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的我们 是否还会怀念当初的“老三样”呢?

要说最近最火的电影,那非《后来的我们》莫属了。后来的我们,在不同的城市看《后来的我们》,这部电影刚上映当天,就在朋友圈刮起了一股“后来”风,是什么让这一部电影如此之火?事实上它就是讲了两个年轻人相爱却又彼此错过的老套(狗血)剧情,可为什么那么多人会如此感慨呢?是的,是那些真实的回忆打动了我们。

后来的我们 是否还会怀念当初的“老三样”呢?

然而,在经历了退票风波后,或许再好的文案也拯救不了了。这一次,过去很吃香的情怀贩卖和中国特色爱情套路出人意料地不管用了。但说到情怀,这是一个容易令人怀念和眷恋的情感,一碗饭、一杯茶、一件礼物,都能勾起人的情怀念想。当然,汽车也会。曾陪伴我们长大的那些老车已慢慢淡出了我们的视线,但离开的仅仅是它们驰骋街头的足迹,留下的却是属于70、80甚至90后不变的回忆。

桑塔纳

曾经无比让人憧憬的汽车,桑塔纳就是当时汽车的另一种称谓。1983年,第一批组装生产的桑塔纳轿车在上海大众合资车厂诞生。30年的传奇就此拉开了序幕。80年代有一句口号叫做“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上海大众将这句口号稍作修改,就是后来流传广泛的“拥有桑塔纳,走遍天下都不怕”。这个从日本、巴西等国沿用过来的Santana称谓叫响了一个时代,多少人的汽车梦起于它,也圆于它。

后来的我们 是否还会怀念当初的“老三样”呢?

那时候20多万的售价意味着什么?也许哪怕如今开着百万级的奔驰S级,也找不到当初坐在桑塔纳车里的那份自豪感。但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新车型越来越多,桑塔纳的售价也一路走低,原本的“豪车”慢慢走向了工薪家庭。虽然后面桑塔纳不断地在改头换面,但丢失的却是一个时代的自豪。

捷达

南有桑塔纳、北有捷达。虽然捷达并不是第一批国产的合资车,但它创造的辉煌却丝毫不亚于中国市场的其他任何车型。作为当时一汽大众引进的JETTA A2车型,海外在售的身份让捷达成为一款拥有国际水平的家用汽车,当时售价也同样高达20万元以上,直逼桑塔纳。

后来的我们 是否还会怀念当初的“老三样”呢?

与桑塔纳相比,捷达更好地见证了中国汽车的不断发展,从当初的4速手动时代升级为5速,从化油器升级为电喷,从黑色塑料防擦条升级为同色防擦条,从手动变速器升级为自动变速器。捷达见证了中国汽车一个又一个里程碑式的变化。现如今,捷达王、新捷达王、春天、前卫等车型的样貌还历历在目,但与桑塔纳相同命运的是,捷达也退市了,取而代之的是时髦的一汽大众新捷达。直到如今,说起皮实耐用,我们第一个想到的,还是那个久经沙场的捷达,那个四方四正的捷达,那辆憨厚能跑不喊累的捷达。

富康

富康是当时唯一能与南北大众桑塔纳捷达相抗衡的车型,这款在中国服役超过16年之久的经典车型,在当初却是不折不扣的技术流代表。而在“老三样”中,富康无疑是特殊的,不仅是因为它不出自大众,还因为其不同于桑塔纳和捷达的两厢车造型。当时,桑塔纳和捷达几乎树立了国人“轿车就该是三厢车”的观念,富康能凭借两厢车造型成功,当然是实力的证明。

后来的我们 是否还会怀念当初的“老三样”呢?

富康在国内同样经过了数代的升级,价格也从当初接近20万元的售价一路下探。低廉的后期保养费用、较低的售价也让富康进入寻常百姓家的用时最短,它让无数家庭感受到拥有私家车的幸福生活是什么样的。富康1992年诞生,在中国服役了16年之后,2008年被东风雪铁龙宣布停产。

如今,老一辈的它们都退市了,而新一代恐怕再也不能继承前辈们的辉煌了。巨人,也有老去的一天,但它们结伴滚打过的年华,却深映在了我们的脑海中。或许,后来的我们依旧会怀念它们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