个字不好做到吗? 我先给你说你是怎么做的,再给你说你应该怎么做,你就好做到了。

你是怎么做的:

你在击球动作完成后,站在原地观察球的线路,在心中还暗自与自己预想的线路比对,然后说哇塞我这拍太帅了。然后,对方回球质量比较高,或者需要你大范围移动来完成下一拍击球,因为延误了宝贵的可能是零点几秒而处于被动,最后丢分。

你应该怎么做

在前一拍击球完成后,首先将身体姿态调整为击球前的准备动作,然后通过小的步伐将身体调整到放松的状态,然后再去观察球的走向,根据对方回球的情况,做好下一拍的启动步法。甚至观察好对方的位置,为下一拍的落点、速度、力量等做好计划,提高下一拍的质量。

说到底,回位不回中,是一种意识,代表了你对羽毛球运动理解的深度。



明确的告诉你,这种意识,是可以训练的。比如在步法练习中,完成步法动作后,迅速将上身的动作或者拍子转换成预备动作;在劈吊或杀球练习中,可以在劈吊或杀球动作完成后,迅速将拍子架好,做好下一拍击球动作的准备。这些做成条件反射的动作了,再去有意的加入小的步伐放松身体,然后加入启动步法,最终培养自己回位不回中的意识。



大方羽球,一个有态度、严肃认真的羽毛球自媒体,你值得关注。


大方羽球

这个主要是步伐连贯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击球后不回位

羽毛球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击球后回位。另外,回到位的时机要刚好。在对方击球的瞬间到位,保持运动的持续,马上进入击球的小跳和步伐。从迈步击球到回位再启动迈步击球,不断重复循环,一直保持运动状态。

2、身体重心的恢复

有些朋友在球场上重心波动过大,导致不断重新启动,导致连贯性变差。

3、场上步伐缺乏节奏感

有些朋友步伐缺乏节奏感,没有加速、制动、放松的合理交替。优秀羽毛球运动员的场上步法之所以比较连贯,这与他们步法具有很强的节奏感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在平时的步法练习中,不但加强移动速度的提高,同时还经常注重节奏感的培养。

4、预判能力

前面说到回位很重要,但是预判能力更加重要,很好的预判能力,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回位再启动,李宗伟的步伐之所以如此流畅,跟预判能力密不可分。


羽毛球教学

我也粗略的谈谈这个问题,可能有几个原因:

1.战术意识或预判的意识比较模糊。比如,自己在网前抢到高点后,主动推后场压底线,对手回球无非就是网前过渡,或抽直线后场(高手当然也可能抽斜线,不在此论),这时你得有上网抓球和中场抢攻的意识;又比如,后场不是特别主动时去选择强杀或劈吊,如果对手提前判断到了落点,那你马上就会陷入被动或失分;再比如,中场杀球后,没有跟上封网,被对手接杀挡放网前时,立刻陷入被动等等。一句话,有了预判和合理的意识,你才会更连贯;

2.步法的规范和移动速度问题。如果自己的步法能力有限,在场面稍微一被动的情况下,你就会失去重心而步法凌乱,导致回动慢,结果往往是没等你回到球场中心点对手就出球了,而且,对手一旦看出了你的问题,肯定会进行大对角的调动你而乐此不疲。这样,就属于场上跟不上对手的节奏,还谈何连贯;

3.水平层次问题。如果自己水平一般,球不能按自己的想法到位,还是得多多加强手上功夫才是。比如在后场稍主动时,想拉一拍平快球压对方反手后场,可由于球速不快或球没到位,就会被对手中场拦截或抢攻,主动马上会变为被动;再比如,在网前抢到一个高点,想放一个贴网球,但过网的球不是高,就是远离球网,反被对手抓住战机扭转局面……

总而言之,打铁还需自身硬,羽毛球没有什么捷径可走,靠的是规范而刻苦的训练和积累……有了规范的技术,合理的战术意识(经验),以及快速灵活的步法,才能得到球场上想要的球与球之间的连贯。手法是灵魂,步法是生命。从某种层面和意义上讲,合理的战术意识可能比手法更为重要。

以上是个人浅见,不到之处还请多多包涵!


九井花开

谈一下个人的浅见。如果说不连贯,我觉得更主要的可能还是你的意识问题,打球时候你有战术意识么?你首先要有全局的战术,然后是这一分的战术,有了战术指导思想,就会有具体的打法安排,每一球都会知道下一拍该怎么打,所以打完一拍,就自然知道下一拍该怎么准备。常说的就是打衔接,每拍出球后要知道下一拍怎么处理,简单的例子就是吊正手,压反手,杀上网,四方球。你自己思想上主动的球,就会少失误。当然遇到对手强大的时候,就得有更多的套路准备。当自己战术贯彻不下去的时候,估计就是对手在你之上,你要及时改变策略了。


武文雄


灯泡195669896

打球和骑车一样,需要时间来堆积感觉。不连贯的原因,我觉得一个是步伐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建议你打球时时刻踮起脚尖,步伐讲究的是节奏,预判和速度,无论什么技术都是需要时间练习的;不连贯另一个原因是意识,讲究预判,预判对手回球线路,落点等等,这更需要大量积累以及技术控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